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0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2篇 |
农学 | 31篇 |
基础科学 | 36篇 |
29篇 | |
综合类 | 127篇 |
农作物 | 4篇 |
水产渔业 | 6篇 |
畜牧兽医 | 110篇 |
园艺 | 6篇 |
植物保护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柚木野螟幼虫头部形态及化学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扫描电镜技术系统观察并描述了柚木野螟Eutectona machaeralis Walker幼虫触角及其口器上的化学感受器。观察结果如下:柚木野螟幼虫的头式为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头上有触角、单眼、感觉刚毛、上唇、下唇、上颚、下颚、下颚须、下唇须、吐丝器等。幼虫头部下方有1对触角,触角上有6种感受器,分别是毛形感器、短毛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栓锥感器和小锥形感器。口器附肢下颚须上有栓锥感器,下唇须上有刺形感器。在吐丝器前方有1对锥形感器。 相似文献
202.
对云南省昭通地区发现的蛹虫草进行了初步调查,其寄主昆虫为鹰翅桦尺蛾,1年1代,以蛹越冬,幼虫取食华山松叶,为当地华山松纯林的主要害虫,危害高峰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蛹虫草主要发生于海拔2 200 ~2 400 m的华山松人工纯林,发生期为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空气湿润的夏末秋初季节(7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分分析表明,该虫草营养成分丰富,含有646.0 g·kg-1的蛋白质,37.0 g·kg-1的粗脂肪,54.3 g·kg-1的总糖,35 g·kg-1的灰分,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66.3 g·kg-1,还含有多种人体代谢所必需的无机元素. 相似文献
203.
204.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及其与温度和水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释放特征,为揭示该区域不同立地类型C循环特征奠定基础。[方法]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对标准径流小区红豆草、苜蓿、撂荒地和梯田苜蓿、沙打旺5种地类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地表温度、土壤温度(5cm)、土壤含水量进行观测。[结果](1)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表现为昼高夜低的单峰型曲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年均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沙打旺(梯田)2.27μmol/(m^2·s)>红豆草1.79μmol/(m^2·s)>苜蓿1.77μmol/(m^2·s)>苜蓿(梯田)1.62μmol/(m^2·s)>撂荒地0.77μmol/(m^2·s);(2)土壤呼吸速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夏季与春、秋、冬3季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著(p<0.05);(3)土壤呼吸速率与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5cm)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除撂荒地外,各样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5cm)的相关度均高于其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度,各样地土壤温度(5cm)Q10值介于1.94~3.00;(4)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线性相关不显著(p>0.05),但与土壤温度(5cm)和土壤含水量的交互作用显著相关(p<0.01)。[结论]梯田土壤呼吸速率总体表现优于坡地,裸露地表在恢复植被的过程中,土壤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5.
206.
207.
为揭示外来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 Cenchrus longispinus能够在贫瘠沙性土壤中快速生长、定殖的入侵机制,利用传统功能微生物筛选培养法、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PCR(genome repetitive sequence PCR, rep-PCR)基因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其根际土壤中解磷细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并与本地伴生植物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根际土壤中的解磷细菌群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中解磷细菌的数量分别达到8.61×104 CFU/g和7.34×104 CFU/g,显著高于其余土壤样品。相较于空白对照土壤,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中的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增加最多,增加了87.0%,冰草和狗尾草根际土壤中的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则分别增加了28.3%和15.2%;而长刺蒺藜草、冰草和狗尾草根际土壤中的解无机磷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36.7%、 89.8%和24.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根际土壤中解磷细菌之间没有共有的优势聚类群。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中2种解磷细菌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土壤和冰草及狗尾草根际土壤,而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冰草及狗尾草根际土壤;其根际土壤中解无机磷细菌优势菌属经鉴定为金黄杆菌属 Chryseobacterium。表明长刺蒺藜草在贫瘠沙土中对磷素的高效利用可能是其快速入侵并定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8.
试验研究饲料进食量对肉用绵羔羊主要矿物质排出和消化吸收的影响。选取15只杜寒杂交一代公羔羊,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只羊,处理组为自由采食组(AL)、70%限饲组(IR70)和40%限饲组(IR40),饲喂相同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8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喂水平的降低,羔羊干物质、无机物、钙、磷、钠、钾、镁排出量显著降低(P<0.05),矿物质排出量与摄入量、体增重间存在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P<0.05);93.0%以上的钙,96.9%以上的磷和大部分镁经粪便排出,钠、钾主要通过尿排出体外;相对于AL组,IR70组提高了钙、磷、钠的表观消化率和吸收率,对钾和镁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却降低了其吸收率。因此,肉羊的饲喂水平显著影响矿物质的排泄量,本回归关系可以预测矿物质排出量。适当降低饲喂水平有利于主要矿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209.
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防汛抗旱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可靠保障。一方面,防汛管理部门要向政府和相关行业提供大量的防汛信息,包括水情、雨情和工情等信息;另一方面,防洪建设本来也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信息支持,包括地理信息、气象信息、灾害信息、防汛物资信息等。为了实现对这些信息的存储与管理,只有依靠数据库系统作为技术支撑。因此,建设防汛信息服务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规范性管理、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水利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