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在涌泉水温度5.6~10.5℃下,将体质量(17.52±0.22)g的2龄褐鳟Salmo trutta饲养在流水圆柱形平底玻璃钢(半径45cm,高60cm)水槽中,水深40cm,密度分别为6.8kg/m~3(SD1)、10.4kg/m~3(SD2)、14.0kg/m~3(SD3)、17.5kg/m~3(SD4)、21.0kg/m~3(SD5)和24.5kg/m~3(SD6),每个密度组设3个重复,探讨养殖密度对褐鳟生长的影响。70d的饲养结果表明:本试验范围内的放养密度未显著影响2龄褐鳟的存活率(P0.05),净增重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大。SD5组褐鳟净增重(116.55g/(m~2·d))最大;SD4组褐鳟的日增重(0.25g/d)、增重率(102.07%)和特定生长率(1%/d)显著高于SD3组(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溶解氧含量(DO)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SD1、SD2、SD3(10.14~11.84mg/L)组极显著高于SD5、SD6组(9.62~11.53mg/L)(P0.05);养殖29d和50d时SD1组NO_2~-含量(0.02~0.06mg/L)与SD3、SD5、SD6组(0.04~0.06mg/L)差异显著(P0.05),其他时间不显著;36d后SD2、SD3(0.17~0.22mg/L)组的NH4-NT显著低于SD6组(0.25~0.38mg/L)(P0.05)。比较分析认为,2龄褐鳟的最佳养殖密度应为17.5kg/m~3,不要低于10.4kg/m~3。  相似文献   
62.
在白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 Pallas)受精卵至发眼期间,为了替代甲醛,采用浓度分别为0mg/L(对照组)、600mg/L、900mg/L、1200mg/L、1500mg/L、1800mg/L的双氧水预防水霉菌的发生。消毒时间为隔天一次上午7:00-8:00,持续时间15min后换至正常流水孵化。在水温(4.5±0.4)℃,水体溶解氧(6.75±0.35)mg/L,pH(6.6±0.45)的情况下,经过40d的孵化,对各处理组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认为在浓度为1200mg/L可以有效预防水霉菌的发生,发眼率、上浮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9%、80.6%、0.7%、,而对照组相应为72%、70.2%、0.45%。当双氧水浓度低于1200mg/L时,受精卵孵化率和双氧水浓度呈正相关;高于1200mg/L时,受精卵孵化率和双氧水浓度呈负相关。另外,在孵化后期,发眼卵死亡率、仔鱼死亡率和畸形率则随着双氧水浓度的增加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3.
野生亚东鲑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种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褐鳟(Salmo trutta)日本品系和亚东鲑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上述两个群体8个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D-loop基因多态性,综合分析日本品系和亚东鲑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种质来源。结果表明,褐鳟日本品系等位基因数为2~10个,亚东鲑群体为4~9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1304和3.8988;观测杂合度范围分别为0.3404~0.7128和0.1020~0.8776,其中褐鳟日本品系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612,亚东鲑群体为0.5510,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671~0.7794和0.5216~0.7932;褐鳟日本品系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680~0.7440,平均为0.5964,而亚东群体PIC为0.4660~0.8370,平均为0.5926。研究分析褐鳟、亚东鲑线粒体D-loop基因序列和欧洲褐鳟已知五个地理居群D-loop基因序列,日本品系褐鳟和亚东鲑与欧洲大西洋居群褐鳟聚在一支,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64.
不同消毒剂对三种鲑科鱼受精卵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4.5±1.3℃下和桶式流水孵化器中,研究了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水溶液、聚维酮碘、甲醛溶液和二氧化氯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受精卵至发眼期胚胎的成活率和防治水霉菌等感染的效果。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处理组与对照组鱼胚胎的发眼率与畸形率差异显著;聚维酮碘处理组鱼胚胎的发眼率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畸形率明显高于甲醛对照组。因此,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不适于这三种鱼受精卵的消毒。1000 mg.L-1的过氧化氢饱和水溶液(双氧水)与1500 mg.L-1甲醛处理组鱼胚胎的在发眼率无显著差异,但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建议鲑鳟鱼受精卵孵化过程中可用1000 mg.L-1双氧水防止水霉菌滋生,提高受精卵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5.
鲑鳟鱼类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现代数量遗传学理论指导育种实践的水产动物之一,在近50年育种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育种策略、选择方法,为其他水产动物的遗传选育提供借鉴。育种者为满足消费市场和养殖者对鱼肉品质、鱼体规格、高抗病力、高饲料转化率等需求,利用多种育种策略和选择方法来开发相应的养殖品种和品系。本文从育种策略、选择方法等概括介绍目前我国鲑鳟鱼遗传育种领域的主要支撑技术,以期为其他水产动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山女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山女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力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山女鳟可量比例性状为体长 /体高 4 2 0± 0 2 7,体长 /头长 3 99± 0 35 ,体长 /尾柄长 1 0 60± 1 5 5 ,体长 /尾柄高 1 2 1 4± 0 79,头长 /吻长 2 5 3± 0 63,头长 /眼径 6 84± 1 1 6,头长 /眼间距 3 0 9±0 33;可数性状为背鳍鳍式 :D 1 0~ 1 6,胸鳍鳍式 :A 8~ 1 3,腹鳍鳍式 :8~ 1 1 ,臀鳍鳍式 :1 1~ 1 5 ,侧线鳞 :1 1 2~ 1 40 ,侧线上鳞 :2 6~ 2 9,侧线下鳞 :2 5~ 35 ,第一鳃弓鳃耙数 :1 3~ 1 5 ,脊椎骨 63~ 65 ,幽门垂 2 0~ 5 7。绝对繁殖力 61 7 83± 2 5 2 70 ,相对繁殖力 2 0 9± 0 67。  相似文献   
67.
鲤鱼种内、种间抗寒能力的遗传差异及遗传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鲤鱼种内、种间对水体温度变化适应性存在很大差异,种内、种间的正反杂交组合不同,其抗寒能力表现也不同。种内杂交可将抗寒基因传递给后代,随着世代而增加,可育成抗寒品种。种间杂交组合不但亲合力差,其后代抗寒基因不稳定,有消失可能,这可能与脂肪酸代谢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8.
针对北方地区 ,特别是黑龙江地区鱼类将在冰下度过漫长的越冬期 ,如何才能使越冬鱼类安全地度过冬季 ,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讨 ,发现在越冬池中施用生石灰能调节冰下水体的水质 ,增强浮游植物活力 ,保持 1 0~ 1 5天的氧量平衡。而掌握生石灰对冰下水体生态因子的影响 ,有助于针对不同越冬池塘的水质条件 ,科学合理地施用 ,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多功能作用。本文通过连续测定施放生石灰前后一段时间内试验水体的水温、H2 S、CO2 、pH、氨氮、溶解氧、浮游生物等多项因子 ,进行化验分析 ,研究生石灰对冰下养殖水体的影响 ,从而在越…  相似文献   
69.
虹鳟鱼饲料中肉骨粉替代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在饲料中用10%肉骨粉替代10%鱼粉对虹鳟鱼的影响。试验分2个处理组,处理1组和处理2组饲料中鱼粉和肉骨粉的添加量分别为15%、10%和5%、20%,试验共进行11周。试验结果表明,2个处理组虹鳟鱼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饵料系数未产生显著的差异(P>0.05);处理2组单位鱼成本下降0.68元/kg,显著提高了体脂肪含量、肝体比、脏体比(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下降(P<0.05),体水分和体蛋白含量也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可见,用10%肉骨粉替代10%鱼粉对虹鳟鱼的生产性能没有影响,但可影响体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