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87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127篇
  106篇
综合类   810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618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7种睡莲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探讨影响其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7种睡莲叶绿体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相似,基因组序列富含A/T碱基,密码子第3位碱基以A/T结尾为主;有效密码子数(ENc)分别为40.14~61.00、40.14~61.00、40.55~57.61、39.77~57.61、39.55~57.30、39.56~61.00和40.10~61.00,均明显大于35,表明其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ENc-plot、PR2-plot和中性绘图分析表明,它们的叶绿体密码子偏好性形成受自然选择、碱基突变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自然选择起主导作用。通过同义密码子RSCU值分析,发现以A/T结尾的高频密码子27个,以G/C结尾的低频密码子26个,进一步依据密码子RSCU和△RSCU值,最终确定出4个最优密码子。此外,基于7种睡莲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特征RSCU值、CDS序列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3种方法构建的物种间进化关系相似,均划分为2大分支,其中Nymphaea alba var.rubraNymphaea alba、Nymphaea ampla、Nymphaea capensis、Nymphaea jamesonianaNymphaea lotus划归第1分支,Nymphaea mexicana单独形成第2分支。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物种内遗传关系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2.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长久稳定发展离不开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业务领域,预算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目标一致且相辅相成。文章阐述了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从内部控制视角提出了一系列举措,旨在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进一步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在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是影响大麦生长发育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鉴定大麦资源的抗旱性,确定抗旱指标,筛选抗旱种质,培育抗旱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以30份大麦种质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反复干旱胁迫2个处理,在旱棚内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干旱对株高、根长、叶长、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总干重的影响;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频次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显示干旱胁迫对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根长、根干重、总干重、地上部鲜重、地上干重、叶长、根鲜重和株高;相关分析表明,总干重与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叶长和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和根鲜重呈不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可代表大麦种质资源抗旱性83.583%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供试大麦种质抗旱性排序相近。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DC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地上部干重、总干重、叶长、地上部鲜重、根长、根干重、根鲜重,与各指标DC值与WDC值关联度大小排序基本吻合。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大麦种质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其中1级2份、2级13份、3级6份、4级7份、5级2份。除根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总干重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DC值、D值和WDC值均随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株高和总干重。苗期抗旱性强的大麦种质资源材料有西藏25和NEVADA,可作为大麦抗旱育种、抗旱机理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研究的材料。株高和总干重可作为评价大麦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扁桃种质资源坚果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行概率分级,为新疆扁桃遗传改良和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收集90份新疆地区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坚果单果重、坚果纵径、坚果横径、坚果侧径、坚果果形指数、果壳厚度、果仁单仁重、果仁纵径、果仁横径、果仁侧径、果仁果形指数、出仁率12个数量性状。【结果】(1)90份新疆扁桃种质资源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其中坚果单果重、果壳厚度、单仁重和出仁率4个与扁桃经济性状密切相关的指标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45.16%、48.14%、33.20%和36.02%。(2)90份新疆地区扁桃种质资源12数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按照概率统计法分为5级。(3)扁桃数量性状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坚果单果重、果仁单仁重、果壳厚度、出仁率4个性状相互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新疆地区扁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概率分级符合种质特征。  相似文献   
95.
一、发展草食性鱼类养殖前景广阔 我省养殖的草食性鱼类主要有草鱼和团头鲂,以草鱼为多。这两种鱼生长速度快,饲料低廉、来源广、成本低、效益高,肉味鲜美,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发展前景广阔。 1、饵料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草食性鱼类以水、旱草为主要饵料,我省主要商品鱼基地多在沿黄背河洼地,土地资源比较丰  相似文献   
96.
<正>苹果蠹蛾属鳞翅目卷蛾科,是严重危害苹果、梨、桃、杏、沙果等果树的一种毁灭性蛀果害虫。为进一步掌握苹果蠹蛾在阿瓦提县的发生规律,有效指导苹果蠹蛾的防控工作,于2013年4月12日~9月27日,利用苹果蠹蛾信息素对苹果蠹蛾发生规律进行监测,并针对苹果蠹蛾信息素的使用开展了苹果蠹蛾防控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及材料试验地点:阿瓦提县丰收1场8连﹑多浪乡3村3组﹑阿依巴格乡2村4组、阿依巴格乡7村6组、阿  相似文献   
97.
本文研究了海水环境中锌对中国对虾卵孵化和无节幼体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锌对卵子孵化和无节幼体变态的作用只与游离离子活度有关,而不是与其总浓度有关,锌离子活度在10^-7.30mol/L以下时,不影响卵子的孵化率,高于此浓度会显著(P〈0.05)降低孵化率;在10^-5.00mol/L时卵子完全不能孵化。锌离子活度在10^-7.60mol/L时,不影响无幼体的生长变态,高于此浓度时,明显(P〉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畜禽调运活动频繁,给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压力。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对调运动物程序和检疫均已做出明确规定,但是跨省、跨地区调运畜禽的监管仍然是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99.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总结了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与文体文化。蒙古族牧民乌琦大皮极为适应高原日温差大的自然环境,耐贮藏富营养的肉、奶、面食品和蒙古包最适合游牧生活方式。总之,蒙古族牧民的衣、食、住、行都与环境相适应。蒙古族牧民能歌善舞,创造了称为"草原文化三宝"的长调、马头琴、呼麦。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第1个文化遗产日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格斯尔、乌力格尔、安代舞、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成吉思汗祭典、鄂尔多斯婚礼、祭敖包、那达慕等17项。蒙古族的竞技体育活动包括骑马、摔跤、射箭、赛跑、游泳、抛套索"等,这些活动也与狩猎、游牧活动密切相关。蒙古族牧民创造的鹿棋、蒙古象棋、嘎拉哈、古尔等游戏丰富了中华牧业文化遗产宝库。  相似文献   
100.
丁勇  游克仁 《海洋渔业》1994,16(4):171-173
<正> 一、前 言 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于1982年将其引进我国。1983年1月份开始进行人工育苗获得成功,随后又继续试验以工厂化育苗和养殖技术研究。在1985年推广到山东、辽宁等省各地,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