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431篇
农学   201篇
基础科学   268篇
  136篇
综合类   1536篇
农作物   149篇
水产渔业   159篇
畜牧兽医   667篇
园艺   266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日本大豆品种十胜长叶是引进种质在我国大豆育种中利用最多的品种之一.对2005年以前利用十胜长叶育成的19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系谱分析,旨在明确十胜长叶对各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率,总结其利用方式,为国外种质的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发现,利用十胜长叶衍生育成的品种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北京4个省市,它所衍生的品种数分别为96个、89个、8个和2个;平均遗传贡献率分别为13.04%、14.99%、20.31%和7.81%.其中92.2%的品种是由杂交育成的.十胜长叶对这些品种的遗传贡献率范围为0.78%~50.00%,以遗传贡献率为12.50%、6.25%和25%的衍生品种数较多,占衍生品种总数的77.3%,说明十胜长叶的利用以至少三交效果比较好,通过复交有利于聚合国内外品种的优良特性.十胜长叶在我国大豆育种中的成功利用说明,通过与当地品种杂交选育创造优良中间材料是利用国外引进种质改良我国大豆品种的有效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2.
为探明栽培密度对高产大豆根系生长和花荚形成的影响规律,田间试验设置21.0(D1)、30.0(D2)、48.0(D3)×104株·hm-2 3种栽培密度,研究了新大豆27号、新大豆8号在0~60 cm土层中根系生长、开花、结荚过程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D1,D2、D3密度下新大豆27号总根干重增加了23.68%、18.48%,总根长增加了9.33%、26.72%,新大豆8号总根干重增加了27.25%、19.71%,总根长增加了6.94%、30.80%,且增量以40~60 cm为主;增加至密度D3时,新大豆27号开花和结荚高峰出现时间较D1分别推迟了2、8 d,新大豆8号推迟了2、6 d,但二者单位面积的总花数、总荚数、总腔数和总粒数分别较D1提高了51.92%、10.29%、7.66%、23.05%和49.47%、31.91%、35.40%、16.11%;总花数与始荚期根干重、根长度呈正相关关系,新大豆27号R2值分别为0.8477*、0.9106*,新大豆8号R2值分别为0.7531、0.9993**;总腔数与始粒期根干重、根长度呈正相关关系,新大豆27号R2值分别为0.6954、0.9837**,新大豆8号R2值分别为0.7902*、0.9277*;且根长度与总花数、总腔数的关系比根干重更密切。合理密植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产量,是密植促进了大豆根系生长,增加了单位面积总根长和深层根量,进而增加了单位面积花数、荚数、腔数和粒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效解决樱花品种'初美人樱'种苗繁殖速度慢的难题.[方法]以'初美人樱'樱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杀菌方法、基本培养基、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驯化与移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通过冷处理苗培育出的嫩芽,成活率最高可达90%.启动培养最适培养基MS+2 mg/L6-BA+0.15 mg/L...  相似文献   
104.
阐述了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促进种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5.
生物源除草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除草剂,是未来除草剂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生物源除草剂应用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历年来国内外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在除草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其中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包括松科、桃金娘科、芸香科、唇形科和菊科等植物的提取物、分泌物和化学改性衍生物;微生物源除草活性物质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和它们的次生代谢产物。本文可为生物源除草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不同处理方法对浒苔饲喂稚幼刺参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是一种能形成绿潮的大型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用蛋白酶、纤维素酶、甲酸及自然发酵等方法处理浒苔,并作为饲料喂养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结果表明,用蛋白酶处理的浒苔能显著提高刺参的生长率.说明用适当的方法加工后,浒苔可以作为刺参的良好饲料,实现浒苔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07.
建设莱州湾蓝色海洋牧场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崛起建功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市濒临的莱州湾是中国对虾、海蜇、梭子蟹、鲈鱼、鲅鱼、真鲷、鲆鲽鱼等重要渔业品种的主要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素有“黄渤海渔业摇篮”之称,莱州湾渔业资源的多寡对黄渤海区具有直接影响。建设莱州湾蓝色海洋牧场,修复莱州湾渔业资源,维护海洋生态安全,成为广大渔民的企盼,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8.
南湾水库翘嘴红鲌的生长及种群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湾水库的翘嘴红鱼白体长与体重实测值的关系呈幂指数关系,关系式为:W=0.0489L2.7274(r2=0.9739)。应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其生长规律,体长与体重的生长不等速,其主要生物学参数为:L∞=98.8cm,W∞=7140.9g,体长的k=0.1662、t0=0.2638;体重的k=0.1038、t0=-0.1076,拐点年龄ti=5.3龄,拐点体长为57cm,体重为2049g。建议翘嘴红鱼白的捕捞年龄为2+,即体长为28cm、体重为500g以上,其适用网具的网目为90mm。  相似文献   
109.
渤海封闭性强,水动力条件和自净能力较弱,其生态系统较为敏感和脆弱。2011年位于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发生重大溢油事故,对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和掌握该起溢油污染事故发生后渔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分别于2012?2014年在渤海中部海域进行了9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跟踪调查。利用其中部分调查资料,作者对渤海中部活性磷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1)2012?2014年春季和夏季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秋、冬季部分海域已受到活性磷酸盐的污染。(2)不同季节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趋势各异,垂直分布也存在季节差异。春季和夏季活性磷酸盐呈现由表层至底层递减的趋势,秋季和冬季接近呈垂直分布均匀状态。(3)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季节变化明显,其含量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明显高于夏季。2014年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低于2013年,呈逐年降低趋势。(4)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时空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营养盐的外源补充、内源再生和生物消耗是影响活性磷酸盐时空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克氏原螯虾形态参数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94尾(体长1.75~10.6 cm)克氏原螯虾的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和体重等进行了测量分析。着重研究了体重与体长的关系,得到的关系式为:W♂=0.0299×Lb3.4925(r2=0.9818),W♀=0.0438×Lb3.1697(r2=0.9869)。同时还推断得出体长6.0~6.5 cm是克氏原螯虾的最适捕捞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