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1篇
  免费   3234篇
  国内免费   2078篇
林业   1792篇
农学   1441篇
基础科学   1354篇
  2755篇
综合类   13782篇
农作物   1996篇
水产渔业   1216篇
畜牧兽医   4379篇
园艺   1983篇
植物保护   1215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667篇
  2023年   693篇
  2022年   1293篇
  2021年   1296篇
  2020年   1194篇
  2019年   1125篇
  2018年   829篇
  2017年   1301篇
  2016年   887篇
  2015年   1293篇
  2014年   1395篇
  2013年   1695篇
  2012年   2369篇
  2011年   2373篇
  2010年   2207篇
  2009年   1865篇
  2008年   1993篇
  2007年   1810篇
  2006年   1505篇
  2005年   1251篇
  2004年   809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492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更好地推进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盐井乡葡萄产业长足发展,本研究采取平行观测、数理统计的方法开展盐井葡萄物候期人工观测和所在区域气象要素自动监测,根据所得数据分析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并提出灾害防御对策。结果表明,盐井葡萄一般在3月上旬—下旬开始萌芽,5月上中旬进入开花期,6月下旬—7月上旬进入浆果膨大期,1个多月后葡萄开始转色,10月中旬进入成熟期,10月下旬开始落叶随即进入休眠期。从萌芽到成熟,盐井葡萄约需200天左右。盐井光照条件完全能满足葡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在芽萌动期间逐日气温大都高于10℃,在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为16.4~20.6℃,且80%以上的时间大于25℃。浆果膨大期日最高气温平均为21.9~28.0℃,期间风力大,20多天风速都达到10 m/s。从萌芽到坐果期,降水很少,从浆果膨大期开始雨水不断增多,但依旧不能满足葡萄生长发育,必须通过灌溉才能满足。  相似文献   
92.
施钾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为调控钾肥合理施用,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增产潜力,开展了施钾量对马铃薯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积累影响的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品种为主区,施钾量为副区,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和‘川芋117’,试验设置0、112.5、225、337.5、450 kg/hm25个施钾水平,测定了不同生长期株高、冠层覆盖率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各器官氮磷钾含量、产量及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施钾量和品种均对株高、冠层覆盖度、各器官氮磷钾积累和分配及产量有明显影响。施钾量增加有利于株高和冠层覆盖度增加。2个品种均在225 kg/hm2氮磷含量和氮磷积累量最大,但随施钾量增大,钾素在块茎中的分配比例显著下降,较空白对照,2个品种下降幅度分别为34.1%~45.7%和26.5%~59.1%。2个品种产量均在225 kg/hm2时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29263 kg/hm2和32922 kg/hm2,较对照增产80.3%和55.6%。结论表明,施钾量为225 kg/hm2...  相似文献   
93.
保护性耕作具有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减少能耗等优点,但能否将该技术集成应用于间作套种,尚需理论研究和具体实验依据。本研究通过2011至2012年度的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间作玉米作物群体竞争、互补作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3种秸秆还田处理,分别是小麦带25 cm高茬收割立茬免耕(NTSS)、小麦带25 cm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NTS)及小麦带高茬等量秸秆还田翻压(TIS),以传统耕作(CT)为对照。秸秆还田后少耕间作的土地当量比高于传统耕作间作,且大于1,说明少耕小麦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间作优势;少耕秸秆还田降低了共生期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以NTS处理对小麦竞争力的影响最大,NTSS、NTS和TIS的小麦全生育期相对竞争力分别降低37%~54%、109%~141%和22%~24%。与单作玉米相比,NTSS、NTS、TIS和CT处理间作玉米的相对生长率分别高54%~59%、66%~71%、61%~63%和71%~78%,其中小麦秸秆还田间作处理中NTS更有利于发挥玉米的恢复效应。间作条件下,3种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较对照高6%~10%(2011年度)和4%~12%(2012年度),其中NTS增产显著。总体来看,间作群体籽粒产量与小麦相对于玉米全生育期的平均竞争力呈二次相关关系,当该竞争力在0.24~0.27时利于获得间作高产。本研究表明,秸秆还田配合少耕是调控种间竞争力的可行途径,其中小麦等量秸秆(小麦留茬25 cm)还田覆盖是优化小麦玉米竞争力的理想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94.
绿肥还田对双季稻根际土壤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DGGE技术及克隆文库构建方法研究,尿素、紫云英鲜草翻压还田、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和不施氮肥4种处理对双季稻不同生育时期(早稻季:分蘖期,拔节期,成熟期;晚稻季:分蘖期,扬花期,成熟期)稻田根际土壤中产甲烷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稻不同取样时期和各处理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稳定且相似,早稻季和晚稻季的优势群落均为甲烷微菌目(Methanomicrobiales)、Rice Cluster I(RC-I)、甲烷鬃菌科(Methanosaetaceae)、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但早稻季产甲烷古菌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R)整体低于晚稻季。紫云英和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处理较尿素处理更为明显地提高了双季稻(一年)稻田根际土壤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但均暂未对产甲烷群落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95.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降维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水质进行评价,能够反映水质的综合状况。清原县农村饮用水汛期污染较为严重,针对汛期农村饮用水水质污染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4个采样点进行监测分析,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标准,筛选出污染指标,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水质(污染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清原县农村饮用水水质问题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大孤家镇采样点水质最差,其次是土口子,北三家采样点水质最好,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主成分分析法以较少的综合指标反映了实际情况,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6.
介绍金正大水溶肥的特点及推荐施用方法,并总结其在辣椒、茄子及玉米的应用效果,以为金正大水溶肥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晋南麦后直播短季棉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2011—2013年优异短季棉品系生育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的比较,并分析不同年份各性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晋南地区在短季棉育种中取得了巨大进步,生育期缩短至105 d以内,铃大、衣分高,产量显著提高,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有的甚至达到优质棉标准;筛选出6个早熟、高产、优质的品系。有些品系个别性状(如高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长、比强度高)非常优异,可通过杂交、回交等手段将优良性状聚合,打破遗传负相关,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短季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98.
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HT66是一株分泌高水平吩嗪-1-甲酰胺(phenazine-1-carboxamide,简称PCN)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通过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发现phz基因簇上游存在着PhzI-PhzR双元调控系统。显色实验表明,野生株信号分子抽提物不能使指示菌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CV026显紫色,但能使指示菌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NTL4显蓝色。研究采用基因无痕敲除方法构建了突变株ΔphzⅠ、ΔphzR;与野生株相比,ΔphzⅠ突变株丧失了PCN合成能力,对终极腐霉的抑制作用明显下降;而且突变株ΔphzⅠ的信号分子抽提物也不能使指示菌NTL4菌显色。由此可见,菌株HT66以高丝氨酸内酯作为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且吩嗪的生物合成受到了PhzI-PhzR的严格调控。进一步形态观察表明,突变株ΔphzⅠ的菌落颜色变为乳白色,鞭毛泳动性与野生株相比大大降低,但其群体从动性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
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优良品系G2世代为基础群体,在避免全同胞或半同胞交配基础上随机交配,建立60个全同胞家系,对上述家系进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人工感染试验,构建贝叶斯动物阈模型估计IHN抗病力遗传参数,采用吉布斯抽样(Gibbs sampling)方法估计虹鳟IHN抗病力方差组分并计算遗传力,结果表明,虹鳟IHN抗病力遗传力为0.34。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病家系筛选研究,获得8个感染IHNV病毒90日存活率超过50%家系,其中一个家系(编号K23)存活率超过90%。本研究结果显示,虹鳟IHN抗病力具有中等遗传力,采用选择育种手段对虹鳟IHN抗病性能进行遗传改良在技术上是可行。  相似文献   
100.
晋陕蒙甘能源开发区具有4个相同的特征,都是能源开发区、老少边贫区、水土流失区,也都是沙棘适生区。按照地貌类型,这一区域可划分为黄土区、风沙区和砒砂岩区3种类型区。各类型区按照不同立地条件,可种植不同用途的沙棘林。这一区域已种植沙棘55.33万hm2,近期规划种植沙棘344.67万hm2,累计面积为400万hm2。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能发区6市3方(水利、煤炭、石油)应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快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身体力行地推动这项伟大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