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177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01.
(续第6期第24页) 稻-鳖-虾综合种养是在稻-鳖和稻-虾基础上拓展的综合养殖.与稻-鳖和稻-虾所不同的是,鳖和虾具有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并且两者的市场价值也有所不同.此种模式一般以鳖为养殖的主体,小龙虾是鳖的辅助食物和副产品. 一、稻田准备 1.稻田的选择选择鳖、虾混养的稻田应生态环境良好,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相似文献   
302.
对巫水流域的主要工业污染源进行调查,在巫水干流上选取白云库区、长铺镇、洪江区水厂、大桥头共4个主要断面,采用单因子评价法,通过基于巫水流域水系特征选取的CODCr和NH4–N、TP含量等典型水质指标,分析巫水干流的水质特征。结果表明:巫水干流的总体水质较好,CODCr和NH4–N均是达标排放,部分断面水质的TP含量存在超标现象;主要工业污染源分布于巫水流域的中、上游,上游水质劣于下游水质;污染源对巫水水质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造纸企业、污水处理厂、化工矿业类企业,其对水体中CODCr的贡献率分别为74.9%、24.4%、0.7%;2007—2011年,4个断面中CODCr均呈逐年递增趋势;NH4–N含量呈不明显的下降趋势,TP含量在大桥头断面的波动范围为0.04~0.27 mg/L,其余断面稳定地保持在0.05 mg/L左右。  相似文献   
303.
马学虎  黄璜  陈灿  王忍  张印  伍世豪 《中国稻米》2023,(4):27-31+37
稻田养蛙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生态种养模式,稳粮增效、减肥减药作用明显。本文以国内代表性研究和典型生产为基础,系统综述了稻田养蛙的发展现状和技术要点,分析了稻蛙模式的综合效益,指明了目前稻田养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并分析了稻田养蛙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4.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28个间苯氧基苄醇肟醚和30个联苯苄醇肟醚化合物杀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上述两类化合物及其综合的QSAR模型,3种QSAR模型都表明肟苯环对位取代基是影响化合物杀叶蝉活性的主要因素,其体积和电性增加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杀叶蝉活性。比较3种模型,还发现综合模型为最佳预测模型,其交叉验证系数R2cv=0.628,非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2=0.971,标准偏差SE=0.109,F=133.84。用此模型预测了检验组10个化合物的 -lgLC50,结果满意。所得QSAR模型可为进一步合成更高活性的化合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05.
为探究不同稻田种养模式对水稻生长特性、二化螟及杂草防控效果的影响,设置稻田养牛蛙(DNW)、稻田养黑斑蛙(DW)、稻田养鱼(DY)和水稻单作(CK)4个处理,调查各处理水稻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二化螟虫口密度和杂草密度。结果表明,在齐穗期,DW处理的叶面积指数较CK显著增加15.23%;在水稻生长期DW处理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为49.60%,杂草密度防治效果为73.78%,杂草干物质防治效果为76.44%,DW处理的杂草干物质量较CK显著下降。DW、DNW处理成熟期的穗干物质量较CK分别高3.21%和12.10%,但差异不显著。DW处理的有效穗数、穗粒数较CK显著增加19.45%和18.50%。水稻实际产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DW与CK一致,DNW比CK增产9.89%,稻蛙共作具有较好的稳产效果。综上所述,“稻-黑斑蛙”共生能提高水稻光合作用,减少二化螟危害和稻田杂草发生,达到稳定水稻产量、减少农药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6.
设置稻虾连作(RC)、水稻单作(R)、莲虾共作(LC)、子莲单作(L)、茭虾共作(ZC)、茭白单作(Z)6个处理,研究不同作物+小龙虾种养模式作物的产量、氮和磷吸收量及氮、磷平衡状况,为合理调控生态种养养分循环和平衡、促进农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除RC处理产量因不施肥较R处理显著减少外,LC、ZC处理产量与相应作物的单作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关于作物的氮、磷吸收,RC处理水稻籽粒的磷吸收量较R处理显著减少17.02%,ZC处理净茭和茭白秸秆的氮吸收量较Z处理分别显著增加31.47%和21.16%,其余同一作物的2个处理间作物的氮、磷吸收量均无显著差异。与相应作物单作处理相比,不同作物+小龙虾处理不仅提高了氮、磷的输入量和输出量,还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氮和磷盈余量。因此,为提高农田氮、磷利用率,减少氮、磷环境污染风险,需适当减少农田化肥和饲料的投入,以保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