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新鲜生物质催化热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TG/DTG/DTA技术考察了新鲜小麦秸秆(WS)和玉米秸秆(CS)以K2CO3、Na2CO3、ZnCl2和CaO为催化剂时的热解特性,分析了新鲜生物质的热解特性,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新鲜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生物质的热解特性优于存放一定时间的生物质;加入催化剂后新鲜生物质的热解挥发分在不同温度区间重新分配,主要热解区间向低温推移,生物质的热解挥发分产率增加;其中CaO对于提高热解挥发分产率最有利;K2CO3和Na2CO3对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规律一致;随着K2CO3用量增加,热解挥发分产率增加,起始热解温度向高温推移,主要热解区间温度降低,K2CO3用量为10%~15%时对生物质的热解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22.
在南沙美济礁开展了合浦珠母珠贝吊养试验,试验设计了1.5、2.5m和6.5m3个不同的养殖水深。养殖60d后,测量合浦珠母贝的壳长、壳高和壳宽,统计成活数,计算3个性状指标的特定生长率,比较不同水深合浦珠母珠贝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试验结果表明,吊养水深对壳宽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吊养水深对壳长特定生长率和壳高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6.5m水深的壳长特定生长率(1.10±0.11)%/d和壳高特定生长率(0.92±0.16)%/d均显著高于1.5m的壳长特定生长率(0.82±0.13)%/d和壳高特定生长率(0.50±0.08)%/d;吊养水深对合浦珠母贝的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P0.05),吊养在6.5 m的深度条件下成活率最高(95.00±1.63)%,2.5m水层次之,而在1.5m水深合浦珠母贝的成活率最低(43.25±5.38)%。综合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数据可知,在深远海吊养合浦珠母贝时6.5m水深较适合。  相似文献   
23.
以黑蝶贝野生群体人工繁育苗种为研究材料,探索了大、小两种规格和不同吊养深度对黑蝶贝苗海区中间培育的影响。将壳长、体质量分别为(4.12±0.019)mm、(0.07±0.008)g,(2.02±0.012)mm、(0.03±0.005)g两种规格黑蝶贝吊养于2m、4m、5m区,每组黑蝶贝500枚,养殖水温23.09~29.77℃,养殖海区水深8~10m。每隔30d随机抽取50枚贝苗测量壳高、壳长、壳宽、体质量。经180d中间培育,壳长(4.12±0.019)mm的黑蝶贝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壳长(2.02±0.012)mm的黑蝶贝,表明壳长(4.12±0.019)mm的黑蝶贝出池移入海区养殖较理想。同一规格贝苗在2m、4m、5m养殖水层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3个不同养殖水层中不同规格贝苗养殖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黑蝶贝苗种人工繁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壳色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雌雄群体的生产性能,为其良种选育及优质珍珠养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4种壳色(金壳色、红壳色、黑壳色和白壳色)选育系及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雌雄群体间的数量性状(湿重、壳重、软体重、闭壳肌重、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和闭壳肌拉力)和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感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其生产性能及雌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除闭壳肌拉力外,4种壳色选育系的数量性状均显著优于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P<0.05),其中,红壳色选育系可作为以湿重、壳重、软体重、闭壳肌重、壳长、壳高和铰合线长为选育目标的最优选育群体,白壳色选育系可作为以闭壳肌拉力和壳宽为选育目标的最佳选育群体.4种壳色选育系的才女虫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且以红壳色选育系的感染率最高、白壳色选育系的感染率最低.5种壳色合浦珠母贝间的性别分化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为偏雄群体,红壳色选育系为偏雌群体.雌性合浦珠母贝通常比雄性合浦珠母贝大,但其闭壳肌拉力和抗才女虫感染能力与性别无关.[结论]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的综合育种价值较红壳色选育系、黑壳色选育系及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高,建议在今后的合浦珠母贝选育工作中,可根据需求加强对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的优化选育,并应用到优质珍珠生产中.  相似文献   
25.
该研究收集了168尾雌性猛虾蛄(Harpiosquilla harpax)并逐一解剖,比较了不同个体猛虾蛄卵巢和纳精结构的发育特征,对乳白色纳精结构内容物进行了超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猛虾蛄具成对的卵巢,位于围心窦和消化道之间,从头胸甲后部延伸至尾节。卵巢发育颜色变化为无色-灰黄色-土黄色-浅黄色-橘黄色,成熟的卵巢呈橘黄色或粉红色。性腺指数分别为1.62±0.53、2.73±0.44、3.82±0.48、6.84±1.04和11.63±2.11;雌性虾蛄第6、第7、第8胸节腹部有3条平行带,为储存精子的器官,其表观颜色也有变化(无色透明-浅白色浑浊-乳白色),性腺成熟度越高,纳精结构乳白色越明显。其内容物具集群状态的精子,群外被包膜,精子间充满丝状间质,精子近球形,无鞭毛,无顶体,大小为1~3μm。研究结果可为猛虾蛄的繁殖生物学和人工育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电化学消毒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养殖海水中大肠杆菌菌群数和余氯量为主要指标,以镀有氧化钛、氧化钌等贵金属氧化层的钛板为电极,对浙江嘉善某海水养殖场的养殖水进行电化学消毒试验.结果表明,杀菌率随电流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的工艺条件下产氯量与杀菌效果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试验还发现电极的电凝聚作用可以使水体中的部分悬浮物絮凝沉降而使水体变得澄清.  相似文献   
27.
卵形鲳鲹仔稚鱼异速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传统的理论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孵化后卵形鲳鲹1~36日龄仔、稚鱼各器官测量和分析,研究其在早期环境适应上的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含义,以期为卵形鲳鲹的人工繁殖、育苗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卵形鲳鲹仔、稚鱼的感觉、呼吸、摄食和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在头部器官中,吻长、口宽、眼径和头高在仔鱼期均为正异速生长,稚鱼期头高为等速生长,吻长、眼径和口宽为负异速生长。在身体各部位中,仔鱼期头长、体高和尾长为正异速生长,躯干长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各部分皆为等速生长;在游泳器官中,仔鱼期卵形鲳鲹胸鳍长、尾鳍高和臀鳍长为正异速生长,尾鳍长为等速生长,背鳍长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背鳍长和臀鳍长为正异速生长,胸鳍长、尾鳍长和尾鳍高为等速生长。卵形鲳鲹这些关键部位的快速发育,使外源性营养开始后以最小的代谢损耗获得了生存能力的显著提升,对适应复杂的生存压力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28.
靓巴非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9年10月,在北部湾采集339枚野生靓巴非蛤,测定其壳长、壳高、壳宽、前缘长、后缘长和体质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探究其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生长线数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该取样群体靓巴非蛤生长线数为36.4±3.2;靓巴非蛤体质量变异系数最大,具有最大选育潜力,且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呈极显著相关(P<...  相似文献   
29.
对合浦珠母贝12个全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和才女虫寄生病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快速生长家系F10、F11、F3和F12与生长最慢的家系F7相比,壳高分别大16.01%、14.93%、10.51%和10.16%,体质量分别重35.72%、28.02%、25.98%和17.61%.筛选出的抗病家系F8、F9、F11和F10,其才女虫寄生病的总感染率与感染最高的家系F3相比,分别降低了48%、34%、27%和23%,表明这4个家系初步提高了合浦珠母贝抗才女虫寄生病的能力.筛选出的快速生长家系和抗病家系可作为选育的核心育种家系,为培育生长速度快和抗才女虫寄生病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大珠母贝海区不同深度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下潜式缆绳吊养大珠母贝幼苗,设计5个不同的水深,记录养殖海区的水文因子,测量大珠母贝的壳长和壳高两个性状指标,统计成活数,比较不同水层贝苗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结果表明,大珠母贝在4、5、6m水层生长较快,3个深度下幼苗的生长差异不显著;2m和3m水深的贝生长速度较慢,其中3 m水层的壳长与4、5、6m的差异显著.大珠母贝在5 m的深度条件下养殖幼苗存活率最高,4m水层次之,而在2m水深下幼苗的成活率最低(52%).综合生长和成活数据可知,大珠母贝苗在4~5 m养殖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