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解连续施药对番茄灰葡萄孢对咯菌腈敏感性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从灰霉病发生初期开始,按推荐剂量(有效成分67.5 g/hm2)定期向番茄苗喷施咯菌腈,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灰葡萄孢对咯菌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番茄1个生长季节中连续施药7次后,病菌对咯菌腈仍表现敏感,其EC50值在0.004 7~0.046 2 μg/mL之间。在含咯菌腈的PDA培养基上对30个灰葡萄孢敏感菌株进行药剂驯化7代后,共产生2个抗药性突变体(Rg-12和Rdz-28),其中Rg-12对咯菌腈的EC50值是其亲本菌株g-12的46倍,Rdz-28的EC50值大于500 μg/mL,2个抗性突变体在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和产菌核能力方面均显著低于其亲本菌株。推测灰葡萄孢可能不易对咯菌腈产生抗性,咯菌腈可作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理想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72.
笔者从国内外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出发,在阐述了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从而提出了对应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73.
动物防疫监督档案系指通过预防性、经常性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监测,疫源性疾病、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动物防疫证、章、标志  相似文献   
74.
黄瓜霜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基线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山东、河北、武汉等未使用过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strobilurins)的地区采集19个黄瓜霜霉病菌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样本,采用叶盘漂浮法室内测定新药剂嘧菌酯(azoxystrobin)对该病菌的毒力,其EC50值范围为11.72×10-5~9.340×10-3 μg/mL。在19个菌系中选择最为敏感的河北定兴菌系进行重复测定,将其EC50平均值2.317×10-4 μg/mL 确定为黄瓜霜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基线。  相似文献   
75.
我国梨生产现状及主要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是梨树原产地之一 ,梨树是我国继苹果、柑桔之后的第三大栽培果树。我国梨树栽培品种中 ,脆肉、软肉品种兼有 ,以脆肉品种为主 ,这些品种主要分属秋子梨、白梨、砂梨、西洋梨 4个种。1 梨树生产现状2 0 0 0年 ,我国 (不含台湾省 )梨树栽培面积达 1 0 1 4 740 hm2 ,比 1 995年增长了1 8.0 7%。河南、安徽、新疆、湖北、四川、江苏、云南、浙江、贵州 9个省 (区 ) 2 0 0 0年梨树栽培面积比 1 995年增长 40 .2 7%~1 95.81 % ,其梨树栽培面积占全国梨树栽培总面积比 1 995年上升了 0 .48~ 1 .52个百分点。上海市梨树栽培面积 1 995~ 2 0…  相似文献   
76.
庙岛群岛海域斑海豹的分布与保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庙岛群岛是斑海豹的重要栖息地,2002年和2004年对该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庙岛群岛的海洋环境条件比较适合斑海豹的生存;2002年和2004年3~5月,在庙岛群岛主要观察区域斑海豹的数量分别为72和87头,年变化不大。从时间分布来看:每年的3月初即发现斑海豹,3月下旬~4月初斑海豹数量最多,4月下旬开始有斑海豹陆续离开,5月中旬基本上完全离开。综合历史资料和调查结果对斑海豹在庙岛群岛的空间分布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7.
辽东湾北部海域水质质量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立  王年斌  杜牛  马志强  薛克  孙冰 《水产科学》2008,27(6):302-305
根据辽东湾海域2004年6月与8月调查资料,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研究水体中主成分及污染源分布的特点,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海域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海域水体中8种污染物的全部信息可由3个主成分来反映,它们的贡献率分别为39.89%、21.01%、12.74%。本次研究所调查的16个站位在污染程度上可分为4类,具有污染物近岸浓度高远岸浓度低的空间分布特点。辽东湾北部海域局部受到污染,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河口与双台子河口海域。辽东湾海域8月与6月Ⅰ类水质的隶属度分别为78%和67%,8月海水水质优于6月。  相似文献   
78.
辽东湾水体中石油类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13-2014年春、夏、秋、冬季对辽东湾海域8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水体中石油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趋势,分析了其污染状况,探讨了其污染来源.结果显示,辽东湾海域海水石油类含量范围为(0.003-0.239) mg/L,平均为0.027 mg/L,随着季节周期性变化波动,整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春、秋、冬季各航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海水水质超标准现象,表底层石油类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具有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的季节变化趋势,石油类含量呈沿岸高于远岸,开放海域大于海洋保护区的平面分布特征.深入分析发现,石油类含量范围为0.030-0.032 mg/L,分布区域面积最广,为6960 km2,占调查海域的27.0%;集中分布在辽东湾北部沿岸和西部近岸海域.石油类含量低于0.024 mg/L的区域分布面积为2806 km2,占辽东湾调查面积的10.9%,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石油类含量高于0.032 mg/L,区域分布面积为1170 km2,仅占辽东湾调查面积的4.5%,集中分布在辽东湾西部沿岸港口区海域.季节变化主要受机动渔船海上作业污染影响;陆源输入和人类海上活动的输入为辽东湾海域石油类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9.
本文主要研究了NP粉对卡拉胶凝胶强度的增效作用和粘度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备高强度卡拉胶的方法。试验中以角叉菜卡拉胶,异枝麒麟菜卡拉胶和沙菜卡拉胶为试验材料,采用国内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无毒的天然食品原料——NP粉经精制后作为增效剂。研究结果表明、NP粉是卡拉胶(主要是K—卡拉胶)凝胶强度的理想增效剂;其增效作用优于国外目前普遍采用的角豆胶。  相似文献   
80.
冻融作用对棕壤水溶性盐和土壤氧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沈阳棕壤水溶性盐和土壤氧化物在冻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采用冻融模拟试验研究了冻融作用对棕壤水溶性盐和土壤氧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冻融作用促进了土壤K+、Na+、Ca2+、Mg2+的释放,有机质和黏粒含量是影响其释放的重要因素。(2)冻融作用促使土壤中CO2含量增加,促进了HCO3-的形成。虽然SO42-、Cl-性质稳定,但冻融作用中水分和温度的变化,致使SO42-、Cl-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3)冻融作用促进土壤铁结晶老化形成氧化铁,且氧化铁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增加;氧化锰主要受冻融条件下土壤pH影响,pH上升氧化锰含量增加。(4)土壤氧化硅和氧化铝受pH影响,pH降低其含量增加,pH增加其含量降低。此外,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层不易形成硅铝氧化物,土壤铁锰氧化物的增加不利于土壤硅铝氧化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