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本实验研究了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和人工配合饲料6种饵料对黑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Haliotis discus discus Ino)(♂)]幼鲍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将6种饵料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黑鲍20只.实验幼鲍的初始体长、体质量分别为(12.29±0.03)mm、(0.223±0.002)g,实验为期35 d.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饵料对幼鲍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由大到小依次为海带组、人工配合饲料组、龙须菜组、蜈蚣藻组、江蓠组和石莼组.其中海带组、人工配合饲料组的存活率显著大于其他海藻组(P<0.05);(2)不同饵料对幼鲍的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6种饵料组的幼鲍的特定生长率(SGR)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工配合饲料组、海带组、江蓠组、石莼组、龙须菜组和蜈蚣藻组.其中人工配合饲料组、海带组的SGR显著大于其他饵料组(P<0.05).壳长增长率、湿重增重率、干重增重率亦呈现相似趋势.实验结束时,蜈蚣藻组的体质量呈现负增长;(3)幼鲍对不同饵料的转化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幼鲍对人工配合饲料的转化效率是最大.实验结果表明人工配合饲料和海带是黑鲍养殖生产上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东风螺的增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风螺的养殖生物学特性及增养殖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光合细菌和复合微生物制剂在西施舌幼虫培育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换水、添加以光合细菌和芽胞杆菌属为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于水中对西施舌(Coelomactraan tiquata)育苗的影响。以幼虫培育密度为0.5,1ind·mL-1,分2大试验组进行不换水而添加不同浓度光合细菌和复合微生物制剂的试验,结果表明:这2大组中都是添加光合细菌40μL·L-1、微生物制剂2μg·L-1的小组,其幼虫生长最快;幼虫密度为0.5ind·mL-1的试验组,8d内换水与不换水,添加与不添加复合微生物,对于幼虫成活率影响不大,而幼虫密度为1ind·mL-1的试验组必需添加一定量的微生物(光合细菌40μL·L-1、微生物制剂2μg·L-1)才可达到与换水对照组同样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渔业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了约1/3动物性蛋白质,为提高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我国已经开发利用了大部分适于水产养殖的水体(包括内陆)。综述了我国的水产养殖选址和养殖容量管理的现状。在我国,与水产养殖选址相关的因素包括当地陆地和水面的功能区域规划、水体和其他环境质量要求、对当地环境和社区福利的影响。目前国内存在的诸如超容量养殖、工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压力和环境恶化、内陆淡水养虾的快速扩张以及水产养殖相关法律执行的困境等,是影响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分析了虚拟管理工具(如数据库、模型)和生态系统方法在我国水产方面的应用及相关因素。水产养殖结构中肉食性品种所占比例的连续增加,表明我国水产养殖净产出食物的能力正在变弱,而由水产养殖自身导致的环境压力正在增加。水域区划规划实施存在问题以及水产养殖废物排放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立法,是限制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合理选址和养殖容量管理的瓶颈,为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海水盐度突变对鹿角海萝孢子、孢子发生体和盘状体的影响。释放于盐度为31的鹿角海萝孢子分别移入不同盐度海水(16、21、26、31、36、39)中进行附着及培育30 d;鹿角海萝孢子发生体(孢子在盐度为31海水中附着24 h)和盘状体(孢子在盐度为31海水中附着5 d)则分别移入不同盐度海水 (10、16、31、52、57)中培育20 d。结果表明,鹿角海萝孢子附着、生长发育和存活的最合适盐度范围为26~36;孢子发生体生长最适盐度范围为16~31, 存活合适盐度范围为16~52;盘状体生长的最适盐度范围为10~31,存活的合适盐度范围为10~57。这些结果表明孢子不同萌发阶段对海水盐度突变的适应性不同。实验结果为鹿角海萝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滩涂资源丰富,水产增养殖开发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尤其淡水养殖技术处于广东省领先水平。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养殖水域环境的污染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城市建设及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的结果使水产增养殖的可利用空间减少。这些问题正困扰着水产增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从宏观上重视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及加强环境综合监控与治理,同时,水产增养殖本身也有进行经济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了广东沿海海萝属藻类的种类、分布、生长与繁殖特征。广东沿海以海萝、鹿角海萝为主,扁平海萝仅为局部分布,其中海萝的最高生物量可达2801.1g.m-2。粤西海域资源量小于粤东海域,大亚湾为全省该资源最丰富的海域。海萝属藻类分布于月平均表层盐度不低于20的高盐、高透明度海域,在水平分布上鹿角海萝的外海性特征更明显。海萝主要分布于中潮区,鹿角海萝的垂直分布略低于海萝,海萝属藻体能忍耐退潮干露6~8h的能力。调查表明,海萝属藻类生长季节的表层水温一般为23℃以下,生长中期水温低于18℃时生长快,藻体消长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广东沿岸海萝生殖器官形成于12月至翌年4月,鹿角海萝生殖器官形成于1~4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紫蛤的人工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繁殖季节对中国紫蛤Hiatuala chinensis亲贝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可促使性腺在1周内成熟并自然排放精卵.在水温26.0~28.0℃条件下,卵子受精约30 min出现第一极体,1 h后进行第一次分裂发育至2细胞,5 h后发育至囊胚期,12 h后发育至担轮幼虫期,19 h发育至D形幼虫.D形幼虫培育密度控制在1 ind · mL-1,采用不同饵料种类进行培育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一直投喂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效果最差,幼虫发育至第7天陆续死亡;D形幼虫初期投喂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饵料,从壳顶幼虫期开始混合投喂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幼虫发育正常,壳长平均增长10 μm · d-1,幼虫培育17 d后开始进入附着变态阶段,从附着变态的稚贝开始,培育50 d,幼贝平均壳长可达4 625 μm,壳长平均增长87.5 μm · d-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