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鱼油,配成5种不同脂肪水平(7.07%、9.92%、12.92%、15.95%和19.04%)的等氮饲料,投喂体重278.5 g的石斑鱼10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石斑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呈逐渐上升后显著下降趋势(P0.05),饲料效率变化趋势同增重率相反;各处理组成活率不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P0.05)。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上升后稳定,全鱼灰分含量逐渐下降;全鱼水分、粗蛋白和肌肉水分、粗蛋白、灰分含量不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P0.05)。肥满度和脏体比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逐渐上升后稳定;肝体比逐渐上升。血浆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P0.05)。肝脏肝酯酶、脂蛋白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力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逐渐下降,乳酸脱氢酶活力逐渐上升。肝脏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活力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逐渐上升后稳定;酸性磷酸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判据,二次曲线模型拟合得出,养成期斜带石斑鱼对饲料脂肪的需要量为14.44%。  相似文献   
72.
斜带石斑鱼幼鱼的饲料精氨酸需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配制7种含不同水平精氨酸(2.13%、2.42%、2.71%、2.95%、3.20%、3.48%、3.74%干物质)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研究精氨酸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等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7.52±0.02g),饲喂8周。结果显示,饲料精氨酸水平对各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精氨酸水平为2.95%的斜带石斑鱼获得最大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95%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2.13%、2.42%和2.71%组(P0.05);3.20%组体蛋白达到最大,显著高于2.13%组(P0.05)。随着饲料中精氨酸水平的增加,斜带石斑鱼幼鱼血糖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13%与2.42%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95%组血清总蛋白和血清总一氧化氮合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适宜的精氨酸水平不仅能促进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和体蛋白的合成,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以特定生长率为判据,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表明,斜带石斑鱼幼鱼精氨酸的最适需要量是饲料干重的3.06%(饲料蛋白含量的6.07%)。  相似文献   
73.
比较研究了投喂冰鲜鱼和人工配合饲料的军曹鱼胃、前肠以及肝脏消化酶(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试验结果表明,(1)蛋白酶活力:前肠与肝脏的蛋白酶比活力,投喂配合饲料组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而胃中的蛋白酶比活力以冰鲜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2)胰蛋白酶活力:胃中胰蛋白酶比活力,冰鲜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前肠与肝脏的胰蛋白酶比活力配合饲料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3)淀粉酶活力:胃中的淀粉酶比活力,冰鲜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 <0.05),前肠的淀粉酶比活力则是配合饲料组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两种饲料对军曹鱼肝脏淀粉酶比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4)脂肪酶活力:胃及前肠的脂肪酶比活力两种饲料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肝脏的脂肪酶比活力则以配合饲料组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  相似文献   
7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石斑鱼的营养需要和饲料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5.
免疫技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 ,除从品种、饲料、管理等方面作研究改进外 ,应用免疫技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胴体品质、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新方法。1 生长与免疫1 1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GHIF)的免疫中和 动物的生长是由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来调节的 ,如图 1。图 1 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GRF)和GHIF属于高位调节因子 ,它们可以调节动物血中激素的整体平衡水平。GRF对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 (GH)有促进作用 ,有明显加快生长的效果(刘丑生 ,1 996;孙安权 ,1 9…  相似文献   
76.
鱼粉作为鱼类配合饲料中最重要的蛋白源,受其供应及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大量研究者致力于寻找鱼粉替代物。近年来,植物蛋白源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稳定的供应,日渐成为关注的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植物蛋白源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鱼类的蛋白需求、植物蛋白源对鱼类的影响及改善植物蛋白源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等3个方面阐述了植物蛋白源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77.
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用花生粕替代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研究花生粕替代不同水平鱼粉蛋白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0.75±0.01)g的健康对虾苗720尾,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试验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即以0、3.83%、7.65%、11.48%、15.30%和...  相似文献   
78.
免疫技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而生产资源的持续匮乏,使得现代畜牧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制约。如何在现有的品种资源、饲料条件下提高动物的生  相似文献   
79.
本实验采用初始体质量(1.84±0.02)g的全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作为饲养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β-葡聚糖(添加量分别为0、0.5%、1.0%、1.5%、2%和4%),共设6个处理,饲养8周,研究β-葡聚糖对奥尼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等生长指标的影响。8周后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感染实验,研究β-葡聚糖对奥尼罗非鱼存活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观察7天,计算存活率,测定头肾的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活性。结果显示,饲养8周后各组成活率为96.67%~100%,添加β-葡聚糖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影响不显著,1.5%添加组的肥满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0%添加组奥尼罗非鱼肌肉蛋白含量显著高出对照组和0.5%组分别为3.76和3.02个百分点(P<0.05);注射嗜水气单胞菌7天后,对照组的存活率仅为25%,β-葡聚糖添加组的存活率在60%~70%,1.5%的β-葡聚糖添加组可以显著提高(P<0.05)奥尼罗非鱼头肾组织ACP和LSZ的活性。结论,全雄奥尼罗非鱼饲料中β-葡聚糖的适宜添加量在1.0%~1.5%时,可以明显改善其生长性能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80.
大豆蛋白作为重要营养来源,其含量在大豆种子中约占40%。7S球蛋白(b-伴大豆球蛋白)和11S球蛋白(大豆球蛋白)约占种子总蛋白70%,其含量直接影响大豆蛋白品质及特性。因此,大豆7S与11S球蛋白含量相关QTL定位与候选基因挖掘非常重要。研究调查国内外已报道的42个7S与11S球蛋白相关QTL数据,通过利用BioMercator ver.2.1软件对其进行元分析得到11个Meta-QTL区间。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和基因本体数据库分析Meta-QTL区域基因,确定18个参与调控7S与11S球蛋白含量的相关基因作为候选基因,该候选基因分别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氨基酸生物合成等过程。其中1个基因被注释为编码2S白蛋白超家族蛋白,6个基因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细胞器的生长发育相关,5个基因被注释为编码影响贮藏蛋白积累的转录因子家族蛋白,6个基因与贮藏蛋白运输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对大豆7S和11S球蛋白相关QTL定位及分子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