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浮游动物是生态系重要组成成分,也包括许多特色海洋药用生物幼体,研究东寨港红树林海区浮游动物多样性具有理论和经济价值。笔者利用2010年6月和12月份对东寨港水域浮游动物进行全海域共计25个站点的取样调查,并分析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动物82种,隶属于6门14属,节肢动物门为主要类群(45种),12月份的浮游动物种类明显多于6月份的。2个季度共同优势种为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和汤氏长足水蚤Calanopia thompsonis。6月份的平均生物量、平均丰度分别为97.2 mg·m~(-3)和131 ind·L~(-1),12月份的分别为131.4 mg·m~(-3)和99 ind·L~(-1),其总生物量空间分布由优势种决定,2季都形成2个高值区,但浮游动物的总生物量季节性差异显著。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皆为冬季(3.129和0.523)大于夏季(2.496和0.449),2个季节在分布格局、分布密度上明显不同。温度、盐度和红树林生境是影响东寨港浮游动物多样性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胡吟胜  段泽林  黄勃  于淑楠  王婷 《水产学报》2013,37(9):1313-1318
为研究野生琼枝与养殖琼枝的遗传差异,利用EST-SSR技术分析了海南东北部地区9株野生和9株养殖琼枝的遗传差异性。结果显示,用5对EST-SSR引物对18个个体的基因组进行扩增,扩增出的片段大小为250~2 500 bp,琼枝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多态性比例分别为74.29%和70.00%;野生群体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6,养殖琼枝群体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2。聚类分析图显示,在相似系数0.49处,18株群体按野生与养殖分为2大类,在相似系数0.66附近,野生群体分成3类,养殖琼枝群体分为2类,在相似系数0.73附近,野生琼枝群体分成5类,而养殖群体为3类,相似系数越高,野生群体比养殖群体分类单元越多。研究表明,野生琼枝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养殖琼枝群体高。  相似文献   
83.
以受精率、幼体附着率、幼体存活率、稚鲍存活率和日生长速度作为衡量标准,研究了西沙群体(XS)、台湾群体(TW)、海南群体(HN)和越南群体(YN)4个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的杂交效果。结果表明:在5个杂交组合中,杂交效果优劣顺序为:XS♀×TW♂〉XS♀×YN♂〉XS♀×HN♂〉TW♀×YN♂〉YN♀×HN♂;受精率最大值出现在TW♀×YN♂组合,为(98.15±7.4)%;幼体附着率最大值出现在XS♀×YN♂组合,为80.41%;幼体存活率、稚鲍存活率和日生长速度出现在XS♀×TW♂组合,分别为73.76%,81.2%和140.7μm.d。  相似文献   
84.
利用活体法研究了海南陵水新村湾热带海草海菖蒲不同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以及酶促反应条件因子pH、温度和KNO3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pH设3个水平(7,8,9),温度(20~40℃)和KNO3(50~250mmol·L-1)浓度各5个水平。研究表明:酶促反应温度和KNO3浓度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而pH对酶活力没有影响;海菖蒲的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为:100mmol·L-1KNO3,0.5mmol·L-1Na-EDTA、磷酸缓冲液(pH=8.0)、10mmol·L-1葡萄糖和w=0.5%的正丙醇;温度为30℃。在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下,海菖蒲叶、根和茎的鲜质量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大小分别为:1.01,0.08,0.001μmol.g-1.h-1。  相似文献   
85.
为全面、高效获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各个环节的信息,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追溯系统进行构建。在介绍物联网技术特别是RFID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工作流程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追溯系统应用案例,总结出一般的农产品物联网应用架构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6.
两种常见拟青霉的rRNA基因ITS区及5.8S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粉拟青霉和细脚拟青霉rRNA基因内转录间区(ITS)和5.8SrRN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将之与在CenBank中已登录的粉拟青霉和细脚拟青霉的同类序列比较,发现Park et al.登录的粉拟青霉(登录号AF237664)是一个不正确的序列,实际是细脚拟青霉的序列.序列的测定为今后粉拟青霉种下分类以及这两种真菌特异性引物或探针的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7.
黄勃 《渔业现代化》2003,(5):25-25,31
杂色鲍 (H .diversicolor)是近几年推广养殖的品种 ,养殖形式多样 ,有工厂化养殖、沉箱养殖和笼式吊养等。目前海南省工厂化养鲍场达44家 ,养殖水体约 1 8万m3;沉箱养殖达 7万箱 ,已投苗 3.6万箱 ;陵水县黎安镇黎安村农民还根据本地自然条件 ,采用笼式吊养 ,目前共吊养 2万笼。 2 0 0 0年全省鲍产量 30 9吨 ,2 0 0 1年全省产量42 0吨 ,鲍养殖业发展速度较快。海南目前种鲍主要来源台湾及本地野生杂色鲍 (H .diversicolor ) ,在养殖过程中虽无大规模死亡现象 ,但种质退化现象开始出现 ,如生长速度慢、个体小型化、抗逆性差等现象 ,给养殖户…  相似文献   
88.
为明确绿僵菌在其致死害虫表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等相关分子机制,通过显微观察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生长和产孢特性,并测定其致病力,分别对虫尸表面和PDA培养基上罗伯茨绿僵菌的菌丝生长阶段和大量产孢阶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对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产孢及致病力通路相关基因进行系统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DA培养基上培养5 d后,罗伯茨绿僵菌开始大量产孢,培养14 d时产孢量最高,为4.6×10~7个/cm~2,大蜡螟幼虫注射罗伯茨绿僵菌4 d后,其体表出现菌丝,5.5 d后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大量产孢,9 d后产孢量最高,为2.6×10~8个/cm~2。与PDA培养基上罗伯茨绿僵菌对大蜡螟幼虫的半致死时间(7.09 d和4.66 d)相比,体壁侵染法和显微注射法侵染的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对大蜡螟幼虫的半致死时间(6.33 d和4.49 d)分别显著缩短和无显著变化。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大量产孢时期,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中共有810个基因上调表达,452个基因...  相似文献   
89.
周氏新对虾群体雌雄性比例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勃 《水产学报》1999,23(4):429-431
根据 198 0年、1981年、1982年、1984年 5~ 8月底栖生物组调查资料研究其雌雄比例问题 ,结果表明胶州湾周氏新对虾雌雄比例变化较大 ,4年间各月的平均值为 :5月 1.68;6月 1.59;7月 1.4 0 ;8月 0 .87,5~ 8月期间雌雄比值按 :X =- 7.0e-0 .2 6 6t 8.683规律呈负指数增长 ,主要是由于雄性交配后死亡 ,雌性经三次产卵逐渐死亡所至 ,种群从 5~ 8月期间雌雄比例很难保持 1∶1,一般情况下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图 1 试捕拖网取样站位Fig .1 Locationoftrawlingsites周氏新对虾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及日本、…  相似文献   
90.
无瓣海桑人工林下乡土树种自然更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人工林下乡土树种自然更新的机理及无瓣海桑对其影响,用野外样方调查法,对海南东寨港地区的14年生人工无瓣海桑林试验样地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4年生人工无瓣海桑林处于自然更新的初期;种源距、滩面高度、林间距、林下呼吸根数目均与林下乡土树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