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4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根据2013年在山东海阳近海海域生产的15艘渔船的渔捞日志,初步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特征。全年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25种,隶属于14目、21科、25属,鱼类有16种,以暖温种和暖水种为主,虾蟹类4种,头足类2种,水母类2种,多毛类1种。优势种类主要为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及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等。其中,口虾蛄为全年优势种。渔业资源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通过与山东近海历史调查数据对比可知,该海域渔业资源量大幅下降;均匀度指数(0.13~0.73)变化较小;海阳近海春季和秋季种属组成相似性较高。本研究可为海阳近海渔业资源管理和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黄渤海春汛鲅鱼渔业现状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鲅鱼是目前黄渤海能够形成较大渔业生产规模的鱼类资源之一,1990年渔获量超过100千吨。历史上,鲅鱼渔业生产分春、秋两汛,1976年以前以春汛生产为主,1977年以后,由于拖网捕捞秋汛鲅鱼补充群体,秋汛渔获量连年上升,而春汛渔获量则长期停滞不增。产卵群体是鲅鱼渔业资源得以繁衍的基础,其资源状况如何,不仅决定着春  相似文献   
44.
黄海鱿鱼渔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steenstrup,原名太平洋斯氏柔鱼,以下简称鱿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头足类.近几年第三季度,烟渔公司把它作为主要捕捞对象,并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在鱿鱼的索饵场中,尤以黄海渔场(38°~39°N,123°E 以东和35°30′~37°30′N,124°E 以东)和东海北部渔场(30°~32°30′N,125°E 以西,简称南渔场)最为重要,故研究鱿鱼在黄海  相似文献   
45.
黄渤海鲅鱼资源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盛尧  蔡文仙 《海洋渔业》1997,19(3):126-128
<正> 鲅鱼是黄渤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之一。1962年以前,由于船网工具和捕捞技术比较落后,鲅鱼只是兼捕对象,产量较低,仅1172  相似文献   
46.
山东半岛南部中国明对虾放流前后渔业资源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年在山东南部各海湾分别就中国明对虾放流前、后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渔业资源种类72种,对虾放流前、后渔业资源单位网次渔获量分别为13.4、14.2 kg/h.一些生命周期短、个体小、资源更新快的小型低质鱼类或无脊椎动物,成为目前山东半岛海湾内渔业资源的主体.通过聚类分析、多维排序尺度、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渔业资源种类若以20%的相似性来划分,可划分为2个组群,生物群落处于中度及以上程度干扰.中国明对虾放流后渔业资源丰富度指数较放流前有所降低,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却高于放流前.该海域对虾放流后吸引了大量花鲈洄游至此索饵,对放流幼对虾成活造成一定威胁,且部分渔业资源优势种与对虾存在着食物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47.
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Cuvier et Valenciennes)属暖温性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日本诸岛海域、朝鲜半岛南端群山至釜山外海和我国渤、黄、东海等海域,产卵和越冬时行长距离洄游。由于黄渤海其他经济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蓝点马鲛是当今海区内年渔获量唯一超过10×104 t的大型经济鱼类资  相似文献   
48.
本文根据1980~1987年黄海鱿鱼生产调查资料和生物学测定资料,探讨了鱿鱼渔场的鱼发规律。黄海渔场以月令12~18(或27~3)时,鱼发较好,南渔场鱼发受月令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以大潮汛期鱼发较好。黄海渔场鱼发与交接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渔捞指数与交接率的关系式为y=0.026275x—0.1(相关系数r=0.445),交接率超过40%时,鱼发较好,且鱼发适宜水温为8.5±1℃。黄海鱿鱼具有明显昼沉夜浮习性,昼、夜拖网均有捕获,南渔场夜间浮拖网生产好于黄海渔场。中心渔场的沙质百分率达90~100%,且达到100%时鱼发较明显。黄海渔场的渔况与南渔场6~7月份平均网次产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关系式为y=1275x—6145(r=0.9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