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4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栉江珧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栉江珧(pinna pectinata linnaeus)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假瓣鳃目、江珧科,江珧属、无裂江珧亚属,北方沿海俗称“大海红”、“海锨”、“大臊蛤”、“江珧贝”等;广东称“割刀纸”;浙江沿海称“海蚌”。以其后闭壳肌加工成“江珧柱”闻名于世,是珍贵海产品。栉江珧经济价值高,便于浅海养殖,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2.
33.
邱盛尧 《水产学报》2000,24(1):28-31
根据1994 ̄1998年采集的851个样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北部近海栉江珧卵巢成熟度依据外部形态观察、切片镜检、卵子结构分析、卵径测量和成熟系数计算等分为Ⅰ ̄Ⅵ期。生殖腺周年内成熟一次,并存在形成、增殖、成熟和休止4个阶段。产卵期6 ̄8月,盛期在7月上旬 ̄8月中旬,性成熟年龄1龄,性比53.50:46.50,个体繁殖力173.10 ̄5381.59万粒,单位卵巢重繁殖力284.41万粒/g。  相似文献   
34.
威海寻山人工鱼礁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4月30日对威海寻山人工鱼礁投放海域5个礁区及1个对照区底栖生物群落进行对比调查。共鉴定出底栖生物31种(礁区31种,非礁区1种),隶属于4门24科,软体、环节、节肢动物门为优势类群,其中软体动物门14科20种,占总种数的64.51%。多种生态学指数计算底栖生物群落的特征值,发现礁区与非礁区在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差异显著,礁区物种多样性更为丰富,群落结构更趋复杂,建礁效果明显:建礁后礁区底栖生物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礁区平均生物量(95.4 g/m~2)明显高于非礁区(1.78 g/m~2),是后者的53.60倍;非礁区多毛类数量较多,礁区生物平均丰度与非礁区基本持平。礁区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度指数分别为4.34和5.34。McNaughton物种优势度指数显示礁区杂色蛤、凸壳肌蛤、双带核螺等贝类为丰度优势种。Jaceard种类相似性指数仅0.032(0.5),底栖生物区域性分布较为明显,两区域物种相似度较小。  相似文献   
35.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营浮游生活,栖息于近海水深 5~20 m 的水域[1-2],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等沿海地区[3-4].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5],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碘、磷...  相似文献   
36.
黄渤海渔业资源进入管理阶段以后,先后实施了伏季休渔、渤海禁止拖网、渔船报废、人工放流增殖、人工鱼礁建设以及海蜇、中国对虾、蓝点马鲛等单种生物资源专项管理等制度,但是近海生物资源,尤其是传统经济生物资源一直未能得到根本的修复,渔获物进一步趋于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经济效益进一步下滑,不得不引人深思。本文通过对黄渤海蓝点马鲛资源管理的成功例子,探讨黄渤海渔业资源的适宜开发利用季节。  相似文献   
37.
山东北部近海栉江珧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邱盛尧 《水产学报》1996,20(4):301-306
根据1994 ̄1995年采集的1269个样品研究,结果表明:栉江珧一年内生长有春、秋两个生长期和冬,夏两个生长缓慢期,并在贝壳上形成明显的冬轮和夏轮;捕捞群体以3 ̄6龄为主要组成;壳长与体重之间的相关关系为W=1.6550×10^-5L^3.0957;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来描述其生长过程为:Lt=284.31,Wt=653.16,体重生长拐点在1.86龄处。  相似文献   
38.
人工鱼礁区的增殖鱼类资源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春季采用地笼网分别对山东省西港小石岛、牟平养马岛、威海寻山和日照前三岛附近人工鱼礁区及对照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的鱼类种类数比对照区增加了1.8倍,平均数量和平均质量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3.5倍和1.9倍.人工鱼礁区的主要优势种为岩礁性鱼类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人工鱼礁区鱼类资源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的均值分别大于对照区相应生态指数数值.人工鱼礁的建设可以增加鱼类资源的种类、数量及鱼类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9.
山东半岛南部中国明对虾放流前后渔业资源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年在山东南部各海湾分别就中国明对虾放流前、后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渔业资源种类72种,对虾放流前、后渔业资源单位网次渔获量分别为13.4、14.2 kg/h.一些生命周期短、个体小、资源更新快的小型低质鱼类或无脊椎动物,成为目前山东半岛海湾内渔业资源的主体.通过聚类分析、多维排序尺度、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渔业资源种类若以20%的相似性来划分,可划分为2个组群,生物群落处于中度及以上程度干扰.中国明对虾放流后渔业资源丰富度指数较放流前有所降低,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却高于放流前.该海域对虾放流后吸引了大量花鲈洄游至此索饵,对放流幼对虾成活造成一定威胁,且部分渔业资源优势种与对虾存在着食物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40.
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Cuvier et Valenciennes)属暖温性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日本诸岛海域、朝鲜半岛南端群山至釜山外海和我国渤、黄、东海等海域,产卵和越冬时行长距离洄游。由于黄渤海其他经济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蓝点马鲛是当今海区内年渔获量唯一超过10×104 t的大型经济鱼类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