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3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6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4篇 |
农学 | 108篇 |
基础科学 | 124篇 |
77篇 | |
综合类 | 810篇 |
农作物 | 166篇 |
水产渔业 | 82篇 |
畜牧兽医 | 496篇 |
园艺 | 326篇 |
植物保护 | 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127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16篇 |
2009年 | 107篇 |
2008年 | 115篇 |
2007年 | 136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64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为了阐明不同沟灌方式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开展大田分区试验,研究了玉米生长期间交替隔沟(AFI)和常规沟灌(CFI)方式下不同位置处(沟位、坡位、垄位)土壤水热变化。结果表明,在一个灌水周期内,AFI的根区土壤水分以向下和侧向入渗为主,土壤水分有利于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而CFI的根区土壤水分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促进土壤水分向根区以下移动,容易发生渗漏损失;沟灌方式引起剖面土壤温度的变化,高水分区域引起低土温,1个灌水周期内AFI根区平均土温比CFI高0.56~1.78℃,但不同点位之间根区平均土温差异较CFI小。在玉米生长期间,AFI根区平均土温比CFI高0.05~2.16℃,根区平均土壤含水量比CFI低3.31%左右。土温与土壤含水量存在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当土壤含水量X=37.30%时,土壤温度出现最低值。因此,与常规沟灌相比,交替隔沟灌溉具有控墒调温的作用,有利于根区土壤水分的高效利用,促进根区土温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3.
94.
95.
对2年生长云杉移床苗喷施叶面宝,多菌灵混合液后,其苗高,地径,当年高生长,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尿素、过磷酸钙)提高13.2cm,0.18cm,7.1cm,1.1cm和3条,茎根比持平,使苗木出圃由6年改为5年,培育时间缩短1年,各项质量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且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96.
98.
99.
为获得合理的夏玉米灌溉控制指标,基于2 年控制试验结果,借助加权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对夏玉米的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与各处理的实测产量、耗水量、WUE 从高到低排序相比,产量、耗水量、WUE 的单层次评价值位次基本相同,对于优选夏玉米的干旱胁迫控制指标具有可行性。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产量、耗水量评价值呈减小趋势;WUE 评价值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多层次综合评价结果显示,WUE 的权重最大。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综合评价值呈减小趋势,相同生育期内轻旱胁迫处理表现最优。2 年控制试验中,对照适宜水分处理最优,灌浆期轻旱处理次之,再次为苗期轻旱处理。考虑河南地区夏玉米生产实际,建议苗期、拔节期、抽雄期与灌浆期分别控制土壤水分下限保持在田间持水率的60%、70%、75%、60%以上时,可保证夏玉米节水稳产。该结论为河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