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据麻鸡副黏病毒ZH-1株F基因序列,采用PCR体外定点突变技术,设计2对引物(引物中含有突变位点)。应用重叠PCR延伸法,分3次PCR扩增F基因,从而得到突变后的F基因,命名为F变基因,将其克隆进入pGEM-T载体,并进行PCR、酶切测序鉴定,使突变后的F变基因编码的氨基酸裂解位点为112 Gly-Arg-Gln-Gly-Arg-Leu117,具有弱毒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2.
麻花鸡副黏病毒ZH-1株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麻花鸡副黏病毒ZH-1株毒种接种于11日龄SPF鸡胚,收集48~96h死亡的鸡胚尿囊液.参考已发表的鸡源副黏病毒F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以扩增麻花鸡副黏病毒ZH-1株F基因,预期扩增的F基因片段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通过RT-PCR扩增出麻花鸡副黏病毒ZH-1株F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纯化,得到F基因片段,经EcoR I和Sal I消化,将F基因克隆进入PCI-neo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Sa,挑选菌落,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al I和EcoR I双酶切及PCR鉴定,结果证明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I-neo-F构建成功,为下一步在哺乳动物细胞vero细胞中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扩增的F基因测序后,与其他禽副黏病毒1型F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的分析比较,为阐明麻花鸡副黏病毒ZH-1株的遗传背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将疑似新城疫病料无菌采集后进行RT-PCR鉴定,将阳性病料研磨后接种SPF鸡胚,收获的阳性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病毒效价,病毒效价达到2~7~2~8,病毒凝集效价达到10log2。使用10%蔗糖溶液及18-25k Da透析袋对阳性尿囊液进行浓缩,浓缩至原体积的1/5;10%福尔马林灭活诊断抗原,经过6h后灭活达100%;诊断抗原效价测定:血凝效价为2~(10);血凝抑制效价为10log2。利用制备的鸡新城疫诊断抗原和鸡新城疫标准诊断抗原与鸡新城疫标准检测抗体进行血凝试验(HA)与血凝抑制试验(HI),对比结果:鸡新城疫诊断抗原病毒效价为2~(10),高于鸡新城疫标准诊断抗原的2~9,鸡新城疫诊断抗原凝集效价为10log2,等同于鸡新城疫标准诊断抗原,证明所制备鸡新城疫诊断抗原符合要求,可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34.
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的几个血清群感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使猪发生败血症、脑炎、关节炎、心内膜炎、乳房炎、肺炎以及流产死产等多种病症。该病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流行。由于发病急、病程短、常突然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猪链球菌病已成为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2007年春季,笔者从山西省某万头猪场采集病死猪病料,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培养试验、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猪回归试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确诊为猪致病性链球菌病。筛选出头孢曲松等四种高度敏感药物,找到有效控制的疫情途径,同时研制出灭活疫苗,制定了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35.
针对山西清徐县某养鸡场发生的雏鸡死亡且死亡率不断升高的情况,笔者通过观察发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采集组织样品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等,并对分离菌使用K-B试纸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集组织样品使用新城疫的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可见其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PCR扩增出特异性的条带,确定有新城疫病毒感染。针对这种情况采用疫苗和敏感药物联合使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6.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实验从山西省不同地区疑似法氏囊病鸡中分离到法氏囊病毒,经鸡胚培养繁殖、电镜观察、提取RNA、设计引物、c DNA的PCR扩增、电泳、测序。通过序列分析比对,最后鉴定其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株。  相似文献   
37.
38.
近年来,在山西省不同地区总发现有新城疫(NDv)的发生。本文针对一例疑似病例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PCR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诊断,确定其为新城疫感染。研究过程中发现通过使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对养殖场的鸡群进行采血检测,测定养殖场整体抗体水平高低不均匀,确定鸡群整体存在发病风险,从而为养殖场新城疫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1998年以来,山西省多次发生禽流感,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健康发展.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禽流感免疫检测检验的研究.对雏鸡的母源抗体和种鸡,蛋鸡免疫前后的抗体进行跟踪监测,共检测2 797份,85个鸡群其中对一个中型鸡场连续五年进行了监测,检测结果雏鸡的母源抗体为3~5 log2.禽流感疫苗免疫鸡后30天,120天检测抗体30天AI.H5-HI价为5~6 log2、AI-H9-HI价为5.5~6.0 log2;120天AI-H5-HI价为4.0~4.3 log2、AI-H9-HI价为4.1~4.4 log2,看来种鸡和蛋鸡按正常免疫,免疫期为120天左右.对种鸡的免疫剂量进行了跟踪检测,若种鸡140~150 日龄0.5 mL/只免疫,到260~270日龄检测免疫抗体降到临界线,在产蛋高峰期再进行一次免疫;若种鸡140~150日龄0.7~1 mL/X免疫,到305日龄左右检测免疫抗体降到临界线,可以避开产蛋高峰期再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而且雏鸡母源抗体高、维持的时间长.根据雏鸡母源抗体的高低确定雏鸡的首免时间并制定了一个较为科学的免疫程序雏鸡母源抗体为3~4 log2左右21~28日龄首免、140~150日龄二免,以后间隔120天左右进行三免;雏鸡母源抗体为5 log2左右35~40日龄首免、140~150日龄二免,以后间隔120天左右进行三免,这个免疫程序已在生产中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0.
用经硫酸铵沉淀、高速离心并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NS—1小鼠骨髓瘤细胞触合,共获11株阳性杂交瘤细胞.经3次克隆化和ELISA检测,筛选出3个(1B_1、5D_6、6D_8)能持续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细胞上清液的ELISA效价为1B_1,3.2×10~(-2);5D_6,6.4×10~(-2);6D_8,3.2×10~(-2).腹水效价为1B_1,1.6×10~(-5);5D_6,8×10~(-4);6D_8,4×10~(-3).3株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为105(1B_1),97(5D_6),85(6D_8).它们所产生的单抗皆为IgG1,所对抗的抗原决定簇不相同.3株McAb皆有沉淀特性.利用间接ELISA抑制试验,在诊断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