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302篇
农学   269篇
基础科学   263篇
  143篇
综合类   1247篇
农作物   195篇
水产渔业   168篇
畜牧兽医   973篇
园艺   226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提升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甘肃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以培养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管理+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建立"139"实践模式,凝练"一体两翼、数字国土"的专业特色,加大实验室平台建设力度,构建"4447"教学团队。通过实践和应用总结发现,该模式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效果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对相近专业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2.
为促进磷肥推广应用及提高大豆产量,以黑河43为试验材料,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九三管理局鹤山农场试验基地进行施磷对大豆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鼓粒期D1[富硫磷二铵(581.56 g·m~(-2))+尿素(78.17 g·m~(-2))+氯化钾(225.11 g·m~(-2)),总养分(N+P_2O_5)≥54.0%、14%-40%-0%,其中,总S≥10%]和D2[硝基黄腐酸二铵(553.86 g·m~(-2))+尿素(75.75 g·m~(-2))+氯化钾(225.11 g·m~(-2)),总养分(N+P_2O_5)≥57.0%、15%-42%-0%,其中,黄腐酸≥2%]处理的大豆株高、茎粗、地上部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CK,其中以D2处理较好。在鼓粒期,D2处理的大豆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CK。在鼓粒期,D2处理通过提高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调控了大豆叶片同化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了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提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免疫的效果,构建含CpG基序和PRRSV ORF5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CpG-pVAX1-ORF5。【方法】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CpG-pVAX1-ORF5可表达PRRSV GP5蛋白。免疫SPF小鼠,检测鼠的特异性抗体滴度、脾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CD4+和CD8+)以及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法)水平。【结果】本试验构建的含CpG基序真核重组表达质粒CpG-pVAX1-ORF5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PRRSV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结论】CpG-ODN可提高PRRSV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4.
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净光合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秦杂油3号和秦优7号)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环境因子和气体交换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发育时期变化规律一致,均为花期>薹期>苗期>角果期,秦优7号的在各时期净光合速率大于秦优3号,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一致,也为花期>薹期>苗期>角果期,而蒸腾速率为花期>薹期>角果期>苗期,胞间CO2浓度则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不同发育时期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净光合速率的改变是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不同光合器官的光合能力也有差异,角果弱于叶片。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克隆兰州大尾羊心脏型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研究绵羊H-FABP生物学作用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已知哺乳动物H-FABP基因 cDNA 序列,设计5''和3''特异引物,运用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全长 cDNA 序列。【结果】 扩增获得兰州大尾羊5''端425 bp、3''端231 bp片段和 177 bp中间片段,拼接获得748 bp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全长cDNA 序列(GenBank登录号:JQ780322)。 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ORF长 402 bp,编码 133 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序列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似,但其第66位发生的碱基转换(T←→G)引起所编码的第22位天门冬氨酸(N)不同于其它所有物种的赖氨酸(K)。构建的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大尾羊与山羊亲缘关系最近。预测兰州大尾羊H-FABP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山羊和牛H-FABP类似,由2个α螺旋和10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组成,10 个折叠片围成一个桶状结构,疏水性残基位于桶内,用于结合脂肪酸。【结论】克隆了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6.
新疆额尔齐斯河天然杨树林根系生物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地法对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天然杨树林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系总生物量大小排序为:额河杂交杨〉欧洲黑杨〉银灰杨〉苦杨〉银白杨,分别为46.265、39.261、31.663、23.416和11.820t/hm^2,各级根的生物量占总根量的比例各不相同;kit系主要分布在土层0-40cm左右,欧洲黑杨占94.0%,苦杨占94.7%,额河杂交杨占89.5%,银白杨占95.0%,银灰杨占90.1%;根系生物量密度的大小排序为额河杂交杨〉欧洲黑杨〉银灰杨〉苦杨〉银白杨,分别为33.046、32.718、24.356、18.012和10.745t/(hm^2·m)。  相似文献   
137.
用猪的冷冻精液,以不同的激活方法进行猪单精注射(ICSI)胚胎的生产.结果表明,联合应用电激活和化学激活所获ICSI胚卵裂率(79.28%)明显高于单纯电激活组卵裂率(58.77%),但两组桑囊胚发育率无统计学差异(31.58%对22.67%),电化学联合激活较单纯的电激活更有利于ICSI胚胎的发育.通过比较孤雌电激活胚与ICSI胚胎的发育情况,发现孤雌激活胚与ICSI胚在卵裂率、桑囊胚发育率上均无显著差异,表明现有实验电激活参数完全适用于猪ICSI胚胎的体外生产.  相似文献   
138.
为了揭示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不同无性系光合特性变异规律,以杜仲2个观赏型无性系的苗期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Li-6400和PAM2500测定其传统光响应曲线、快速光曲线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传统光响应曲线,通过直角双曲线模型计算其光合作用参数。结果表明:‘红叶’杜仲Eucommia elmoides‘Hongye’的光补偿点为23.960μmol.m^-1·s^-1,光饱和点为495.940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6.907μmol·m^-2·s^-1,暗呼吸速率为1.666μmol.m^-2·S^-1,初始斜率为0.078;‘小叶’杜仲Eucommia elmoides‘Xiaoye’的光补偿点为26.487μmol·m^-2·s^-1,光饱和点为521.920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8.502μmol·m^-2·s^-1,暗呼吸速率为1.674μmol·m^-2.s^-1,初始斜率为0.070;‘红叶’杜仲温度和各光合参数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479~0.959。杜仲2个无性系的光合作用参数表明,‘红叶’杜仲更适宜在中强光环境中生长,‘小叶’杜仲则在强光环境下生长状况优于‘红叶’杜仲。研究揭示的2个杜仲无性系的光合作用参数及变异规律为杜仲后期生理生化特性及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了依据。图4表2参13  相似文献   
139.
为了研究川续断种子的萌发特性,为川续断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川续断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的光照、温度、pH值、赤霉素、覆土厚度、贮藏时间、贮藏温度等条件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川续断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20~25℃,发芽率可达76.50%;(2)在适宜的温度下,全光照比无光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3)对pH值的适宜范围较宽,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4)300mg/L的赤霉素对川续断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达到最高,分别为70.45%和35.83%;(5)川续断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1.0cm;(6)川续断种子不适宜长期贮藏,最适的贮藏温度为0℃。  相似文献   
140.
为提高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程度,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社员对合作社信任成本的内容结构,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信任成本的角度分析了社员对合作社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成本、制度成本、心理成本和监督成本构成了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成本,其中心理成本对社员对合作社信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监督成本和信息成本,制度成本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