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研究了50 g/L唑啉草酯乳油防除青稞田野燕麦的应用技术与示范效果。试验表明,50 g/L唑啉草酯乳油1 200 m L/hm2在225~675 L/hm2兑水范围施药防除野燕麦效果均较好,于青稞4叶1心期施药最佳,土壤墒情好有利于药剂的发挥。在青海省不同生态区于青稞3~5叶期施药,50 g/L唑啉草酯乳油1 200 m L/hm2单用处理区和与10%苯磺隆WP 150 m L/hm2混用处理区防除野燕麦效果均达95%以上;单用处理区青稞叶色正常,与10%苯磺隆WP 150 m L/hm2混用处理区前期叶片有轻微褪绿性黄斑,20 d后黄斑消失,效果显著,对青稞安全,收获期测产均较空白对照区增产12%以上。  相似文献   
22.
野燕麦是马铃薯田的主要杂草之一,人工除草工作量大。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240 g/L收乐通EC在青海省马铃薯田防除野燕麦药效、适宜剂量及对作物的安全性。在田间使用了240 g/L收乐通EC制剂量300,450,600 mL/hm2,以108 g/L高效盖草能EC制剂量375 mL/hm2为对照药,设空白对照处理,于马铃薯3~5叶期,野燕麦为3~6叶期兑水300 L/hm2喷雾处理。结果表明,240 g/L收乐通EC是马铃薯田防除野燕麦的优良除草剂,适宜剂量为450 mL/hm2,对野燕麦40 d株防效和鲜重效均达85%以上,对马铃薯安全,增产率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索28.6%氨氯吡·二氯吡AS在青海春油菜田防除阔叶杂草的药效及对油菜的安全性,设置28.6%氨氯吡.二氯吡AS商品量360、540、720 mL/hm2不同处理对水300 L/hm2,于油菜2~5叶期均匀喷施。结果表明,28.6%氨氯吡.二氯吡AS对春油菜田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特别是对藜的鲜重防效达到71.73%以上,供试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高,其防除阔叶杂草的效果相应提高,且对油菜安全。  相似文献   
24.
26%除莠定AS1200ml·hm-2,于小麦3~4叶期喷雾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效果达60%以上,对小麦安全,增产显著,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25.
燕麦田除草剂的试验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燕麦田使用的安全、高效除草剂品种及混用组合,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燕麦3叶1心至5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单剂处理45.9%双氟·滴辛酯SC 450ml/hm2、20%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WP900g/hm2处理对燕麦田杂草的防效均在80%以上,除草剂10%苯磺隆WP 150g/hm2、42%2甲...  相似文献   
26.
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颗粒剂防除春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颗粒剂是防除春小麦田间杂草的新型除草剂,为明确其田间使用的除草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氯吡嘧磺隆在春小麦田间应用能有效防除多种阔叶杂草,使用剂量以60~90 g/hm2为宜,在春小麦3~5叶期、双子叶杂草2~10叶期每公顷兑水300 kg茎叶喷雾。对供试春小麦高原483号品种安全,使用后增产5.42%~15.36%。  相似文献   
27.
28.
为有效控制大黄田赖草,减少对土壤水分、养分的消耗,对赖草的生物学特性、危害损失及其控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赖草株高45~120cm,单生或丛生,具下伸土壤30~50 cm耕层间有横走根群,每平方米内,深50 cm耕层内赖草根茎总重量为1129.3 g,根茎总长度为2783.3 cm,根茎上的新芽589.7个,使土壤严重缺水,肥力下降;土壤水分在13.4%左右时,对出苗影响不大,对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气温在-6~6℃,根茎萌发出土,高峰期为4月上旬,平均单株结种量为468.4粒;每平方米内有赖草120~160株时,大黄产量损失达15.8%~17.8%;田间每平方米内有赖草1株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深耕捡出地下根茎,减轻翌年危害来源.赖草密度较大时,采用10%草甘瞵铵盐水剂22.5~30.0 kg/hm2,将大黄苗用塑料薄膜遮盖,于赖草1~3叶期茎叶均匀喷施,防效达98%.田阍无赖草时,应重视田埂赖草的防治,有效切断田埂赖草根茎传播于田间,且不污染农田土壤环境,有利于中藏药大黄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9.
麦-油轮作区油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麦-油轮作区油菜田杂草种子主要分布在0~15cm的耕层土壤中,青海川水地区以藜为主、脑山地区又以藜、遏蓝菜、鼬瓣花等杂草组成了该地区油菜田土壤种子库.通过调查各地土壤中优势杂草种子的出苗规律.得出在杂草防除上:川水地区着重防治藜,脑山地区在有效控制藜的同时,还应防治遏蓝菜和鼬瓣花等杂草.  相似文献   
30.
 【研究目的】为了控制农田杂草,加速土壤残留农药降解,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对于残效农药长期使用的地区,可以采用连续2~3年秋收浅耕、翌年春播时早浅耕晚播种或直接晚耕播种三种措施,来研究杂草的控制效果。通过取样测量作物幼根长和鲜重,分析这三种措施对土壤残留农药的削减程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氟乐灵在油菜田长期使用时,土壤残留农药抑制下茬青稞幼根生长,幼根较对照株缩短3.0~3.1cm/株,鲜重量减少0.19~0.20g/株;甲磺隆在青稞田长期使用时,下茬油菜幼根较对照株缩短1.9~2.0cm/株,鲜重量减少0.13~0.14g/株;秋收后及时浅耕可将落入地表的杂草种子全耙入0~10cm耕层内;翌年春播早浅耕可诱发土壤表层的杂草种子提前萌发出苗,10d后耕种,能防除40%左右的杂草株数;较正常播种期推迟10d后直接晚耕播种,可防除30%左右杂草株数;苗期或后期拔(捋)出残余杂草种子时,除草效果理想,对下茬作物幼苗生长发育及产量无任何不良影响。【结论】在长残效农药长期使用地区进行2~3年秋收浅耕及不同耕播期加人工锄草,能有效控制农田杂草的危害,不污染农田土壤和生活环境,且加速对土壤残留农药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