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37篇
  免费   5439篇
  国内免费   7457篇
林业   6455篇
农学   4440篇
基础科学   3637篇
  7585篇
综合类   42693篇
农作物   6606篇
水产渔业   4071篇
畜牧兽医   12355篇
园艺   6606篇
植物保护   3485篇
  2024年   539篇
  2023年   1636篇
  2022年   3688篇
  2021年   3758篇
  2020年   3441篇
  2019年   3466篇
  2018年   2437篇
  2017年   4094篇
  2016年   2568篇
  2015年   4090篇
  2014年   4354篇
  2013年   5240篇
  2012年   7410篇
  2011年   7414篇
  2010年   6930篇
  2009年   6172篇
  2008年   6393篇
  2007年   5982篇
  2006年   4851篇
  2005年   3979篇
  2004年   2430篇
  2003年   1514篇
  2002年   1754篇
  2001年   1480篇
  2000年   1344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7篇
  1961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32篇
  1955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陈婕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5):98-101
采用非介入性研究方法,检索、查阅了2000年至2006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农村小额信贷的文章,对其在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2.
贵州烤烟的主要害虫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是全国优质烤烟种植的最适宜区之一,常年种植烤烟17.3万hm2,产量600万担左右,2004年为530万担,2005年为590万担,约占全国烤烟总产量的1/10,是全国烤烟生产第二大省.在烤烟的生产过程中,烟草害虫给贵州烤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害虫的防治是烤烟生产中重要的田间作业之一.据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袁有波等调查,贵州省烟草生长期害虫共计97种[1].笔者在此基础上,于2006年在遵义、兴义、务川、道真等贵州省虫害危害较重的地区,通过田间观察和五点取样法调查,贵州烤烟大田期和储藏期的主要害虫共有13种.  相似文献   
963.
花溪辣椒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花溪湖潮乡辣椒氮磷钾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氮中量、磷钾高量或低量的配方处理对辣椒生育期无明显影响,低量氮磷钾配方和习惯施肥辣椒有早衰现象,不施肥处理的辣椒早衰更明显。经济性状以中氮低磷高钾效果最好,其果长达到11.95 cm,果粗1.2 cm,干重为64.2 g/10个;产量以高量氮磷钾最高,为188.9 kg/667m2,中氮低磷高钾次之,为183.7kg/667m2,两者差异不明显。中氮低磷高钾的配方既可使辣椒增产,经济效益最高,又能提高辣椒肥料利用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4.
选取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具有较好耐瘠高产特性的12个玉米品种,利用在中低肥力土上筛选出耐瘠性强的品种和在高肥力土上展现出较高的产量空间的方法,采取与生产相近的条件,筛选出了适合黔中地区推广的耐瘠优质的玉米品种遵玉8号、农大108和黔单16号等.利用耐瘠与不耐瘠玉米在主要性状上的对比鉴定,找出了与玉米耐瘠相关的根数、根系体积、根重和地上部鲜重等几个指标,为耐瘠玉米的评价建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5.
盘县马铃薯的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邦良  金辉  邹华芬  陈晨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5):137-139,142
马铃薯属茄科茄属1年生草本块茎植物,既是重要的粮菜兼用食物,又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饲料,同时也是食品加工及多种工业的原料.由于耐旱、耐脊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面而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全世界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8个,总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而居第四位[1].中国是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5%左右,占亚洲种植面积的60%左右.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分为北方一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西南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各省区几乎都有马铃薯种植[2],主要产区是北方一季作区和西南混作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可耕地面积的大幅度递减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工业的发展,马铃薯将以其巨大的增产潜力和丰富的营养,逐步成为人类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966.
[目的]对广西黄冕林场杂交桉的生长及优良性进行评价,找到更多适合在该区域今后推广种植的优良杂种材料.[方法]对3.5、5.8和8.5 a共3个年度的42个人工杂种家系、9个母本自由授粉家系和1个无性系试验林进行生长调查,开展不同林龄的干形、幼林枝瘿姬小蜂的受害率等的调查,利用方差分析和多性状综合坐标得分法进行分析,获得...  相似文献   
967.
过硫酸铵配施不同形态木霉菌肥缓解苹果连作障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肥料形态及土壤条件对木霉菌肥改善苹果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以期为缓解苹果连作障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试验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为试材,设置4个处理:连作土(CK)、过硫酸铵处理(T1)、过硫酸铵加颗粒状木霉菌肥(T2)、过硫酸铵加粉末状木霉菌...  相似文献   
968.
以栽培2个月的黄参为试材,设置对照(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和适度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55%~60%)处理,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BGISEQ-500平台,对测序结果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差异表达基因(DEG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筛选。结果表明:(1)获得的68193条Unigene中,分别有34230(50.20%)、34170(50.11%)、31727(46.53%)、27701(40.62%)、27092(39.73%)和22793(33.42%)个Unigene分别被分配到NCBI非冗余蛋白(NR)、eggNOG(基因的进化谱系, Evolutionary genealogy of genes: Non\|supervised Orthologous Groups)、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Pfam (Protein family)、SwissProt (Reviewed protein sequence database)和KEGG (Kyoto encye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六大功能数据库。(2)DEGs分析显示,黄参块状根和叶中分别有10674个和13402个DEGs;GO富集结果表明,根和叶中的DEGs功能部位中的分布基本一致,主要富集在生物过程、DNA的复制和翻译调控、氧化还原过程、蛋白质磷酸化、防御响应等;KEGG富集分析表明,根中DEGs显著富集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植物-病原菌相互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叶中DEGs则主要富集在半乳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戊糖、葡萄糖醛酸转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说明淀粉和蔗糖代谢、半乳糖代谢、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在黄参应对干旱胁迫中起重要作用。干旱胁迫影响黄参不同器官中差异基因的表达,为解析黄参耐受干旱的生物学途径、黄参药效成分的生物合成和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9.
以膜荚黄芪太空搭载种子建立的33D、22H群体及未搭载原种(CK)群体的SP2代成药株为研究对象,对19个表型性状进行特征变异及多样性分析,以筛选具有优异性状的膜荚黄芪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诱变后代群体的19个性状变异幅度、遗传多样性存在不同程度差异,33D、22H群体及CK群体地上部分的4个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35~0.78、0.38~0.84、0.41~0.64,即变异幅度表现为22H>33D>CK,遗传多样性指数H′范围分别为1.67~2.13、1.66~2.02、1.44~2.21,即变化幅度为CK>33D>22H;7个数量性状的CV范围分别为0.17~0.62、0.17~0.67、0.20~0.83,H′范围分别为1.47~2.01、1.72~2.04、1.59~2.11,即变异幅度表现均为CK>22H>33D;8个产量构成性状的CV范围分别为0.09~0.53、0.15~0.55、0.09~0.97,即变化幅度为CK>22H>33D,H′范围分别为1.81~2.09、1.73~2.06、1.59~2.03,即变化幅度为33D>22H>CK。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将诱变后代群体植株的12个数量性状指标简化为4个主因子,33D和22H群体数量性状累计贡献率均大于CK,分别达68.669%和70.414%,并筛选出二级分枝数、单根干质量、有效根长、侧根数、根长、折干率可作为膜荚黄芪评价代表性指标;诱变后SP2代地上部性状隶属函数值小于CK,产量构成性状隶属函数值大于CK。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将诱变后SP2代的2个群体分别归为3类不同类型植株(即I、II和III型),第I类群为良好类、第II类群为优势类、第III类群为后备类,综合评价筛选出性状优异种质39份、产量构成性状优异种质16份、矮株型高产种质3份。  相似文献   
970.
为探讨长期叶面降尘对阿克苏地区主栽果树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于6—8月以苹果(Malus pumila)、核桃(Juglans regia)、枣(Ziziphus jujube)3种果树为试验材料,分别选择自然状态下接受降尘影响的样树5株为降尘处理,以每7 d用清水冲洗一次叶片的样树5株为对照处理,对比分析叶片滞尘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果树叶片滞尘能力为苹果>枣>核桃。3种果树降尘处理植株的叶片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植株,胞间CO2浓度(Ci)则显著(P<0.05)高于对照植株,并且降尘处理时间越久,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参数的影响越大。此外,3种果树降尘处理植株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低于对照植株,最小荧光(F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