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4篇
  9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大豆根瘤菌拌种增产增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瘤菌拌种,是大豆高产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为探索不同类型菌种、土壤的增产作用,句容市农技推广中心试验站于1999年至2002年,承担了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江苏省农科院联合下达的该试验。在前3年小区试验的基础上,2002年又进行了大区对比试验。几年来,该试验一直在省农科院教授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2.
[目的]为了研究未围封和围封不同年限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方法]以盐池县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序列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随围封年限的延长而增加.0~5 cm土层放线菌数量变化明显,5 ~20 cm土层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大多高于0~5 cm土层.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土壤微生物总量随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全盐含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随速效钾含量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结论]围栏封育可以增加荒漠草原微生物的数量,5~20 cm土层土壤的微生物数量高于0~5 cm土层.  相似文献   
163.
绿毛龟是名贵药用兼观赏动物,近几年来作为观赏动物在广交会上俏销,供不应求。人工养殖绿毛龟方法简便,阳台、向阳窗口、室内外都能进行,是一项占地少、见效快的新兴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164.
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通过对句容市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运行模式现状的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5.
大豆不同品种类型对播期及密度的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许冬梅  程舜华 《大豆科学》1991,10(4):291-298
选取结荚习性、分枝性不同的四个品种为试材,采用二因素最优化设计,进行了品种、播期、密度的综合试验,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各类型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均可获得高产,但需配有相应的最佳栽培模式;播期与密度对产量影响均较大。播期早晚主要影响花前期长短,进而影响产量。无限型品种适宜的密度较低且范围较窄;分枝性强的有限型品种,适宜密度较高,范围较宽;独秆型品种则要求密度高,范围最窄。产量与单位面积总荚数相关最为密切(r=0.934),每平方米总荚数高于700,可获得每亩高于150公斤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6.
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沙生冰草(A.desertorum)、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苗期叶片水分状况、细胞膜透性、叶绿素、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借助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5种牧草幼苗期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下,5种禾本科牧草幼苗的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5种禾本科牧草抗旱性隶属函数均值介于0.351 0~0.688 1,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沙生冰草、新麦草、蒙农杂种冰草、蒙古冰草和无芒雀麦。  相似文献   
167.
为探究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下,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铁蛋白重链亚基基因(Ferritin-H,Fer-H)参与林蛙机体抗氧化反应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1 m L/只LPS溶液(1 mg/mL)腹腔注射黑龙江林蛙,构建LPS诱导的黑龙江林蛙炎症模型,诱导后各时间点(6 h、24 h、48 h、72 h和120 h)采集组织样品,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织病变,结果显示,LPS诱导下黑龙江林蛙的肝脏、皮肤以及肌肉组织均出现了损伤,LPS诱导的林蛙炎症模型可以用于后续实验。利用相应的活性测定试剂盒对采集LPS诱导后各时间点林蛙各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等抗氧化酶活性检测,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黑龙江林蛙各组织中Fer-H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抗氧化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和未加LPS的对照组相比,LPS诱导后黑龙江林蛙各组织中SOD、CAT的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而GSH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在LPS诱导后黑龙江...  相似文献   
16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