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8篇
  34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施氮量对南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明南方鲜食玉米区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 【方法】 选用国审甜玉米品种粤甜16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施氮量处理 (N 0、100、150、200、250、300、450 kg/hm2),连续进行2年的大田试验 (2015—2016年)。在雄穗开花期和乳熟收获期测定甜玉米植株及各器官干重、钾养分含量,研究分次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乳熟收获期植株体内的钾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比例、钾收获指数和效率,以及对花后钾素同化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结果】 在2个生长季,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甜玉米植株体内的钾素吸收量。在低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和植株钾浓度不同所引起;在高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随着施氮量增加 (0~450 kg/hm2),地上部干物质生产量、钾素吸收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0~2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钾素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250~4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呈现平稳略波动的趋势,钾素收获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 (0~450 kg/hm2),生产单位鲜穗所需的钾素量呈现先下降后略微波动的趋势。当施氮量高于250 kg/hm2时,植株对钾素的吸收积累量增加,但主要是茎鞘叶部分,穗部的吸收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施氮量显著影响花后根系同化吸收、茎鞘转运和叶片转运对穗的钾贡献,在一定范围内 (低于N 250 kg/hm2),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茎鞘、叶片对穗钾的花后转运量,随着施氮量增大 (高于250 kg/hm2),茎鞘、叶片钾的转运量不再增加,在施N 250 kg/hm2 时,茎鞘、叶片的钾素转运量达到峰值,粤甜16的穗钾来自花后茎鞘转运、叶转运、花后氮同化的贡献率分别为 34.1%、30.8%、35.1%。 【结论】 采用多次施肥,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植株的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呈现阶段性差异;在N 250 kg/hm2时,鲜穗产量和钾素的吸收利用率均较高,从而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62.
山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山西省甘薯生产和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甘薯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选育和引进甘薯新品种、加强病虫害控制、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加工水平和产业带动能力、推动品牌建设等促进甘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城市不同绿地类型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调查了上海市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和落叶针叶林等4种不同绿地类型的16个样地中节肢动物的群落,共采集到节肢动物3纲11目40科,其中摇蚊科数量最多。不同绿地类型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排序为:常绿阔叶林(2.09)落叶阔叶林(1.83)混交林(1.78)落叶针叶林(1.76)。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普遍低于天敌亚群落,说明节肢动物群落中害虫所占的比例较低。因此,建议在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防控的过程中,注意对天敌和中性昆虫的保护。  相似文献   
64.
生物质能源林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将促进生物质能源林的大面积种植,加快化石能源利用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转变步伐,带动我国生物质能源林收获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高生物质能源林的综合利用能力。该文着重介绍了在积极开发林木生物质能源的背景下,国内外生物质能源林收获技术研究现状及我国生物质能源林收获机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5.
风险投资是以冒高风险、追求高收益为特征的一种新型投资行为,通过分析风险投资的4个运作阶段:选择投资项目、谈判进入风险企业、参与风险企业管理、退出风险企业来揭示风险投资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6.
为解析夏季环境胁迫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机体响应特征,实验针对2021年北黄海夏季高温降雨期的长牡蛎养殖海区开展了2次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7月份海区表层水温分别为25.3 ℃和24.9 ℃,盐度分别为26.41和27.87;表层海水中硅藻丰度分别为3.6×103和3×103 个/L,低于往年平均水平,甲藻多样性增加,表层海水中细菌的总丰度分别为2.10×109和2.77×1010 拷贝/L,弧菌丰度分别为3.37×108和5.40×108 拷贝/L;长牡蛎肝胰腺糖原含量分别为40.96和31.58 mg/g、闭壳肌糖原含量分别为6.63和8.91 mg/g;鳃MDA含量分别为13.74和8.69 nmol/mg prot、鳃T-AOC分别为0.46和0.77 U/mg prot;海区养殖长牡蛎血淋巴细胞中CgIL17-5和CgTNF-1的mRNA表达量在第一次调查时相对室内暂养长牡蛎均剧烈升高;血淋巴细胞中CgCaspase3的mRNA表达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综上,2021年北黄海贝类养殖区在经历6—7月夏季高温降雨期后出现水温升高和盐度降低现象,硅藻丰度较往年平均水平下降而甲藻多样性增加,细菌总丰度较入夏前水平降低而弧菌丰度显著升高。与室内暂养对照组长牡蛎相比,海区养殖长牡蛎的糖原含量下降,并发生轻度氧化应激。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夏季养殖环境的变化规律和长牡蛎机体响应特征,为预防夏季大规模死亡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7.
对酸奶中的霉菌酵母菌同时采用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系统与国标法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的检测数据.本实验利用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系统的霉菌酵母检测试剂瓶对市售酸奶及阳性添加样品采用半定量的检测方法进行快速检测,能快速地检测到目标菌存在,继而给系统提前预警.结果表明,当霉菌酵母菌含量在10~3.5×105CFU/mL时,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方法在1.8~33h内预警.当平板计数法的检测结果小于10CFU/mL时,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检测时间均大于33h,在仪器设置运行48h内未出现预警现象.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技术与国标平板法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当吻合.应用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技术能快速便捷,对酸奶产品中霉菌酵母菌进行监测,其检测速度和灵敏度均能满足工厂实验室的快速筛选检测,还利于产品的关键控制点的监测.  相似文献   
68.

在不同C:N(5101520)条件下研究了一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Z5对单一氮源(有机氮源、NH4-NNO2-N)及混合氮源(有机氮源与NH4-N、有机氮源与NO2-NNH4-NNO2-N)的吸收利用特性及蛋白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亚硝酸还原酶(NiR)3种氮代谢相关酶的活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溶藻弧菌Z5对有机氮与无机氮的吸收均受到环境中碳含量的影响, C:N=20, NH4-NNO2-N的吸收率分别是C:N=5时吸收率的3.39倍和2.25倍。在C:N=15C:N=20的水平下, 溶藻弧菌Z5NH4-NNO2-N的吸收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藻弧菌(Z5)吸收利用NH4-NNO2-N的途径分别为NH4-N→细菌菌体蛋白和NO2-N→NH4-N→细菌菌体蛋白。在高C:N条件下, 溶藻弧菌Z5对无机氮源(NH4-NNO2-N)的吸收增强, 细菌菌体蛋白中来自NH4-NNO2-N的量分别由C:N=5时的25.0%19.4%上升到C:N=20时的41.3%43.0%GS酶活力受NH4-N调控明显, 相比之下, 蛋白酶和NiR酶受氮源种类调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9.
基于逆向工程的拖拉机造型CAD混合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产拖拉机造型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逆向工程的拖拉机造型CAD混合建模方法.依据拖拉机造型三维效果图,建立了其油泥模型;采用Comet 250与AICON 3D Studio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特征进行点云数据的测量及处理,从测量数据中提取可重新进行设计的特征、约束及设计意图,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建模方案...  相似文献   
70.
针对川麦冬收获时根土分离难度大、易损伤茎苗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前置挖掘式小型履带麦冬收获机,由挖掘装置、输送筛选装置、液压装置和行走装置等组成。为确定收获机的可行性,根据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法构建入土角度、振动链的输送速度、振动轮的振动频率对麦冬收获损伤率、明茎率和带土率的回归模型,优化回归模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即机器的前进速度为0.1m/s、入土角度为20°、振动链的转速为190r/min、振动轮的振动频率为600Hz。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参数组合下,麦冬收获损伤率为2.94%,明茎率为96.7%,带土率为12.5%,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收获效果。研究可为麦冬收获机的完善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