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62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汉江中游秋季浮游动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9月在汉江中游江段干流丹江口、王甫洲、回流湾、茨河、皇庄和支流唐白河等8个采样点对浮游动物进行了监测。共检出浮游动物83属158种,其中原生动物24属54种,占34.18%;轮虫27属56种,占35.44%;甲壳动物32属48种,占30.38%。汉江干流皇庄数量最高为939.0 ind/L,回流湾数量最低为116.0 ind/L,支流唐白河为1 057.5 ind/L;汉江干流生物量老河口最高为0.2572 mg/L,回流湾的生物量最低为0.0194 mg/L,支流唐白河为0.0869 mg/L。汉江中游浮游动物数量、生物量总的趋势是越接近下游越高,与过去监测资料相比呈急剧增加的趋势,这与沿江水质污染越接近下游越重、逐年污染加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2.
红旗湖的底栖动物及其渔业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旗湖底栖动物进行了资源调查,结果为软体动物2种、寡毛类3种、水生昆虫13种;底栖动物鱼产潜力总计7743kg;并对改变该湖两半2提出了恢复植被、调整放养品种等生产性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43.
红水河龙滩水库鱼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9年6月和11月对红水河龙滩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鱼类90种,分属7目、18科、69属;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51属、64种,占总种数的71.1%;鲇形目(Siluriformes)8属、13种,占14.4%;鲈形目(Perciformes)6属、9种,占10.0%;鳗鲡目(Anguilliformes)、鲑形目(Salmoniformes)、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合鳃目(Synbgranchiformes)均为1属、1种。结果表明,龙滩水库建设导致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变是鱼类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渔获物分析结果显示,龙滩水库鱼类资源呈现低龄化和小型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4.
红水河流域梯级水库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红水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2009年夏季(6-7月)对其干流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6座梯级水库及主要支流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75属、84种,以硅藻种类最多,其次是绿藻和蓝藻;其中硅藻51种,占60.71%;绿藻17种,占20.24%;蓝藻门10种,占11.90%;甲藻门、金藻门、红藻门各2种,分别占2.38%。优势度分析表明,龙滩水库和百龙滩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硅藻和绿藻,岩滩水库、大化水库、乐滩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硅藻、绿藻和蓝藻,桥巩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硅藻、绿藻和金藻;6座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2.12×105~6.03×105个/L,百龙滩水库的密度最高,龙滩水库的密度最低;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范围0.60~2.45 mg/L,龙滩水库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高,大化水库的生物量最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14~3.22,均匀度指数为0.56~0.85。各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组成相似性系数为0.35~0.70,龙滩水库和桥巩水库之间浮游植物组成相似性最大(0.70),岩滩水库和百龙滩水库的相似性最小(0.35)。综合多种指标对水质进行评估,龙滩水库为贫-中营养型,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水库为贫营养型。  相似文献   
45.
为丰富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早期生活史资料,开展了延迟投喂对长薄鳅仔鱼形态、初次摄食率、不可逆点、生长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饥饿仔鱼鱼体消瘦、头大、尾小、身体显得不匀称,器官发育停止,游动缓慢;日龄2 d 时,初次摄食率达到60%,日龄3 d 时达到了100%,不可逆点出现在15~16 d,可恢复性饥饿时间长达13 d;饥饿仔鱼体长基本维持不变,甚至出现负增长;饥饿仔鱼的死亡率高峰出现在15~16 d,与不可逆点在同一天,当天死亡率达到45.92%,瞬时死亡率为32.91%。  相似文献   
46.
汉江中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水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耦合分析2004年和2007年沙洋水文资料与汉江沙洋断面鱼类早期资源量监测数据,汉江中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水文需求为沙洋断面洪峰初始水位达到33.82~36.71 m,洪峰最高水位36.86~39.80m,上涨时间持续3~8 d,水位日上涨率达到0.44~1.50 m/d,水位上涨幅度1.55~3.14 m.结合黄家港与沙洋断面水文数据,分析发现"四大家鱼"自然繁殖对不同洪水来源有不同的响应,其产卵丰要依赖区间洪水,丹江口水库现状调度形成的洪水过程对其作用有限此外,"四大家鱼"自然繁殖与洪水过程中水体透明度存在相关性.汉江中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透明度范围在5.1~14.5cm,透明度与洪水来源直接相关,透明度指标可以作为"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7.
2009年夏季和冬季对龙滩水库浮游动物进行了2次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73属、137种;夏季为100种,冬季为108种;夏季优势种10种,冬季优势种11种,两季共有的优势种为6种。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5 800个/L,原生动物占绝对优势;平均生物量为1.2366 mg/L,轮虫所占比重最大。两季浮游动物现存量无明显差异,但在水平分布上差异显著。依据浮游动物密度聚类分析,龙滩水库各断面浮游动物分为3大类群。龙滩水库成库后,库尾段浮游动物现存量变化较小,坝前、库中明显增加。依据浮游动物生态学指标评价,龙滩水库水质为贫-中营养型。  相似文献   
48.
红水河龙滩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9-23日(丰水期)和11月11-25日(枯水期)在龙滩水库进行浮游植物采样调查,研究其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群落多样性,评价了龙滩水库的水质现状,探讨水电开发对河流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龙滩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属、59种;其中,硅藻门28种,绿藻门17种,蓝藻门8种,甲藻门、红藻门、金藻门各2种。优势种为4门、13种,包括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钝脆杆藻(Fragi lariacapucina)、双头针杆藻(Synedra amphicephal)和双射盘星藻(Pediastrum biradiatum)等。龙滩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33.4×104个/L和2.580mg/L。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58和0.94。依据藻类生物学指标评价标准,龙滩水库水质为贫-中营养型。  相似文献   
49.
匙吻鲟投饵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5hm^2水库中设置面积为20m^2投饵网箱,放养体长24~25cm匙吻鲟800尾,经过7个月的饲养,成活率达96%,收获匙吻鲟1454kg,单产72.7kg/m^2,产值130860元,获利税86970元,平均4348.5元/m^2,饵料系数为2,饵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11%;投入产出比为1:3。  相似文献   
50.
汉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2004年5~8月对汉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汉江中游现有产漂流性卵的鱼类16种,其中经济鱼类仅有草鱼C 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鲢Hypophthalm ichthysm 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长春鳊Parabram is pekinens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等8种;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和产卵的规模与江水的温度、流量、流速、涨水持续的时间紧密相关;汉江中游干流和支流唐白河共有11个经济鱼类产卵场,20个小型鱼类产卵场;干流鱼类产漂流性卵1 632 651万粒,“四大家鱼”、其它经济鱼类和小型鱼类分别占0.57%、2.23%和97.20%;支流唐白河鱼类产漂流性卵52 985万粒,“四大家鱼”、其它经济鱼类、小型鱼类分别占0、14.15%和85.85%。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产漂流性卵鱼类种类减少9种,全部为经济鱼类;汉江中游干流产卵量增加2.59倍,支流唐白河的产卵量减少76.17%;“四大家鱼”和其它经济鱼类分别减少89.97%和80.17%;干流王甫洲和襄樊的2个重要经济鱼类产卵场与支流唐白河12种经济鱼类的产卵场消失,而小型鱼类产卵量增加9.48倍。汉江中游经济鱼类资源呈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