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稻田资源丰富,为充分拓展水产养殖空间,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本研究根据县域稻田特点、气候环境、种养经验,摸索出适合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生态种养模式。通过鱼坑(鳖池)、鱼沟(鳖沟)建设、防逃设施、稻田消毒、养殖及种植品种选择、稻田施肥、投饵管理、田间巡视等种养技术,开展“水稻+本地鲤鱼+黄沙鳖”混养及示范。根据测产结果,在不影响稻谷产量的前提下,黄沙鳖平均产量达1995 kg/hm2,本地鲤鱼达540 kg/hm2,较传统稻田养殖新增利润约210000元/hm2,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2.
<正>设施渔业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方式。设施渔业一般认为是集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生物、监考仪表等多学科为一体,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在陆上、海上及大水面等营造出适合水生动物生长繁殖的良好水体与环境条件,把水产养殖动物置于人工控制状态,以科学的精养技术,实现养殖鱼虾全年稳产、高产[1]。设施渔业按养殖空间分布,可分为水基(海上、大水面)设施渔业和陆基设施渔业。目前国内设施渔业的主要产业形式有:陆基高位圆池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工厂化养殖、棚式养虾、池塘工程化养殖、集装箱养殖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53.
福建沿海部分地区织纹螺毒性消长及毒素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福建沿海织纹螺毒性的动态变化,于2006年3月至9月,对福建省涵江、同安和霞浦三地的织纹螺毒性消长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期间每周采样一次,采集的织纹螺经鉴定后,通过小鼠生物测试法分析其毒性,并选择毒性较高的织纹螺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别对样品中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和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个采样点的织纹螺主要为半褶织纹螺,且均有阳性样品检出,涵江、同安和霞浦的织纹螺样品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43%和20%.采自福建三地的织纹螺样品总体毒性较低,毒性最高的样品为7月12日采自霞浦的半褶织纹螺,毒性为16.2 MU·g-1组织(湿重).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的毒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不含麻痹性贝毒毒素,但是在样品中检测到了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三脱氧河豚毒素(trideoxy TTX).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为4.38μg·g-1组织(湿重),依据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计算得到的毒性与小鼠法测试结果基本相当,说明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是导致织纹螺毒性的主要毒素成分.涵江的阳性样品集中出现在3月份,而同安和霞浦的阳性样品则出现了3月份和6,7月份两个高峰时段,说明织纹螺的毒性变化具有一定的季节和地域特征.因此,建议福建地区在这两个时段加强对织纹螺毒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54.
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的模式也不断地更新换代。管理会计,是一种新型模式,会计行业的发展也随之改变,因此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应用也是指日可待的,但是仍然处于探索应用阶段,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随着高校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高校带来了较好的经营成果,财务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风险也伴随而来。所以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应该更加严苛,管理水平也需增加。  相似文献   
55.
湖南相当一部分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种植饲料桑能有效修复污染土地。饲料桑的根、茎干能沉积土壤中的重金属镉,且可通过工业利用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而桑叶作为畜禽饲料饲用品质安全。目前已筛选出适合湖南及周边地区栽培的饲料桑品种—桑粤桑11,其每公顷桑叶鲜产量高达75吨,桑叶粉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1.9%。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10%桑叶粉能降低背膘厚,显著增加背最长肌肌肉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改善猪肉品质和风味;在母猪料中添加3%桑叶粉能有效提高产仔数、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成活率。养猪企业可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桑叶生态猪"完整产业链。或以生态桑园为主体发展旅游,带动地方经济。有宜桑农地的地区也可广泛植桑开发桑叶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56.
主要介绍了大围子猪的体型外貌特征、种质特性、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7.
两步发酵法降解大豆抗原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混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混菌发酵生豆粕,研究表明,酵母菌及乳酸菌对枯草芽孢杆菌降解抗原蛋白的能力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枯草芽孢杆菌好氧发酵作为前发酵,乳酸菌及酵母菌厌氧发酵作为后发酵对生豆粕进行两步发酵,结果表明:前发酵时间对豆粕中抗原蛋白的降解影响最大,后发酵温度其次,前发酵温度影响最小;当前发酵温度为35℃,前发酵时间为48 h,后发酵温度42℃,后发酵时间32 h,豆粕中两种主要抗原蛋白的残留量仅0.15%。  相似文献   
58.
本文主要从女性自身原因及外在环境和社会因素出发,探讨影响女性犯罪的因素,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9.
罗璇  杨菁  李秀平 《农林科学实验》2013,(23):141-141,14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硝磺草酮-50%莠去津悬浮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外标法定量。条件是:AgilentExtend-C18色谱柱(150.0mmx4.6mmi.d.);流动相为1%磷酸(A)和乙腈(B),其中VA:VB=60:40;流速为1.2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30℃。结果表明,在进样量为5斗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硝磺草酮和莠去津的精密度RSD值分别为1.33%和1.31%。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旨在探讨母猪日粮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对哺乳仔猪生长、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24头胎次、体重和预产期相近的健康大白猪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组饲喂分别添加50和100g/t低聚壳聚糖的基础日粮,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至分娩后第21天时结束。结果显示:(1)Ⅱ组哺乳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仔猪21日龄体重显著提高(P<0.05)。(2)Ⅰ组仔猪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甘油三酯(TG)浓度,Ⅱ组α-淀粉酶(α-AMY)、LDH活性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Ⅱ组哺乳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皮质醇、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而丙二醛(MD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低聚壳聚糖组母猪初乳中免疫球蛋白G(IgG)、IgA和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仔猪血清IgG和IgA含量、Ⅱ组仔猪血清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低聚壳聚糖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腹泻率,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