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油菜花期高浓度(10%~20%)低液量(150kg/hm2)喷施尿素,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效应。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6.5%~27.9%,水势提高3.8%~13.3%;叶片长宽厚以及每角长宽、干重和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都有明显提高,产量增加5.1%~13.5%。适宜尿素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52.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萝卜的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本规定适用于无公害萝卜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  相似文献   
53.
‘福莓2号’草莓是以‘佐贺清香’为母本,‘法兰地’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新品种。果实圆锥形,红色;肉质细腻,硬度中等,香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总糖含量7.1%,可滴定酸含量0.47%,维生素C含量0.719 mg·g-1;平均单果质量20 g。抗白粉病,适宜在南方地区露地或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掌握文蛤(Meretrix meretrix)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DK7)基因(MmCDK7)的时空表达及在不同品系生长发育中的表达规律,从分子水平探究红壳色文蛤新品系的生长优势,为筛选文蛤生长相关基因及揭示其生长发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ACE克隆MmCDK7基因cDNA序列,通过BLAST、ScanProsite、NetPhos3.0 server及ExPASy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CDK7基因在文蛤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同一养殖条件下红壳色文蛤(简称红文蛤)和黄壳色文蛤(简称黄文蛤)的壳长、壳长相对增长率及MmCDK7基因表达差异。【结果】MmCDK7基因cDNA序列全长1296bp,其中,5'端非编码区(5'-UTR)为83bp,3'端非编码区(3'-UTR)为196bp,开放阅读框(ORF)为1017bp,共编码338个氨基酸残基。MmCDK7蛋白分子量约38.32 D,理论等电点(pI)为8.78,包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S_TKc)、酪氨酸激酶催化结构域(TyrKc)及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有关的激酶结构域NRTALRE;而S_TKc结构域中有包含蛋白激酶ATP结合位点区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化位点区域及T-loop环。MmCDK7氨基酸序列与虾夷扇贝CDK7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其相似性为75.00%;基于CDK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文蛤与中国真蛸、长牡蛎、厚壳贻贝及虾夷扇贝等软体动物先聚为一支。MmCDK7基因在性腺、水管、外套膜和肝胰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以性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下同);MmCDK7基因在2种文蛤的8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均以多细胞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同一养殖条件下,除9月18日外,其他采样时间点均表现为红文蛤的壳长显著大于黄文蛤,红文蛤相对于黄文蛤的壳长增长率在2.79%~32.37%;除11月15日和11月30日外,其他采样时间点均表现为红文蛤的MmCDK7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黄文蛤的相对表达量。【结论】MmCDK7基因属于CDK家族成员,在细胞分裂旺盛的性腺及多细胞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在生长速度较快红文蛤中的相对表达量多数情况下显著高于黄文蛤,故推测MmCDK7基因参与调控文蛤的早期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55.
以重庆市巴南区东温泉泉域为研究对象,对东温泉泉域年内及年际流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东温泉泉域流量动态不稳定,主要影响因素是降雨量和人工开采量;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通过MATLAB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对泉流量、开采量和降雨量的系列数据进行了网络训练,发现动态预测模型预报的泉流量与实际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拟合和预报能力较好,精度较高,可用于同类型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群体选育过程中红壳色文蛤(Meretrix meretrix)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变化及世代遗传分化情况,为文蛤育种计划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黄文蛤原种(SY)、江苏红文蛤原种(SR)及5个红壳色文蛤选育群体(SRF1~SR5F5)为研究对象,利用15对微卫星引物对各文蛤群体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通过Gel-Pro32 4.0、PopGen 32和MEGA 6.0等在线软件分析7个文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从7个文蛤群体中共检测出766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位点在每个群体中检测出3~18个等位基因,且等位基因数(Na)随选育世代增加呈下降趋势。15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575~0.630,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7个文蛤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42~0.50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29~0.680,群体中63.81%的微卫星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各微卫星位点存在一定程度的杂合子缺失;群体内近交系数(Fis)范围为-0.0157~0.7409,平均为0.2777,表明文蛤群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水平;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0.0455,即文蛤群体变异中仅有4.55%是由不同群体间的基因差异所产生,而95.45%的变异来源于群体内部;各群体的基因流(Nm)为0.9002~18.9478,平均为8.8065,说明7个文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低。UPMGA聚类分析发现7个文蛤群体聚类呈两大支,江苏红文蛤原种及其选育群体聚为一支,而江苏黄文蛤原种(SY)独自聚为一支。【结论】经过5代人工选育的红壳色文蛤选育群体虽然较基础群体其遗传多样性指数略有下降,但并未导致各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连续的选择育种计划中,应增加亲本养殖环境多样化,避免因人工繁育的亲本和养殖群体规模较小引起遗传漂移或近交衰退而致使某些等位基因缺失,导致后代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7.
和赤潮一样,大量繁殖的浒苔能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死亡的浒苔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腐烂后能够释放大量氨氮,并使水中硫化物浓度上升,对海洋生物具有明显毒性。现在国外已经把浒苔一类的大型绿藻暴发称为“绿潮”,视作和赤潮一样的海洋灾害。  相似文献   
58.
为了实现刺参的规模化生产,调查环境因子对幼参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筛选最佳培育条件。通过比较20、30、40和50头/m2培养密度,以及聚氯乙烯网片、旧PVC塑料管、石块和脊瓦4种不同的附着基对幼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培养密度中,20头/m2适宜幼参生长,存活率和相对生长率均最高为100.0%、163.39%。4种不同的附着基中以石块为附着基较适应幼参生长,相对生长率和存活率也均最高为89.84%、100.0%。因此,在本地进行刺参养殖以20头/m2投播密度及以石块为附着基相结合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9.
广西富川纽荷尔脐橙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富川县60个纽荷尔脐橙园土壤和叶片样品进行营养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部偏酸,有效硼普遍不足,有效锰不足的现象也较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交换性镁和有效铜含量中等,有效铁含量较丰富,有效钾、有效锌、交换性钙含量高;叶片中磷、钾、铁、锰、镁含量基本处于适量至高量水平,氮也较丰富,钙不足现象明显,铜缺乏现象严重,全都缺锌;土壤pH值与交换性镁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锌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交换性钙与叶片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交换性镁与叶片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与叶片锰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城市绿色廊道的概念、类型、功能等进行阐述、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国内外城市绿色廊道的研究进展,将景观连接度理论对城市绿色廊道规划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单纯基于景观连接度的城市绿色廊道规划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城市绿色廊道规划的思路与原则,为城市绿色廊道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