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137篇
农学   208篇
基础科学   81篇
  194篇
综合类   373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李焰焰  聂传朋  董召荣 《种子》2005,24(1):8-10,72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5-磺基水杨酸、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黑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适当浓度的两种酚酸均能提高小黑麦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浓度增高则抑制种子萌发.适当浓度的两种酚酸还能降低幼苗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总的看来,5-磺基水杨酸的效果比水杨酸好,且低浓度的效果比高浓度的好.  相似文献   
22.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ridge engineering, the mix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of bridge fair-faced concrete was presented, and C30~C50 concrete with high cohesion and package, outstanding fluidity and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prepared. Through the test of air content of fresh concrete, micro hardness and micro structure in different parts of hardened concrete specimens, effects of viscosity-modifying admixtures on homogeneity of concrete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bridge fair-faced concrete were relatively homogeneou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were relatively dense. When C30 concrete mixed with 5 × 10 -5 cellulose ether or 6% silica fume (mass fraction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 air content of fresh concrete were less than 2%, and slurry viscosity values were between 1 900 and 2 000 MPa·s. Also, the micro hardness valu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hardened concrete specimens were closed. The results were applied in practical bridge engineering, which generally meets the apparent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bridge fair faced concrete.  相似文献   
23.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long-range generation expansion planning. A dynamic model for long-range expansion planning is set up and an algorithm-a two-step programming is presented, which is used here in a case.  相似文献   
24.
城市垃圾填埋及沼气收集利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日益严重的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问题,在对此填埋,焚烧和高温堆肥等处理处置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填埋产沼技术的可行性,指出其兼有的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双重性,具有处理量大、处理费用低、可还原利用上地、能回收能源等多种优点,在我国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半轴套管热挤压成形工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半轴套管的工艺分析,基于体积不变原则,采用逆向法计算零件毛坯,确定了热挤压成形工艺方案;结合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基本原理,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半轴套管的反挤压过程进行3-D热力耦合模拟。影响半轴套管热挤压成形的主要工艺参数有挤压温度、挤压速度、模具预热温度等。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分别设置不同的挤压温度、挤压速度、模具预热温度,通过对不同参数模拟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出工艺参数对半轴套管成形的影响状况,揭示热挤压成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优化的成形参数,提高了半轴套管的成形性能和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26.
江苏太湖平原地区灌溉水源丰富,排水通畅,但由于年际水量分配不均,干旱仍时有发生。根据这一情况,对灌溉水的利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大、小区水量平衡的基础上,提出了灌溉水的回归系数和回归水的重复利用系数,以及灌溉水的重复利用系数。为本区水利规划、用水管理和供水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基于方向一致性特征的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这2种病斑颜色特征相近、形状特征不明显,但在方向分布的一致性上却存在较大差别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方向一致性描述方法。通过不同的方向核与图像卷积得到多个方向图和边缘,对每个方向图依据边缘图进行统计得到图像的方向分布直方图;并计算方向分布直方图的标准差,作为图像方向分布的一致性特征。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抑制噪声影响,得到的结果符合图像的实际分布情况。利用该方法对小麦病斑进行特征提取,并应用于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的病斑识别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向一致性特征使条锈病与白粉病的区别度较大,准确识别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28.
枸杞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枸杞遗传背景复杂,对其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和种质资源的遗传背的研究还不充分。本研究对24个枸杞种质资源采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在17对SSR引物上共检测到96个条带,其中有5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1.5%。每个SSR位点的PIC值为0.37~0.60,平均值为0.45。NTSYS类平均法聚类结果显示,24份枸杞供试品种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263?0.954之间,在相似系数0.56处被分为9大类群。这将为进一步开展枸杞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院依据。  相似文献   
29.
马国君  聂雨欣 《古今农业》2021,(1):66-75,107
贵州省境温暖湿润,素号山国,历史上茶业经济发达.1840年后,由于列强入侵,社会动荡,茶树多被放置或采伐,导致茶叶产量顿减.民国时期抗战军兴,茶叶成了政府维护国家安全和换取外汇的重要输出产品,在此前提下,民国政府积极要求发展茶叶.贵州省府采取了促进茶树栽培、改良制茶法,开办茶叶讲习所,以及与高校院所及研究机构合作等积极...  相似文献   
30.
西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西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土壤混悬液分离法从宁夏、陕西和甘肃3个省区采集的29份疮痂病发病薯块和8份发病地块土壤中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利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发病薯块和发病土壤中共分离到50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通过回接法验证获得6株马铃薯疮痂病致病菌株。6株致病菌株的培养特性和形态特征差别较大;其中菌株G4-1、G9和SYN13不能以果糖和木糖为单一碳源,菌株SYNT3不能以棉子糖为单一碳源;除菌株NLG4-1外,其余5株菌株均能在络氨酸琼脂培养基上产生黑色素。经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G4-1、G9与疮痂病链霉菌S. scabiei的相似率分别达99.47%和99.34%,菌株NLG4-1、SYNT3与S. enissocaesilis的相似率分别达97.90%和98.18%,菌株GBH2与加利利链霉菌S. galilaeus的相似率达99.93%,菌株SYN13与S. turgidiscabies的相似率达97.56%,表明西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至少存在4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