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128篇
  106篇
综合类   812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619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水稻合子要到开花后12小时才形成微斜的横壁,出现第一次细胞分裂,把合子分成上下两个细胞.开花后15小时,上部细胞被纵壁分隔,而下部细胞被横壁分隔,形成四细胞胚。开花后24小时,四细胞胚的中部细胞被纵壁分隔,而下部细胞再被微斜的横壁分隔。开花后30小时,上部和中部细胞继续形成纵壁;各产生四个细胞,形成十细胞胚。此后,细胞分裂方向呈不规则状态。原胚细胞核周围存在着发育良好的细胞质,内含淀粉植的杯状质体、杯状线粒体和层状粗糙型内质网频频出现,周边细胞质中存在着许多液泡。原胚的下部细胞比上部细胞更为液泡化。开花后18小时,宿存的助细胞即完全消失,溶入电子密集物质之中。在原胚的体积开始增大后,其周围的胚乳细胞质则变得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饲草大麦生长、产量、籽粒关键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于2017~2018年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对甘饲麦1号进行以干旱胁迫持续时间(T)为主因素(10、20、30 d)和旱后复水量为副因素(W1、W2和W3)的裂区试验,测定其株高、穗长、生育期、单株产量及构成因子、关键品质指标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干旱胁迫时间显著影响了各项测定指标,各项测定指标均表现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其显著降低,指标测定值均表现出T1T2T3。较T1,T2和T3处理的株高显著降低了10.87和16.26 cm,生育期显著提前了5.12和14.00 d;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显著降低了37.77%和67.06%、15.68%和30.62%、28.72%和69.09%;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了4.33%和10.16%,籽粒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了5.65%和22.78%,籽粒饱满度显著降低了12.83%和18.95%。在同一胁迫期内,除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外,其余各项测定指标值均随着复水量的减少而不同程度的降低,指标测定值均表现为W1W2W3,且在T2和T3胁迫期下较对照W1,W3降低尤为明显。通过测定饲草大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发现:在T1和T2持续胁迫时间下,复水后W1和W2处理存在显著的补偿效应,而W3以及T3持续胁迫时间的所有复水处理均未产生显著的补偿效应。说明甘饲麦1号干旱复水补偿效应的利用应注意干旱胁迫持续时间不超过20 d(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65%),旱后复水量不低于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为宜。  相似文献   
53.
基于ST-LSTM的植物生长发育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早预知植物生长发育是智能育种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植物表型难以精准预测和模拟的问题,利用植物生长发育的空间和时间依赖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长短时记忆网络(Spatiotempor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ST-LSTM)的植物生长发育预测模型,实现植物生长发育的预测。首先,通过微调Mask R-CNN模型实现识别、提取植物掩模,预处理具有时空相关性的植物生长发育图像序列,构建植物生长发育预测数据集。然后,基于ST-LSTM建立植物生长发育预测模型,利用历史生长发育图像序列,融合时空深度特征,预测植物未来的生长发育图像序列。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预测的图像序列与生长发育实际图像序列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相似性,首个预测时间节点的结构相似度为0.874 1,均方误差为17.10,峰值信噪比为30.83,测试集的冠层叶面积、冠幅和叶片数预测R2分别为0.961 9、0.908 7和0.915 8。该研究实现了基于植物生长发育图像序列的生长发育预测,有效减少了田间反复试验的时间、土地和人力成本,为提高智能育种效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4.
为适应现代无公害农业的发展,针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从保护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生防细菌A2。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观察和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菌株A2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了菌株A2对3432品种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该菌株主要特征是菌体杆状,内生芽孢、芽孢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阳性,好氧,接触酶反应、乙酰甲基甲醇实验为阳性,能利用柠檬酸盐;该菌株与亲缘关系较近菌株B.subtilis isolate G8的同源性达99%。结合以上两点,将菌株A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防效实验显示菌株A2发酵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72.22%;无菌滤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29.24%,与对照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α=0.05)。表明,拮抗菌株A2菌体与代谢产物对小麦白粉病都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为研制型、无毒、无公害生物农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
DREB1/CBF类转录因子在植物抵抗外界胁迫上起重要作用,利用这些基因改良作物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白菜中分离到一个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BpDREB1 (EF219470)。该基因序列全长647 bp,推测编码蛋白含21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23 kD,理论等电点为5.11,与白菜中该类转录因子序列同源性为94%。进化树表明,BpDREB1属于DREB亚家族中A1亚族。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分析显示,BpDREB1被低温强烈、迅速诱导表达,并对干旱胁迫也有一定程度的响应,但对高盐处理几乎没有响应。过表达BpDREB1的转基因拟南芥经低温诱导后,其体内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大幅度提高。以上结果显示BpDREB1转录因子基因具有家族成员基因结构的特征,在低温、干旱应答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采用4种贮藏方式,分别研究了贮藏0d、30d、60d、90d的实葶葱种子发芽能力.结果表明室温贮藏种子发芽能力优于硅胶贮藏、低温贮藏和低温沙藏.室温贮藏的实葶葱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57.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的黄瓜叶片色素含量快速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速检测了新鲜黄瓜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4种色素含量。采集了120片黄瓜叶的近红外高光谱图像数据以及用HPLC精确测定黄瓜叶中色素含量;提取高光谱图像中50×50像素感兴趣区域(ROI)的平均光谱与4种色素含量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PLS)预测模型;为了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分别采用区间偏最小二乘(iPLS)、向后区间偏最小二乘(BiPLS)和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SiPLS)对各种色素对应的特征波段进行优选,同时对光谱划分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BiPLS和SiPLS对应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对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4种色素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825 7、0.813 4、0.811 6、0.826 2。  相似文献   
58.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的动力条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黄土坡面各种侵蚀方式以水流能量,侵蚀物质及侵蚀微地貌3种作用方式相关联,水流能量地制约侵蚀物质和侵蚀微地貌时空分异的本质原因,研究表明,雷诺数(Re),弗罗德数(Fr)及过水断面单位能量(E)为判定不同侵蚀方式出现的水动力指标,并运用实验方法确定出细沟侵蚀的动力临界为:Re≥1468,Fr≥6.519,E≥1.387cm.  相似文献   
59.
根据主成分分析模型中的相关结构分析理论,构造了一个在水稻土肥力水平分类中对主要肥力因素指标进行筛选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0.
六道沟流域有效水蚀风蚀能量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神木县六道沟流域属于典型的水蚀风蚀交错带,该文是在流域5年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计算了土壤有效水蚀能量和风蚀能量以及年内分配特征,指出该地区从2-5月,11-12月地表裸露,气候干旱,风力强盛,有效风蚀能量表现最高,其中4-5月和11月是风蚀能量的高峰时期,同时,占流域面积40.4%的NW,N,S,E,S坡(8方位计)又是风力吹蚀和风积的主最要破面,是防治风蚀的重点部位,6-10月份,有效风蚀以胆低,风力不强,加之地面湿润,风蚀风积作用表现微弱,但有效水蚀能量高,并集中于7-8月份,形成水力侵蚀的高峰,这种水力与风力侵蚀能量在一年之中相互交替,促进的结果是该地区土壤侵蚀强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