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前,我国刺参人工养殖主要采取近海围港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的方式进行,由于沿海刺参养殖企业大面积联片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刺参养殖病害逐年增多,养殖风险不断升高。许多养殖业主开始采用降低养殖密度的粗放式养殖模式以规避风险,然而却导致养殖效益下降。因此,寻求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的刺参集约化养殖新途径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2.
水产养殖专业化学类课程开设研究型实验的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研究(设计)型实验在水产养殖专业化学类课程中的地位,以及开设研究(设计)型实验过程中的选题、教师的指导作用、考核方式等。提出了水产养殖专业化学类课程开设研究(设计)实验选题应结合专业实际、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成绩考核应多注重过程少注重结果,以保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3.
酶法制备脱脂鱼蛋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种酶对脱脂鲢肉进行水解制备水解鲢蛋白。脱脂鲢肉是分别采用异丙醇、正己烷、乙酸乙酯3种溶剂萃取法进行脱脂后得到。分别用木瓜蛋白酶、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对3种脱脂鲢肉及未脱脂鲢肉进行水解。试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对鲢肉脱脂率最高,脱脂率为96.33%。复合蛋白酶为最适酶,乙酸乙酯脱脂鱼肉为最佳底物;在最佳水僻条件下:pH6.5,温度55℃,酶量3500U/g蛋白质,底物浓度(乙酸乙酯脱脂鲢肉:水)1:5,其水解度达到最大,为44.00%。  相似文献   
34.
大连地区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1994年-1995年大连地区由杆状病毒引起的自然发病和人工感染实验中国对虾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发病虾和人工感染的虾组织病理相同,在胃、皮下、类淋巴、造血组织、鳃、中肠、后肠、肝胰腺、心脏等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干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中都可观察到显著胀大,呈空泡状或被苏木精浓染的细胞核。胃是病理变化出现最早且最严重的器官。在电镜下,胃、甲壳下上皮细胞核中可见大量长270~350nm,宽100~120nm的杆状病毒颗粒,细胞核、线粒体出现胀大,嵴断裂、消失情况。干细胞、上皮细胞和疏松结缔组织细胞为靶细胞。  相似文献   
35.
几种植物生长物质对底栖硅藻生长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原位光密度测定法探讨了三十烷醇(T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对盾卵形藻小形变种、柔软舟形藻生长速率的影响。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物质对两种底禁硅藻的生长速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TA对两种底栖硅藻促进生长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mg/L;IAA对盾卵形灌小形变种、柔软舟形藻促进生长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mg/L;GA3对盾卵形藻小形变种、柔软舟形藻促进生长的最佳质量  相似文献   
36.
对刺参(Ap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越冬期室内正常池和发病池的水环境因子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和比较.结果表明:正常池和发病池水环境中总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发病池明显高于正常池.并进行了水环境因子变化对刺参急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1.0±1.0)℃、pH 8.0±0.2条件下,氨氮(NH3-N)对刺参幼参(3 cm左右)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09 mg/L、3.29 mg/L和1.75 mg/L;水温为(13.0±0.5)℃,刺参幼参96 h能够耐受的pH范围为7~9,能耐受的盐度范围为16~42.  相似文献   
37.
报道了在中华绒螯蟹育苗期间二级海水沉淀池和幼体培育池中水温,pH,DO,NH^+4-N,CODMn的昼夜变化,以及幼体不同发育期水温,pH,DO,NH^+4-N,CODMn,NO^-2-N,硫化物的检测结果。提出了Sao状状幼体最佳换水时间为每日凌晨3:00时,培育池CODMn控制范围Z1-Z3期为10-20mg/L,Z4-M期为15-25mg/L。试验期间用漂白粉能有效控制培育池水中的N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