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3篇 |
基础科学 | 5篇 |
15篇 | |
综合类 | 66篇 |
农作物 | 7篇 |
水产渔业 | 9篇 |
畜牧兽医 | 107篇 |
园艺 | 3篇 |
植物保护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3篇 |
1952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1949年 | 2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筛选适宜鹰嘴紫云英的 EMS 诱变条件。【方法】以鹰嘴紫云英品种甘绿 2 号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0. 2%、0. 4%、0. 6%、0. 8%)的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不同时间(2、4、 6、8 h)的诱变处理,探究 EMS 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特征及表型变化的影响。【结果】低浓度和短时间 EMS 处理促进鹰嘴紫云英种子的萌发,随 EMS 浓度升高和诱变时间的增加,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种子浸出液电导率随诱变条件的加深呈上升趋势,在 2~6 h 时,萌发期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长和根长均随处理时间和诱变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 8 h 处理下,随 EMS 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EMS 浓度在 0. 8% 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最低,较对照分别降低了 54. 45% 和 56. 67%;经形态学筛选,发现有鹰嘴紫云英幼苗表现出幼苗矮小、停滞生长、叶片黄化、宽叶、窄叶、叶片发紫、诸多病斑等特殊变异性状。【结论】0. 8%EMS 处理 6 h 可作为最佳诱变组合;幼苗的生长随诱变时间和浓度增加而明显受到抑制,且表型变异类型也逐步增多。 相似文献
32.
Melissa PLASMAN Amando BAUTISTA Marshall D. McCUE Aníbal H. DÍAZ DE LA VEGA‐PREZ 《Integrative zoology》2020,15(5):363-374
Individuals that inhabit broad elevational ranges may experience uniqu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Because temperature decreases with increased elevation, the ectotherms living at high elevations have to manage limited activity time and high thermoregulatory effort. The resting metabolic rate (RMR) of a postabsorptive animal is related to its total energy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many other fitness traits. Mesquite lizards (Sceloporus grammicus) living on La Malinche Volcano, Mexico, inhabit a wide elevational range with some populations apparently thriving above the tree line. We measured the RMR of lizards from different elevations (i.e., 2,600, 3,200, and 4,100 m) at four ecologically relevant temperatures (i.e., 15, 25, 30, and 35 °C) and found that RMR of mesquite lizards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and body mass. More importantly, lizards from the high‐elevation population had mass specific RMR that was higher at all temperatures. While the higher RMRs of high‐elevation populations imply higher metabolic costs at a given temperature these lizards were also smaller. Both of these traits may allow these high elevation populations to thrive in the face of the thermal challenges imposed by thei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33.
甜菜RAPD反应体系优化及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Mg~(2+)、dNTP、引物、Taq酶和模板5种因素5个水平上对甜菜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立了适合甜菜RAPD反应体系:25μ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1.0 mmol/LMg~(2+)、1U Taq DNA聚合酶、0.25 mmol/LdNTP、0.4μmol/L随机引物和25 ngDNA模板。利用优化的RAPD反应体系对38个甜菜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38个品种之间的多态性比较高,变异大。聚类图结果表明,38个甜菜品种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在0.14~0.72。当以遗传距离0.50来划分时,可将38个品种分为两大类,以遗传距离0.40来划分时,又可以把第2大类分为6个亚类。结果显示,RAPD优化体系适合甜菜亲缘关系鉴定。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为鉴定绵羊乳酸脱氢酶β(lactate dehydrogenase B,LDHβ)基因的分子特征,研究其在不同剩余采食量绵羊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测定了137只‘湖羊’公羔的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按RFI进行排序,分别筛选出RFI最高(high-residual feed intake,H-RFI)和RFI最低(low-residual feed intake,L-RFI)的羊各15只,屠宰后,采集肝脏和肌肉组织,利用Q-PCR技术检测绵羊LDHβ基因分别在H-RFI和L-RFI羊肝脏和肌肉中表达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构建了该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和预测其结构与功能.【结果】绵羊LDHβ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 005bp,编码334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6 479.43U,理论等电点为6.40.绵羊LDHβ基因与山羊的亲缘关系较近,其次为牛,序列同源性高.功能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产物在内质网中参与辅酶因子生物合成的可能性最高.Q-PCR结果显示,绵羊LDHβ-mRNA基因在L-RFI羊肝脏和肌肉中表达量均显著低于H-RFI羊(P0.01).【结论】绵羊LDHβ基因作为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参与绵羊饲料效率的调控. 相似文献
35.
36.
37.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剂甲醇浓度(V/V)、提取时间和待测物质与提取液比例(简称“物液比”) 对芥蓝菜薹中芥子油苷(总芥子油苷含量、总脂肪族芥子油苷和总吲哚族芥子油苷)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液比和提取温度对总芥子油苷、总脂肪族芥子油苷和总吲哚族芥子油苷提取效果影响显著(P<0.05),而甲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芥子油苷提取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提取效果和成本,芥蓝中芥子油苷最佳提取条件为75℃,物液比1∶45(g∶mL),甲醇浓度70%,提取时间5 min。在该条件下,总芥子油苷提取量为8.31 μmol/g DW,总脂肪族芥子油苷提取总量为7.58 μmol/g DW,总吲哚族脂肪族芥子油苷提取总量为0.73 μmol/g DW。 相似文献
38.
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及根瘤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进行调查采集与鉴定,确认并记录70种与相应的根瘤菌(菌株)共生的豆科固氮树种.其中,云实亚科1属1种,含羞草亚科6属20种,蝶形花亚科23属49种.根瘤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球形、椭圆形、棒状、珊瑚状;表面颜色有浅黄色、棕黑色、棕色或黑色.对以活体保存的材料进行根瘤菌的分离、鉴定,获得并保存了分别与其中38种豆科树种相共生的根瘤菌菌株147株.调查表明,在景东县及云南南亚热带区域和热带区域,不仅拥有可供在多方面开发利用的豆科固氮树种,且具有丰富的可供科研和开发利用的根瘤菌资源. 相似文献
39.
40.
喀斯特地区烟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贵州省毕节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烟田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Cu、Zn、Fe、Mn、B和Mo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烟田土壤中各微量元素的变异系数在45.75%~82.45%,均属于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烟田土壤微量元素中Cu、Zn、Fe的最适模型是线性模型,而Mn、B和Mo的最适模型为指数模型;各微量元素的块基比〔C0/(C0+C)〕均在25%~75%,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土壤母质、地形地貌、气候)和随机性因素(施肥、耕作措施、工业污染等)的共同影响。烟田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表明,除有效铁含量分布呈现连续空间分布特点外,其他几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并未呈现明显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