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杏是镇原的支柱产业之一,而杏树蚧壳虫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镇原杏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杏球坚蚧(SphaercLecanmPrunostriFonsc)的发生蔓延,对杏子的危害十分严重,据我们最近几年的调查与试验,本县杏子主产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杏子,其次也危害桃、梨、苹果等果树。气候较干旱的年分危害加重,能造成杏树枝条干枯,产量下降,甚至整株死亡的严重局面。为了指导果农进行有效的防治,现将试验得到的杏球坚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应用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建立的抗原捕捉ELISA试剂盒,对人工攻毒和自然发病的肉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人工攻毒肉鸽各脏器组织均可检出新城疫病毒,从自然发病肉鸽泄殖腔内也可检出病毒。  相似文献   
123.
马秀丽 《河北农业》2004,(10):19-19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产物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由于大棚密闭,气体交换受限,二氧化碳被室内作物消耗很大,一般只有80*10-6。若低于60*10-6,光合作用就趋于停止。而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的最佳量为(1000-1500) 10-6。若能给温室内增施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大大改善二氧化碳供给,强化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发  相似文献   
124.
为探讨大口黑鲈饲料中不同脂肪与蛋白质含量比对其生长、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设计了8种(D1~D8)不同脂肪与蛋白质含量比的总能递增饲料。D1~D8饲料的脂肪水平递增(9.0%~26.5%),而蛋白质水平递减(52.0%~31.0%)。用上述饲料饲养体质量为(10.06±0.02)g的大口黑鲈88 d,每饲料设3重复,每重复30尾鱼。结果显示,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和脂肪沉积率均以D2组最高,但随饲料中脂肪与蛋白质含量比的进一步升高呈现显著下降趋势。D3~D5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D1和D8组。D2、D3组与D4组间的蛋白质沉积率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D1~D4组间的总能消化率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地高于其他各组。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对鱼体组成产生显著的影响,使体脂的积蓄显著增高。随着饲料中脂肪与蛋白质含量比的升高,成活率呈显著下降趋势,D1和D2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D5~D8组。非特异性免疫分析显示,D4组血清溶菌酶活力和D2组血清补体活性及头肾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为最高。以饲料为单因子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满足大口黑鲈最适生长和饲料利用的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9.30%和11.50%。以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为自变量,分别以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为因变量进行二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特定生长率最大时,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脂肪与蛋白质含量比分别为48.20%、12.44%和0.26;蛋白质沉积率最高时,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脂肪与蛋白质含量比分别为46.42%、13.96%和0.30。以饲料蛋能比为自变量作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蛋白质沉积率最大时,饲料的蛋能比、蛋白质、脂肪和脂肪与蛋白质含量比分别为23.72mg/kJ、46.16%、14.18%和0.31。研究认为,饲料的脂肪和蛋白质水平对大口黑鲈的生长、体组成、饲料效率和免疫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饲料中过高的脂肪会抑制蛋白质的消化与利用,表明脂肪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有限。建议大口黑鲈实用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分别保持在46%~49%和11.5%~14%范围内较为适当。  相似文献   
125.
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白鱼粉与两种豆粕的适宜配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种等氮、等能和等脂的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饲料效率、非特异性免疫和血液学参数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分别替代白鱼粉的可行性和适宜配比。在4水平的去皮豆粕饲料(D1~D4)和酶解豆粕饲料(E1~E4)中,白鱼粉和两种豆粕的配比均分别为45∶5、40∶12、35∶18和30∶25。用上述8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5.32±0.05)g的大口黑鲈,每饲料设3个重复,每重复35尾鱼。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每天饲喂2次(8:00和16:00)。结果显示,各组之间实验鱼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当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在饲料中的含量分别高于5%和12%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随着饲料中白鱼粉含量从45%降低至30%,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显著升高;同时,全鱼、肌肉和内脏的蛋白质和水分含量均呈显著降低,但脂肪含量却显著升高;肝体比和肝糖含量显著降低;实验鱼的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但血清补体活性无显著差异;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但红细胞数差异不显著。实验表明,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白鱼粉与去皮豆粕的合适配比为45%和5%,而白鱼粉与酶解豆粕的合适配比为40%和12%;豆粕经酶处理后能去除其中的部分抗营养因子,可替代饲料中11%的白鱼粉。  相似文献   
126.
我国鸭肝炎病毒分离株基因组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分离株YZ和CL的全基因组进行了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分离株的基因组全长分别为7 713 nt和7 709 nt,包括626 nt的5′UTR、6 747 nt的ORF、314 nt的3′UTR以及23 nt和19 nt的poly(A)尾.结构蛋白VP0含有保守的四肽CPRP,VP3的N端存在一段约20个氨基酸的碱性氨基酸富集区域;VP1缺少RGD(Arg-Gly-Asp)基序.DHV2分离株存在3个不相关的2A蛋白基序,其中2A1蛋白类似口蹄疫病毒属的2A蛋白,2A2蛋白与AIG1蛋白(拟南芥)和GTPase更为相似,2A3蛋白则与副肠孤病毒属的2A2蛋白类型相似;2C蛋白含有保守基序EPxxxxxxGxxGxGK(S/T)、QxxxxxDDxxQ和KGxxxxSxxxxxS/T.3C蛋白含有催化三联体H38-D69-C144;3D蛋白包含KDELR、DxxxxD、GxxSGxxxTxxxNx、YGDD和FLKR等RNA聚合酶的特征基序.基于多聚蛋白、VP1、2C和3C蛋白的进化关系分析结果均表明,DHV分离株与副肠孤病毒属的遗传关系最近,但占据一个清晰的独立遗传谱系,应将DHV单独划属.  相似文献   
127.
本研究针对病毒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建立了用于检测鸡传染性腺胃炎相关的圆圈病毒3型(Gyv3)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于鸡Gyv3以外的其他常见鸡病毒性病原的DNA或cDNA均无特异性扩增,灵敏度能达到30.76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不超过2%。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鸡Gyv3检出率为12.28%。  相似文献   
128.
猪丹毒是主要发生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由猪丹毒杆菌引起,属于细胞内寄生、革兰氏阳性菌。急性型呈败血症;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不规则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则主要侵害心内膜炎和关节炎。偶见于其他家畜。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以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皮肤型多见,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29.
一种从鸭新分离的黄病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以产蛋下降为主的樱桃谷种鸭以及出现神经症状的雏鸭各分离出1株病毒,分别命名为BZ株和LC株.该2株病毒对SPF鸡胚和健康鸭胚均能产生相同的病变,分离病毒不能凝集鸡、鸭、鹅、鸽等的红细胞,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能够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CPE),电镜下观察到约50 nm的病毒粒子.病理组织学研究表明,二者在临床上均可导致脑组织危害,表现为脑膜水肿、血管充血和皮质层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血清学检测表明,分离病毒与禽流感病毒(AIV)、鸭瘟病毒(DEV)、新城疫病毒(NDV)等病原无交叉.生物学特性鉴定该病原为有囊膜单股RNA病毒.利用不同禽病的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PCR或RT-PCR,均未扩增出特异条带.设计随机引物进行RT-PCR,扩增出基因片段,利用GenBank进行Blast同源比较,结果发现,分离病毒与以色列火鸡脑膜脑炎病毒(Israelturkey meningo-encephlitis virus,TMEV)和在马来西亚发现的Tembumu病毒至少在2段基因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属于黄病毒属.测序表明,分离病毒与Tembumu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5基因)和囊膜蛋白(E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7%~90.2%和87.0%~91.8%,与TMEV的NS5基因和E基因的同源性为72.4%~73.2%和72.7%~72.8%.2分离株之间E基因和NS5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5%.血清中和试验表明,BZ株阳性血清可以中和LC病毒,因此证实二者可能是同一种病毒.综合以上研究,建议将该病命名为"鸭病毒性脑炎"(Duck viral encephalitis disease).  相似文献   
130.
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检测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肺炎克雷伯氏菌的pho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扩增片段大小为277 bp,并对反应条件进一步优化,最终建立了适宜于快速准确检测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方法。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出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最低检出细菌量为8.3×10~1 CFU/mL,灵敏度比传统PCR高100倍。本研究建立的肺炎克雷伯氏菌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从而为生产中的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