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8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800篇
林业   902篇
农学   1141篇
基础科学   529篇
  1215篇
综合类   1909篇
农作物   407篇
水产渔业   313篇
畜牧兽医   830篇
园艺   215篇
植物保护   51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基于整合驱动因素和适宜性评价的乡村聚落重构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了破解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土地供需矛盾,保护农户合法权益,减少农村居民点整合过程中的争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研究以陇中黄土丘陵区通渭县四合村为案例区,综合“参与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适应性评价(suitability evaluation, SE)”方法,剖析农户对乡村聚落的整合意愿及驱动机制,并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探究乡村聚落重构模式,为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优化与整合提供一种方法与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190户受访农户中79.5%的农户不愿意整合,整合意愿受到家庭、居住和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房屋建造时间、交通通达度及家庭非农收入是影响农户整合意愿主要驱动因素;2)四合村域由外向内依次可分为不适宜居住区、较适宜居住区和适宜居住区3级,其中位于适宜居住区的农户共计168户,占四合村农户数量的51.38%,超过半数的农户位于不适宜居住区和较适宜居住区,具有一定程度的整治潜力和较大的乡村聚落居住质量提升空间;3)构建基于整合驱动因素和适宜性评价的乡村聚落重构模式:生态转化模式、异地搬迁模式、旧村整治模式和改造提升模式,并对现有聚落进行空间重构。重构后,四合村宅基地数量将由354个减少至275个,面积由102 105.63 m2减少至79 708.79 m2,节约土地22 396.84 m2。研究结果对于引导宜居乡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亦可为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重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2.
基于悬垂平板偏转角的明渠流量估算模型及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平板量水设施缺乏适用性广泛的流量计算模型,该文从2个角度提出流量估算模型,首先分析绕轴自由旋转薄平板在水中的受力,根据升力简化为竖直方向静水压力设想,提出压力体计算假设,根据动量定理与力矩平衡公式得到了流量、角度、水深三者的理论关系式,通过U型和矩形渠道进行试验,验证假设合理性;根据闸孔出流流量公式针对矩形渠道建立闸孔出流半径验计算模型,拟合得出半径验流量公式。对于第1种模型,对于U型渠道,2种压力体假设均适用于流量计算,除流量小于10 L/s时,相对误差超过10%,其他均小于10%,流量大于17 L/s时误差均在5%左右;对于矩形渠道,仅假设1适用流量计算,假设2不成立,应用假设1计算压力体时,当流量较小(10 L/s左右)时的个别工况误差会偏大,大部分工况下计算误差均小于10%;对于闸孔出流计算模型,计算流量与实测流量之间最大误差不超过18%,大部分工况下计算误差在10%以下。当悬垂薄平板与明渠横断面等大时,来流量与偏转角度存在单值对应关系,角度随着来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同一流量下,板前后水深比、板前与下游水深比分别与偏转角度呈现出单独的函数关系,板前后水深比、板前与下游水深比随着平板偏转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幅度变缓。对于不同流量,板前后水深比、板前与下游水深比随着角度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幅度变缓。研究可为灌区量水设施设计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3.
不同有机物投入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及蔬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有机物对新垦山地土壤的培肥效果,为开展新垦耕地后续培肥管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新垦山地红壤地,以3种不同有机物投入为因素,以空白为对照,在一年三熟蔬菜种植模式下,经连续3年小区试验,比较其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及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3种有机物中,商品有机肥无论是在土壤培肥方面还是在蔬菜作物生产方面,均能体现出最佳效果。[结论]商品有机肥可作为新垦红壤地区施用的外源有机物之一予以推荐。而食用菌废渣的效果次之,可作为替代物品,水稻秸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84.
关中地区大蒜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及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量施氮是关中地区大蒜生产的突出问题。构建针对关中地区主栽大蒜品种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进行氮素营养诊断和调控,对大蒜减氮稳产十分必要。基于2 a的大田试验,选用关中地区2个代表性主栽大蒜品种(苍山和改良蒜),设置施氮水平0(N0)、60(N60)、120(N120)、180(N180)、240(N240)、300(N300)kg/hm2(基追比4:4:2),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对地上部干物质和植株氮浓度的影响,分别构建了2个品种大蒜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结果表明:关中大蒜地上部临界氮浓度与最大干物质符合幂函数关系。使用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构建的氮营养指数模型对各处理氮素营养状况进行诊断,N240处理的氮营养指数接近于1,且可以获得最大的地上部干物质和相对产量。同时,氮营养指数与相对地上部干物质、相对产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240 kg/hm2可以作为关中地区大蒜施氮量的重要参考,该研究构建的大蒜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和氮营养指数模型对于大蒜的氮素营养诊断和精确施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5.
Heat-treated wood has good dimensional stability,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visual quality,but it is prone to mold,which limits its application.Based on the pH value of heat-treated wood,this study examin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athogenesis causing heat-treated wood mold.Normally,the pH value of the heat-treated wood is between 4.38 and 5.10,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mold.However,the pH of the heat-treated copper-containing material is between 6.63 and 7.12,which deviates the treated wood from the comfortable growth conditions for the mold,thereby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mold.  相似文献   
986.
谢小娟  张慧菊 《南方农机》2019,(5):23-23,26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地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国内新能源客车产量需求剧增,很多公司已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改造或新建生产线。本文结合目前行业现状,阐述了客车底盘产线布置的关键点及常用的布置方案,对各种布置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客车底盘装配效率的提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87.
尺寸加工精度是数控车削加工时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实例,深入分析对比了两种磨耗设置方法对尺寸加工精度的影响程度,得出了相比于单磨耗设置与一次精车,双磨耗设置与二次精车相结合的数控车削加工方式,能使整个切削过程工况相近,切削性能稳定。它可以有效地确保工件的尺寸加工精度,提升产品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988.
He Lin;He Wenhao;Xie Zejian;Huang Wenjie(Guangdong Institute of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Guangzhou 510630,China;College of engineering,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相似文献   
989.
[目的]研究甘肃省河西走廊荒漠区灰钙土甘草氮磷钾锌最佳施肥量,为甘草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三堡镇的灰钙土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甘草氮磷钾锌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的研究。[结果]甘草鲜根产量随氮磷钾锌施肥量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每1 kg氮磷钾锌增产量则随氮磷钾锌施肥量梯度的增加而递减;随着氮磷钾锌施肥量梯度的增加,甘草边际产量和边际产值在下降,边际利润最终出现负值;甘肃省河西走廊荒漠区灰钙土甘草氮磷钾锌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分别为0.46,0.26,0.16和0.02 t/hm~2,最佳施肥量时的理论鲜根产量分别为12.81,13.35,13.06,12.76 t/hm~2。[结论]在氮磷钾含量较低,有效锌缺乏的灰钙土上,甘草施用氮磷钾锌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最高产量的施肥量并不是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必然低于最高产量施肥量。  相似文献   
990.
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木材胶合界面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木材胶合界面的静态和动态力学行为,探讨树脂渗透对木材管胞壁层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木质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优化和增强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纳米压痕静态和动态力学测试技术(Nano-DMA),对针叶材火炬松与酚醛树脂(PF)、脲醛树脂(UF)胶黏剂所形成胶合界面区域各相材料的静态弹性模量、硬度、蠕变性能以及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等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静态力学行为方面,在界面区域,PF和UF渗透进入管胞壁层后,木材管胞壁的弹性模量( E r)和硬度( H )提高;经PF渗透后,木材管胞壁的 E r和 H 分别增加7%和26%;Burgers蠕变力学模型可有效描述胶合界面区域管胞壁的纳米压痕蠕变特性,经树脂渗透后,木材管胞壁的瞬时弹性模量增加,黏弹性模量和黏性系数减小;在保载初期,PF界面区域木材管胞壁的蠕变柔量约下降60%,UF界面区域木材管胞壁的蠕变柔量约下降58%。动态力学行为方面,随着加载频率增加,界面材料的储能模量( E ′ r)逐渐增大,而损耗模量( E ″ r)和损耗因子(tan δ)呈减小趋势;当加载频率为10 Hz时,PF和UF树脂渗透使得管胞壁层的储能模量分别增加16%和29%。【结论】胶合界面区域胶黏剂进入管胞壁层,对木材管胞的静态力学性能具有增强作用,同时胶黏剂可提高管胞壁的短期抗蠕变能力;木材管胞壁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而树脂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较低,经树脂渗透后,木材管胞壁的储能模量增加,但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呈下降趋势,可能对界面传递和分散应力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