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偶完全数的两个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关于n=x(mody)(y=100)的性质结论前人未曾讨论过,为此探讨了偶完全数n十位数字的情况.方法利用数论中的n=x(mody)同余原理.结果得到并证明了两个结论:每个以8结尾的偶完全数,其十位数字必为2;每个大于6且以6结尾的偶完全数,其十位数字必为奇数1、3、5、7、9.结论根据推断过程,可以大致推断出偶完全数百位、千位…等各个位次上数字的大概情况.  相似文献   
52.
以人参、黄精、桑叶为原料,研究参精茶的制备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作用。以总多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汤色、滋味、香气)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人参、黄精、桑叶不同粉碎目数、单次最佳冲泡时间、冲泡次数、料液比及包装材料对各指标的影响,确定各因素的最适范围。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得到参精茶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桑叶40目,人参20目,黄精饮片,玉米纤维茶包袋,1∶10料液比,冲泡1次,单次最佳冲泡时间1h。此条件下茶汤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14%,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86.96%,羟自由基清除率为27.57%,表明茶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茶汤,汤色清澈透亮,回味甘甜,有益气养阴功效,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3.
测定了厚朴非药用部位的营养成分,并将其作为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的栽培基质,对平菇的生长性状、营养成分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厚朴非药用部位含有平菇生长所需的粗纤维、粗蛋白等营养成分;当厚朴非药用部位添加量为67%时,平菇产量可达58.68 kg、蛋白质(干基)含量达23.0%,相对于对照分别提高18.3%、15.6%;且平菇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因此,厚朴非药用部位可以作为平菇栽培基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4.
罗霞 《绿色科技》2015,(4):24-25
指出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 ,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从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出发 ,详细分析了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以促进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走上稳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5.
我国药食同源中药材众多,将药食同源中药材加工成饮料,不但保留了药食同源中药材中的营养成分,而且饮用方便,口感清新自然,风味独特。药食同源中药植物饮料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与良好的市场营销基础,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处于成长上升阶段。在食品工业越来越倡导天然、健康的今天,药食同源中药植物饮料在国内市场必将大有所为。文章通过阐述药食同源中药植物饮料其历史沿革和产业现状,综述药食同源中药植物饮料加工技术现状并进行展望,为药食同源中药植物饮料产业高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黄芪多糖对草鱼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空白对照组、推荐剂量组(每千克鱼体重每天添加10 mg)、3倍推荐剂量组、5倍推荐剂量组,空白组投喂正常日粮,试验组按剂量添加黄芪多糖,连续投喂21 d,发现喂养期间各组草鱼无异常现象,3个试验组草鱼的健康状况良好;分别在第0、8、15、22 d抽样采取试验草鱼全血及血清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测,发现投喂各剂量黄芪多糖的试验组草鱼的血常规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束时测定草鱼的体重,试验组生长速率高于对照组,其中推荐剂量组和5倍推荐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3个试验组及空白对照组的肝、肾、脾进行组织组织切片,未观察到试验组草鱼与对照组草鱼的细胞和组织结构上的异常。表明在生产应用上,以推荐剂量投喂养殖水产动物是安全可靠的,达到5倍推荐剂量时也没有安全性问题,黄芪多糖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免疫增强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业。  相似文献   
57.
食用百合种质创制及F1代杂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抗病、优质的食用百合新种质,以龙牙百合为母本,兰州百合和铁炮百合为父本,采用不同方式和时期授粉;子房发育60、86、98 d时,采集不同胚龄的胚珠接种于不同配方培养基中进行胚拯救;再用RAPD分子标记对胚拯救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杂种鉴定。结果表明:龙牙百合×兰州百合在开花后第4天采用切柱授粉效果较好,龙牙百合×铁炮百合采用常规方法授粉较好;胚拯救较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0.1 mg/L NAA +0.1 mg/L 6-BA,子房发育98 d时萌发率最高,极显著高于60 d和86 d的萌发率;分子检测结果显示,F1代具有典型的父本及母本条带,采用胚拯救技术可以创制食用百合新种质。  相似文献   
58.
为考察台海浅滩渔场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分析了台湾浅滩渔场采集的59种[共165尾(只)]典型水产品样品中Hg、Cr、Cu、Zn、Cd与Pb 6种重金属的含量,并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重金属污染指数(MPI)、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以及食入健康风险指标(Ri总)分别评估其污染程度、食用安全性与健康风险。浓度结果表明,除Cd(超标率10.4%)外,绝大多数捕捞水产品中各项重金属含量均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国家标准(GB 18406.4—2001)。Pi结果表明:有17.9%的样品中Cr、1.8%的样品中Cu和3.7%的样品中Zn发生轻度污染;有0.6%的样品中Hg与1.9%样品中Pb达到或超过中度污染;Cd的污染程度最高,有5.6%的样品达到重度污染。MPI结果显示,底栖生物与以之为食的肉食性种类水产品污染指数较高,但总体上各种水产品XMPI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PTWI结果显示,Hg、Cu、Zn与Pb均处于低风险或无风险的范畴,但有3.6%的样品中Cd超过推荐阈值,Cr安全性最差,有30.3%的样本超过了推荐阈值。健康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5×10~(-6)·a~(-1))。总体上看,当前台海浅滩渔场水产品尚未出现明显的污染安全问题,但Cd与Cr等元素的潜在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59.
【目的】建立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和弹状病毒(SCRV)二联灭活疫苗毒种库及种子批。【方法】以ISKNV-QY0910株和SCRV GM1503株为原始毒种,扩繁10代(F1~F10)后检测各代病毒对鳜鱼脑组织细胞系(CPB)的致病性及其滴度,并检测其对鳜鱼的毒力。PCR扩增ISKNV的主衣壳蛋白(MCP)基因、RT-PCR法扩增SCRV G蛋白基因序列,检测ISKNV和SCRV毒种的特异性。对F1、F5和F10代ISKNV、SCRV毒种进行细菌、霉菌、支原体及鳜鱼蛙病毒(RANA)和神经坏死病毒(NNV)检测,检验毒种的纯粹性。分别将F1、F5和F10代ISKNV、SCRV病毒液用甲醛灭活后制备灭活疫苗,免疫鳜鱼21 d后攻毒,连续观察14 d,待鱼体稳定后统计死亡率并计算免疫保护率(RPS)。将ISKNV和SCRV毒种湿毒保存于-80 ℃冰箱,每6个月取3支检测病毒滴度,以确定毒种的保存期。【结果】各代次毒株感染CPB细胞后产生的CPE形态及病变速度基本相同,SCRV滴度为108.58~108.875 TCID50/mL,ISKNV滴度为107.38~107.625 TCID50/mL。F1、F5和F10代ISKNV按104 TCID50/mL、SCRV按106.5 TCID50/mL对鳜鱼攻毒(每尾0.1 mL),致死率均超过90%。ISKNV和SCRV各代次毒种可分别扩增出1 300 bp的MCP基因和1 500 bp的G基因,特异性良好。ISKNV、SCRV毒种无细菌、霉菌、支原体及鳜鱼蛙病毒和神经坏死病毒污染。各代次病毒灭活疫苗对鳜鱼安全有效,免疫保护率ISKNV可达92%以上,SCRV可达84%以上;湿毒-80 ℃保存,保存期为36个月。【结论】10代以内ISKNV和SCRV的生物学特性稳定,可用于鳜鱼ISKNV和SCRV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与检验。  相似文献   
60.
四川省是食药用菌生产大省,食药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含有多糖、核苷类、多肽氨基酸类和三萜类等多种功效成分,具备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抑菌、美白、保湿等多种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被开发应用于保健、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本文重点对近年来食药用菌的美容护肤作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四川省食药用菌化妆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高质发展建议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