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5篇
  77篇
综合类   16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7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41.
为妥善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配套实施400t/d的渗滤液处理站,采用MBR+DTRO组合工艺处理了垃圾场渗滤液,经调试正常后系统产水率平均约75%,使系统出水稳定达标。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渗滤液老龄化趋势明显,COD浓度较设计值下降了约16%,氨氮浓度较设计值上升了约28%,提出了设计阶段应预留足够的保险系数。  相似文献   
142.
京郊畜禽粪污氮磷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中国规模化养殖废弃物中养分资源数量可观,但缺乏循环利用技术,处置不当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该文通过问卷调研和粪污样品检测,对京郊典型养殖场粪便和废水中的总氮、总磷含量特点进行分析,同时追踪典型规模化猪场废水中总氮、总磷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季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所调研的养殖场中,猪粪、牛粪的总氮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29.1,17.8 g/kg,总磷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5.1,6.8 g/kg,猪粪便的总氮、总磷含量变异程度大于牛粪;猪场和牛场中废水总氮、总磷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892,540和82.4,53.3 mg/L,猪场废水总氮、总磷含量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牛场。规模化猪场粪便总氮、总磷含量受到饲料配方的影响较大;受饲料和圈舍用水量的影响,现行饲养工艺及粪污处理方式下粪便对废水中总氮、总磷含量的影响较小;万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废水中总氮、总磷含量存在季节性差异,且随着废水存储时间的推移其无机磷比例增加。这些变化特征可对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再利用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3.
施用缓释肥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甘蔗生产上化肥施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组合施用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新台糖2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处理:CK0(不施肥)、CK1(常规施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 225 kg、K2O 225 kg);T1(等养分缓释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 225 kg、K2O 225 kg);T2(减20%养分缓释肥,每公顷施N 240 kg、P2O5 180 kg、K2O 180 kg)。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和缓释肥处理在萌芽率、分蘖率、茎径和有效茎数上没有显著差异;而T1株高显著高于CK1;伸长期CK1的干物质净积累比例高于T1及T2;成熟期则相反,T1及T2高于CK1;成熟期T1叶的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K1;T1处理的蔗茎产量和糖产量最高,分别比CK1高11.0%和10.8%;T1和T2处理的两年氮素利用率均显著高于CK1,其中T2两年平均比CK1提高9%。在减少1次施肥的基础上,施用与常规化肥等养分的缓释肥能显著增加株高、甘蔗产量及糖产量,并提高氮素利用率;施用减20%养分的缓释肥能提高氮素利用率,甘蔗产量和糖产量不低于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14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中草药组方对肉鸡脂质代谢的影响.选用40羽14日龄的健康三黄肉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羽(公母各半).研制中草药配方以1%剂量在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常规程序进行免疫,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在28 d、35 d和42 d时,试验组鸡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TG)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0.13 mmol/L、0.10 mmol/L和0.11 mmol/L(P<0.05);在21 d、28 d和35 d时,试验组鸡血清中胆固醇含量(TC)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0 mmol/L、1.1 mmol/L和2.0 mmol/L(P<0.05).在28 d、35 d和42 d时,试验组中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FFA)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2 μmol/L、286 μmol/L和289 μmol/L(P<0.05).由此说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鸡脂质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5.
狮头鹅GH基因内含子2多态性与生长和屠宰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鸭生长激素基因内含子2序列设计3对引物,利用PCR-SSCP方法对狮头鹅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狮头鹅GH基因内含子2内存在多态性,得到3种基因型EE、EF和FF,其中EE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且等位基因E的频率较高。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基因型分布符合H ardy—W e inberg平衡。基因型对6~10周龄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等11个性状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影响,且在各个性状上,EE基因型个体的均值均高于EF和FF基因型个体。故初步推断EE基因型可以作为地方鹅种高生产性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6.
陈清 《长江大学学报》2005,2(12):399-399
1病例简介 例1患者,25岁,孕1产0孕41周,规则腹痛16 h,阴道流水流血3 h,于1999年2月6日4am入院.检查:宫缩40~50s/2~3 min,枕右前位,胎心音未闻及,宫口已开全,先露 1.胎心音监护仪未监测出胎心音.于35 min后自娩一死女婴,全身苍白,松软.10 min后,胎盘自然娩出.检查:帆状胎盘、完整,脐带血管附着在胎膜上,胎膜裂口边缘有一根血管断裂.诊断:帆状胎盘,血管前置断裂;胎死宫内.  相似文献   
147.
黄瓜生育前期的根际水氮调控(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以黄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育苗基质中加入控释肥料和保水剂的根际水、氮调控措施,研究了其在育苗期间及移栽后营养生长阶段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控释肥料加入育苗基质,在保证幼苗健壮生长的前提下,移栽时每株可携带186.4~201.9 mg的氮素在植株根际,其中控释氮素占90.0%~93.6%,与传统育苗及氮素管理方式相比,在降低基肥氮素用量80%的条件下,植株可正常完成移栽后营养生长阶段的发育进程,同时可降低氮素淋洗损失。保水剂的加入可显著降低育苗阶段的水分流失量,但对降低氮素淋失及植株干物质积累无明显作用。利用控释肥料和保水剂进行根际调控可能成为移栽类作物生育前期简单易行且经济有效的水氮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48.
不同水氮管理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传统水氮管理为对照,分别采用氮素实时监控技术对保护地番茄主要生育期进行氮素追施优化管理,同时结合小管出流的灌溉方式及夏季休闲季添加小麦秸秆-氰氨化钙的优化水氮管理处理并根据课题组同一地区多年的番茄氮素优化管理经验得出的推荐水氮管理处理,即将氮素追施量定为N 300 kg/hm2,在番茄第一、三、五穗果实膨大期各追施N100 kg/hm2,比较研究了不同水氮管理措施对保护地番茄产量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水氮管理相比,在保证番茄产量的前提下,优化水氮管理和推荐水氮管理两季番茄分别减少了63.5%和50%的氮肥追施量,优化水氮管理处理两季番茄分别减少了44%和39%的灌溉用水。此外,优化水氮管理处理还显著提高了番茄全年的总产量,增产约10%。传统的氮素投入使番茄生育期内的土壤无机氮含量保持较高水平,试验结束时,传统水氮管理处理在0-180 cm各土层无机氮残留量均在N 200 kg/hm2以上,其0-180 cm土层无机氮残留总量已超过N 1 500 kg/hm2;而优化水氮管理和推荐水氮管理处理在改进水氮管理措施后,0-180 cm各土层无机氮残留量显著降低,仅为传统水氮管理的1/2,大幅度降低了土壤氮素的淋洗风险,减轻了由于不合理的水氮管理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关键过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一氧化二氮 (N2O) 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引人关注。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农田土壤N2O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人们普遍认为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是N2O产生的两个主导途径,而诸如施肥、灌水等农田管理措施以及土壤pH、温度等环境因子均会影响农田土壤N2O产生和排放。本文系统论述了土壤N2O产生的各主要途径,并综述了氮源、碳源、水分含量、氧气含量、土壤pH和温度以及其他调控因子对N2O排放的影响,旨在阐明各过程对N2O排放的产生机制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农田土壤硝化过程本身对N2O排放的直接贡献较小,N2O产生的主要来源是包含硝化细菌的反硝化、硝化–反硝化耦合作用在内的生物反硝化过程。真菌反硝化和化学反硝化在酸性土壤以及硝酸异化还原成铵过程在高有机质和厌氧土壤环境中对N2O排放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从农田土壤N2O的产生和消耗机制、降低N2O/N2产物比、N2O的还原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利用新技术方法,探究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对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重点关注N2O峰值排放及相关联微生物的响应,并构建土壤氮素平衡和N2O排放模型,可进一步加深对农田土壤N2O排放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0.
为探讨穴施球肥对蔬菜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本试验根据蔬菜养分需求特点,结合铵态氮肥在土壤中转化的规律,以露地甘蓝为试材,在两种不同无机氮残留量(Nmin分别为183,76 kg·hm-2)的土壤中,设置两种灌溉量水平(90,50 mm),研究比较了穴施球肥和常规施肥对甘蓝生长、根系发育、氮素吸收及近根区土壤无机氮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根球肥施用在氮肥用量比常规施肥处理减少一半的情况下,仍能满足甘蓝生长,未出现减产现象,产量达79.4 t·hm-2;近根球肥处理0~10 cm土层的主根位置根长密度达8 cm·cm-3,且施肥位置附近也出现了等量的根长密度,说明球肥及其施肥方式促进根系在施肥位置周围密集生长,有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同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较,近根施用球肥处理由于减少了氮素投入,导致深层(30~9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明显降低,减少了氮素淋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