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研究池养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初次性成熟的性腺发育及季节性变化,可为其全人工繁殖提供基础数据。2019年1—7月,每月取1~+龄黄斑篮子鱼进行解剖取性腺切片,计算性腺成熟系数(GSI)和肝体指数(HSI)。结果显示,实验期间性腺发育可分为Ⅱ、Ⅲ、Ⅳ、Ⅴ、Ⅵ5个时期,未发现Ⅰ期性腺。1月全部为Ⅱ期;2月卵巢仍为Ⅱ期,部分精巢达Ⅲ期;3月卵巢约一半发育至Ⅲ期,个别Ⅳ期,精巢主要为Ⅳ期,部分Ⅴ期,能挤出精液;4月GSI最大,精巢基本都为Ⅴ期,卵巢少部分发育成熟,绝大部分停留在Ⅲ、Ⅳ期,少量为Ⅱ期;5月繁殖个体性腺短暂进入Ⅵ期后迅速退化,未成熟个体性腺停止发育并退化;6月性腺退化至Ⅱ期;7月保持Ⅱ期,GSI进一步降低。池养黄斑篮子鱼初次性成熟雌性GSI为1.74‰~133.44‰,雄性GSI为1.06‰~138.51‰,均在3—5月出现一次高峰,HSI与GSI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提前1个月左右达到峰值。黄斑篮子鱼卵巢发育是完全同步型,为一次产卵鱼类,繁殖期为3月底至5月初。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酪酸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的宝石鲈(Scorturm barcoo)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肝脏抗氧化性的影响,分别向基础饲料里添加浓度为0.1%,0.5%和1%酪酸菌饲喂宝石鲈。结果显示:添加浓度0.5%酪酸菌试验组终末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该试验组宝石鲈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CAT)等抗氧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标明酪酸菌最适宜添加浓度为0.5%。  相似文献   
23.
该研究在水温为(29.3±1.1)℃的自然海水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对体质量为(4.83±1.30)g的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的麻醉效果。结果显示,在30~80 mg·L^–1时,黄斑篮子鱼幼鱼的入麻时间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复苏时间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麻醉过程中,呼吸频率在浅麻时略微上升,深麻时快速下降,直至麻醉过度呼吸停止。研究发现,丁香酚质量浓度在30~100 mg·L^–1时,黄斑篮子鱼幼鱼均能在3 min内进入4期麻醉,4 min内完全复苏,成活率100%。入麻后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少于8 min时,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大于8 min时,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延长,且复苏率逐渐下降。结果表明,丁香酚对黄斑篮子鱼幼鱼具有入麻快、复苏时间短、复苏率高等优点,是其理想的麻醉剂;建议生产上使用的质量浓度为30 mg·L^–1,且入麻后人工操作不宜超过6 min,若追求更快麻醉,丁香酚质量浓度也不宜超过80 mg·L^–1。  相似文献   
24.
为给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配合饲料研制提供基础数据,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分别对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和野生黄斑篮子鱼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探讨了生境对黄斑篮子鱼肌肉营养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野生鱼,2种养殖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而水分、灰分较低,其中工厂化养殖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种实验鱼均测得17种常见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 EAA)中以赖氨酸最高;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 EAAI)以高位池养殖鱼最高而野生鱼最低。2种养殖鱼测得26种脂肪酸而野生鱼仅测得24种;比较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组成,养殖鱼以n-6系列的C18:2n6c (亚油酸)为主,而野生鱼以n-3系列的C22:6n3 (DHA)、C20:5n3 (EPA)为主,n-3/n-6比值、EPA+DHA含量野生鱼均显著大于2种养殖鱼(P<0.05)。研究表明,养殖...  相似文献   
25.
利用西部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的雌/雄激素受体(ER α/ARα)基因和卵黄蛋白原(VTGα)基因的转录水平为生物学指标,对广东省四会市邓村河的雌/雄激素物质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未受造纸废水污染的对照点REF相比,受造纸废水污染位点A、B、C中雌性食蚊鱼臀鳍中的雄激素受体ARα mRNA转录水平均比对照点显著升高(P<0.05),雄性食蚊鱼臀鳍的雌激素受体ERα转录水平不明显(P>0.05).造纸废水暴露位点A、B、C中雄性食蚊鱼肝脏中的VTG受体VTGα mRNA转录水平均比对照点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生活在受造纸废水污染的邓村河中的食蚊鱼受雌/雄激素物质干扰明显,且受雄激素物质污染更严重.鱼类肝脏VTGα基因和臀鳍ARα基因转录水平可适合作为监测水体环境雌/雄激素物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6.
黄鳍东方鲀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及血液学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涂片经Wright染色液染色,可区分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5种血细胞,无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中,血栓细胞数目最多,单核细胞数目最少。与其他硬骨鱼类相比,黄鳍东方鲀的血液性状指标处于较低水平;而雌雄差异不明显。结果可作为黄鳍东方鲀的正常生理常数参考值。  相似文献   
27.
舒琥 《水产科技》2001,(5):14-14
2001年7月中旬,广东水产学会与东莞市生物教学研究会在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养殖场联合举办广东省中学生海滨夏令营。来自广州市、南海市、东莞市近800名中学生参加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以培养中学生的海洋意识和环保意识为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了参营师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8.
鱼类的性别控制受遗传性别决定和环境性别决定两种机制的影响,对水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在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方面可塑性强。硬骨鱼类雌雄个体的大小和生长速度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培育和养殖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的单性群体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大刺鳅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雄性个体比雌性生长速度更快、体型更大,因此培育全雄大刺鳅的经济效益更高。野生大刺鳅雌雄比例约为1∶1,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易出现高雌性率的现象。目前尚不清楚何种因素引起大刺鳅的雌性化,也未见成功诱导大刺鳅生理雌鱼发生性逆转的报道,这极大制约了大刺鳅养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关于大刺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学、生理学、繁殖生物学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关于大刺鳅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的研究较为薄弱,需从其他硬骨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性别调控方式和性别控制育种技术中发掘思路。基于硬骨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综述了硬骨鱼类性别控制的几种方式,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调控(如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和环境因素调控(如温度、外源激素、饵料等)。旨在为解析人工养殖大刺鳅高雌化的原因及潜在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9.
通过同源克隆和染色体步移对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黑素皮质素受体-5 (melanocortin receptor-5,mc5r)基因进行了克隆,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c5r基因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m RNA的组织分布、日周期变化以及饥饿再投喂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c5r基因长度为1 947 bp,含有1个987 bp的外显子,编码329个氨基酸。通过序列同源比对及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光倒刺鲃mc5r的氨基酸序列与鲤(Cyprinus carpio)、犀角金线鲅(Sinocyclocheilus rhinocerous)的mc5r同源性达到98%。光倒刺鲃mc5r在大脑中显著表达,在间脑、心脏的表达量次之,在中脑、小脑表达量较少,在肾脏、胃、肌肉、脾、肠、性腺、肝脏、延脑、眼中微量表达。光倒刺鲃mc5r mRNA的日周期表达量随昼夜节律而变化,饥饿再投喂实验发现饥饿再投喂组鱼其脑中表达量会显著升高,随后会有下降趋势,表明mc5r可能与光倒刺鲃的摄食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揭示生长激素(GH)是否能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对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的生长和发育起作用,为其生长调节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方法]采用RACE克隆大刺鳅GH基因cDNA序列,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大刺鳅不同组织及胚胎不同发育时期GH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大刺鳅GH基因cDNA序列全长815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长33 bp,3'端非编码区长167 bp,开放阅读框(ORF)615 bp,共编码204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MH885947;大刺鳅GH氨基酸序列的前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信号肽,也存在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69Cys、177Cys、194Cys和202Cys).大刺鳅GH蛋白分子量为23007.33 Da,理论等电点(pI)为6.90,其氨基酸组成中以亮氨酸(Leu)的含量最高(15.7%),丝氨酸(Ser)次之(14.2%),色氨酸(Trp)含量最低(0.5%).大刺鳅GH氨基酸序列与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同源性较高,对应的同源性分别为95.59%、95.07%和92.16%;在基于GH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大刺鳅与同属于合鳃目的黄鳝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GH基因在大刺鳅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以脑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而肠道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GH基因在大刺鳅胚胎各发育时期也均有表达,其中以囊胚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而出膜期的相对表达量最低.[结论]大刺鳅GH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区域,在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尤其在脑组织中高表达,说明GH是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对大刺鳅生长发挥重要作用,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对细胞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