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2篇
综合类   97篇
水产渔业   4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研究不同体长及水体溶氧水平对日本沼虾瞬时耗氧速率的影响,以体长分别为1.65、2.49、3.71、4.56、5.61、6.18 cm的日本沼虾为试验对象,在水温26 ℃的条件下,采用密闭呼吸室法,测定其耗氧量随时间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t,mg/(g·h)]随时间(t,h)的增加而下降,随着体长的增长,Vt的下降速度也逐渐降低,且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在适宜的溶氧量范围内,Vt随水体溶氧量(DO,mg/L)的降低而降低,且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本沼虾的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Vt随着虾体长(L,cm)的增长而降低,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2.
凡纳滨对虾室内外高密度养殖池水质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凡纳滨对虾室内、外高密度淡化养殖试验,探讨了室内外养殖池水质变化及溶氧收支特点.结果表明,养殖周期内室内池NO2--N平均值为0.342 mg/L、NO3--N为11.976 mg/L,极限著高于室外池(0.205、0.287 mg/L,P<0.01),pH值(8.13)和NH3-Nm(0.053 mg/L)则极显著低于室外池(8.93、0.216 mg/L,P<0.01),室内、外池的DO(6.64、6.60 mg/L)和CODMn(17.30、17.83 mg/L)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外池的主要水质指标基本控制在对虾合适生长范围.室内、外试验池溶氧收支特点:室外池溶氧收大于支,水柱水呼吸为主要耗氧因子;室内池机械增氧能满足耗氧需求,虾呼吸为主要耗氧因子.  相似文献   
63.
测定合肥市及周边蚌埠,阜阳,黄山,宿州等城市7个污水处理厂污泥、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及污水中5种重金属Pb, Cr, Cu, Zn, Cd的含量;计算污水处理厂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去除,及污泥重金属去除负荷;参比安徽省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和全球土壤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平均值,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污泥中重金属作毒性分析、污染程度评价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对比国家污泥农用标准,给出污泥农用建议。结果表明不同背景值下,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差异较大,以安徽省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为背景值评价,单因子Cd的污染程度“极强”,使潜在生态风险处在“很强”范围;以全球土壤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为背景值,评价潜在生态风险只有部分样品处在“很强”范围。  相似文献   
64.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天然苗种资源已供不应求,因此急需大力发展人工苗种培育。由于地域限制,内地育苗无法取用海水,不同海区的盐度有的相差甚大,同一海域也会因气候与径流的影响而使盐度发生较大波动,以致影响幼体的正常发育及出苗率。赵乃刚[1980],许步动和何林岗[1987」与黄伟[1989」均曾提出过中华绒螫蟹(Eriocheirsinensis)育苗所需的盐度值范围,但关于育苗的合适与最佳盐度范围以及盐度对幼体发育的影响至今尚未见详细的研究报道。本文较为详细地探讨了中华绒螫蟹育苗的可适与最佳盐度范围和盐度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中华绒螯蟹育苗用水中Mg_2_与_省略_g_2_Ca_2_对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臧维玲 《水产学报》1998,22(2):111-116
报道了中山绒螯蟹育苗用水调配原则与不同基础水调配方法的研究结果,育苗用水调配的的基本原则是Mg^2+与Ca^2+含量及Mg^2+/Ca^2+比值(R)必须达到一定的范围,以渔塘水与深井水作基础水时,需分别添加6种与10种化学药品,其中Mg^2+与Ca^2+含量及R值可适范围均分别为484~816mg/L与178~340mg/L,R值均为2.0~3.0研究表明,以可口水育苗最为经济,如盐度或Mg^2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NH3-N和NO2^-N对凡纳对虾与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作用。获得了NH3-N和NO2^-H对两种幼体的24h,48h,72h,96h和LC50值,以及安全浓度(Cs),NH3-N对两种虾幼体的Cs分别为Z:0.078和0.047,M:0.077和0.066,P:0.048和0.138mg/L:NO^--N对两种虾幼体的Cs分别为Z:0.56和1.08,M:0.77和0.45,P:2.57和2.06mg/L。  相似文献   
67.
通过室内60 d罗氏沼虾幼虾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150 ind/m3、400 ind/m3、550 ind/m3、800 ind/m3)对水质与幼虾生长特点的影响。试验发现,各密度组水质指标pH、DO、TAN、NH3-N、NO2--N和CODMn均控制在罗氏沼虾生长的适合范围之内,密度对主要水质指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不同养殖密度对幼虾生长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低密度组成活率和增长率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次低密度组增长率与最高密度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最低密度组的增重率与其他各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种密度组的罗氏沼虾幼虾体重(w)和体长(L)之间的关系都符合幂函数方程:w=aLb(a的范围为0.013 2~0.015 1,b的范围为3.433 0~3.502 1);体长(L)和养殖天数(d)间符合线性相关:L=ad+b(a的范围为0.038 5~0.049 2,b的范围为1.801 1~1.886 1)。室内高密度养殖罗氏沼虾幼虾可据自身养殖条件,参考150~400 ind/m3选用布苗密度。  相似文献   
68.
采取L16(215)正交设计试验,开展5周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分析养殖水体中K+及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体长和体重增加及体内ATP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K+浓度为150 mg/L时成活率最高,而K+浓度为50 mg/L时生长速度最快,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也最高;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也具有显著影响。本试验因素水平组合中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150 mg/L、Ca2+100 mg/L、Mg2+300 mg/L,生长速度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凡纳滨对虾体内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的最佳组合为盐度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  相似文献   
69.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氮磷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海水、河口水与淡水及简易设施开展室内封闭式高密度对虾养殖试验,探讨了盐度对虾生长与氮磷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d养殖试验中,未曾换水与用药,养殖试验池主要水质指标虽有程度不等差异,但均控制在对虾生长安全范围。3个试验组对虾成活率随盐度降低分别显著下降88.2%、53.9%和34.8%,(P<0.05);终末体重,河口水组(9.20 g)显著高于海水组(8.49 g)和淡水组(8.45 g)(P<0.05);单位水体产量随盐度降低极显著下降2 443.52、1 597.50和659.52 g.m-3(P<0.01)。试验池氮、磷收支估算结果显示:各试验组氮磷主要收与支的同类项所占比例较接近,特点相同,投入饲料氮与磷分别占氮与磷总收入98.9%、98.1%、96.4%与99.3%、98.9%、97.9%,水层与虾苗共含氮与磷分别占1.1%、2.0%、3.7%与0.7%、1.1%、2.1%;排污、不换水水泥池水层氮占氮总输出比例最高,略高于虾体;污水磷占磷总输出比例明显高于其余项,此不同于泥底虾塘为沉积物氮、磷占氮、磷总输出的比例最高。试验池水层与污水共含氮与磷分别占氮与磷总输出57.7%、61.3%、57.2%与67.9%、66.7%、73.3%,低于虾塘泥底沉积物与水层合计氮与磷占总氮与总磷输出比例;收获虾体氮、磷占氮、磷总输出:35.3%、34.5%、34.4%与19.3%、18.9%、19.0%,饲料利用转化率较好;池水蒸发渗漏与池壁吸附等损失输出氮、磷占氮、磷总输出:7.0%、4.2%、8.5%与12.8%、14.3%、7.6%。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的影响。在不同温度、相同盐度为8的调配海水中,以暂养后的南美白对虾幼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瞬时耗氧率,并与溶解氧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对照组(25.5±0.3℃),幼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t,mg/g·h)随时间(t,h)延长而逐渐增大,随水体中的溶氧量(DO,mg/L)的减少而逐渐升高;而在两个高温组(30.5±0.3℃、35.5±0.3℃),情况则相反,幼虾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随溶氧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并且两个高温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溶解氧以不低于3mg/L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