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黄鱼是我市主要海水养殖鱼类,随着海水网箱养殖的快速发展,因对养殖品种缺乏有效选育,大黄鱼在养殖中存在生长缓慢、个体小型化、性早熟和养殖病害频发、抗逆性差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工程鱼如四倍体鱼作为鱼类选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四倍体鱼对于三倍体鱼的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三倍体鱼具有不育或低育性可被应用于大规格商品鱼培育,同时,三倍体鱼具有良好的生存力、较好的肉质和食物转换系数等优势,而受到国内外水产科学工作者广泛重视。亲鱼培育及人工授精技术是工程鱼人工繁育的技术基础。为开展大黄… 相似文献
32.
通过真鲷♀×黑鲷♂杂交,获得杂交F1.研究发现,杂交鱼苗在培育期间有3个死亡高峰;培育密度以1万~1.8万尾/m<'3>为合适,在此密度下培育至稚仔鱼最高培育成活率可达36%;在水温22~23℃,从初孵仔鱼到1 cm需27 d,水温17~18℃,从初孵仔鱼到1 cm需36 d. 相似文献
33.
34.
锶元素对黑鲷幼鱼耳石的标记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不同锶浓度养殖水体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耳石浸泡标记实验,验证利用该方法开展黑鲷幼鱼耳石指纹标记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经7 d的浸泡标记,4个处理组幼鱼在特定耳石区位的Sr/Ca值均显著增加,形成了明显的耳石元素指纹标记;各标记处理组的标记成功率均为1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和对照组黑鲷幼鱼在标记实验期间的生长率和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标记方法不会对受试黑鲷幼鱼产生显著负影响。浸泡标记处理可使受试幼鱼肌体内的锶浓度明显提升;标记结束17 d后,各处理组幼鱼肌体内的锶浓度大幅下降,18 mg·L~(-1)标记组幼鱼肌体内的锶浓度可降至对照个体水平。 相似文献
35.
36.
37.
美国红鱼引入我国时间不长,但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美国红鱼成熟产卵的生物学基础和人工促熟,催产技术,工艺规程。 相似文献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