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4篇
  17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麦收前复种毛叶苕子技术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介绍了麦收前复种毛叶苕子技术模式。在经济效益方面,将该模式与单种1季小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该模式的社会、生态效益,并预测了其应用前景。[结果]与单种1季小麦模式相比,麦前复种毛叶苕子技术模式收益率增加94.6%;该模式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农田经济效益,缓解了饲草料缺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论]该研究为麦收前复种毛叶苕子技术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土地整治空间格局及障碍诊断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科学开展土地整治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是明确区域土地整治方向、分解整治规划指标和实施差别化整治策略的重要依据。该文以"压力-状态-响应"的概念框架作为理论依据,构建土地整治的PSR(pressure-state-response)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熵权TOPSIS模型、组合矩阵模型和障碍度模型等系统算法,划分土地整治空间格局,探讨不同区域土地整治的障碍因素及调控策略,基本形成了土地整治空间区划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实证分析表明:1)山东省139个县(市、区)中土地整治压力分值高于全省均值的比例为69.04%,状态和响应分值低于全省均值的比例分别为50.68%和70.51%,表明山东省整体土地整治的压力较高、状态水平中等和响应程度偏低。2)山东省"3+6"的土地整治空间格局中,3大主区包含县(市、区)的数量比例相对均衡,分别是37.41%、28.78%和33.81%,空间分布也比较集中;而对应6种整治类型的县(市、区)数量比例差异较大,在7.91%~20.86%之间,且空间异质性显著;说明土地整治空间区划过程中需要将"自上而下"的区域综合评价与"自下而上"的区域差异识别统筹兼顾。3)山东省土地整治障碍因子作用频次具有区域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双重特征,土地整治潜力和经济支撑能力的薄弱是约束土地整治响应的主要阻力,建议引入市场机制,探讨因地制宜的多元治理模式。本研究是对"自下而上"土地整治空间格局划分方法的有效补充,藉此完善土地整治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并为"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3.
高宇  孙晓玲  金珊 《中国茶叶》2010,32(9):11-12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Meyrodidae)剌粉虱属(Aleurocanthus),寄主范围广泛,是我国茶叶生产中发生普遍、危害较大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黑刺粉虱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以及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我国茶区曾相继暴发成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约10年暴发1次,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大棚黄瓜霜霉病发病率、病情指数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日均相对湿度≥80%累计天数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累计天数4~5 d以内时,发病率≤20%,病情指数10左右;(2)相对湿度≥80%、≥90%逐时累计量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呈线性正相关,且灵敏度相当,当相对湿度≥80%累计时数达到140 h或≥90%累计时数100~110 h时,霜霉病发病率达到20%左右,病情指数为10;当相对湿度≥80%累计时数达到450~500 h或≥90%累计时数达到300 h时,发病率达到100%,病情指数达到50;(3)5 d新增病株率随相对湿度≥80%累计天数(时数)增加呈指数增长,5 d新增病情指数与后者呈抛物线关系,当≥80%累计天数(时数)为14 d (450 h)时新增病情指数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5.
利用线性趋势法对湄潭县1951 ~2009年逐日气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湄潭县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以1980年为转折点,之前呈下降趋势,其后气温增加趋势加快。其中,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1、0.08和0·36℃/10 a;春、夏、秋、冬平均温度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2、0.07、0.12、0.13℃/10 a。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分析气温变化周期性,其存在不同尺度的周期,但自2000年以后不同时间尺度上大部分处在增温时期;且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周期性具有一定规律:20世纪70年代之前,两者具有相反的变化规律,其极值交互发生;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两者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其极值同时发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湄潭县气温演变对全球变暖响应明显。  相似文献   
56.
杂交鲟和匙吻鲟HSP70 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法从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schrencki)和匙吻鲟(Polyodonspathula)肝脏RNA克隆获得HSP70基因的全长cDNA(HSP70 cDNA)。所测定的HSP70 cDNA序列与NCBI/GenBank上登载的鲫(GenBank No.DQ872648)同源性最高,杂交鲟和匙吻鲟分别达96%和98%,杂交鲟HSP70序列为382 bp,匙吻鲟为334 bp。将杂交鲟和匙吻鲟与其它脊椎动物HSP70氨基酸序列用DNAstar软件进行相似度比较,鱼类与哺乳动物、两栖类非洲爪蟾之间HSP70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平均值分别为86.2%和86.8%。鱼类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大,平均为93.8%,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以HSP70核苷酸序列为分子标记,用MEGA4软件中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12个物种HSP70系统发育树,识别出3个大的单系类群:杂交鲟、匙吻鲟、团头鲂、鲫、鲤、斑马鱼聚为类群一(bootstrap 96);虹鳟和大西洋鲑聚为类群二(bootstrap 100);人类和褐家鼠类聚为类群三(bootstrap 89)。  相似文献   
57.
红叶腺柳为杨柳科柳属树种。由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侯元凯教授等于2003年秋季在野外考察时发现并命名,因之为腺柳的变种,故命名为红叶腺柳,简称红叶柳。红叶腺柳叶长6~14cm,宽3~7cm。叶缘有锯齿,叶椭圆形、卵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淮阳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9.
从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播种、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等方面总结了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从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播种、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等方面总结了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