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39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3263篇
林业   2516篇
农学   3155篇
基础科学   1017篇
  1399篇
综合类   11458篇
农作物   1397篇
水产渔业   1828篇
畜牧兽医   6422篇
园艺   2214篇
植物保护   582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750篇
  2014年   6066篇
  2013年   703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1278篇
  2002年   6481篇
  2001年   6345篇
  2000年   2058篇
  1999年   1175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431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580篇
  1991年   248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蜜蜂授粉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凤鹤  姜立纲 《蜜蜂杂志》1991,(11):45-45,49
  相似文献   
992.
993.
为了迅速达到青贮发酵所需条件 ,保护青贮料中营养成分和改善其饲草料适口性 ,提高青贮成功率 ,在青贮时均应考虑加入一些类型的添加剂。常用青贮添加剂有以下几种 :1 霉菌型制剂添加剂 :可增加乳酸类细菌初始状态的数量 ,使其快速产生乳酸。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含有乳酸类细菌的各种霉制剂。2 酸化防腐剂添加剂 :作用是降低青贮料PH值 ,快速酸化 ,直接形成适合乳酸菌繁殖的生活环境 ,使乳酸菌在短时间大量繁殖 ,抑制霉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同时有防腐、防霉的功效。常用品种有各种无机酸、有机酸和盐类。3 风味型添加剂 :可改善、调节…  相似文献   
994.
蜂胶对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60例典型高粘滞血症患者,给予饭前口服30%蜂胶酊30%蜂胶酊50滴,每日三次,同时服蜂胶片每次3片(每片0.1g),与服前与服用四周后分别测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各一次。结果表明,高粘滞血症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服药后随血液粘度的降低,自觉头脑清晰,反应灵活,肢麻消失,体力增加,尤其冠心病组,服药期间,无一例发作者。证实了蜂胶确有防止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阻塞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对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提供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佐证。  相似文献   
995.
羊草叶片对高CO2浓度和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人工模拟试验,观测了羊草叶片对高CO2浓度,干旱胁迫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叶片光合作用速度增大45%左右,叶片水势下降9%-12%,气孔阻力增大98%,蒸腾速率下降30%,干旱胁迫使叶片水势,气孔阻力增大,蒸腾速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两者同时发生时,“CO2施肥”效应受干旱胁迫抑制,“施肥”作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96.
997.
以草珊瑚为材料,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自由基清除系统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SOD、POX活性增强,VitC含量增加,使自由基清除系统的清除能力加强,O2^.-水平降低,MDA含量下降。自由基清除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导致低温半致死温度的下降是抗寒性提高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原干细胞位于雄性哺乳动物体内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基膜内,在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精子发生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自我更新生成新和干细胞,另一方面源源不断的增殖分化形成各阶段的生殖细胞直至精子,更重要的是它能向下一代传递遗传信息,199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的Brinster等人首次将可育供体雄性小鼠的精原干细胞注射到不育小鼠的曲细精管中,结果受体鼠产生了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产出了正常后代^[2,3],1996年,他们又将大鼠的精原干细胞移入10只免疫缺陷性小鼠曲细精管中,在小鼠的睾丸中产生了大鼠的精子,更另人震惊的是,在1999年同类实验中Brinster等人又使得兔和狗的精原干细胞在小鼠睾丸中增殖并分化,这些成果被视为“跨物种产生精子中的重大突破”,在干细胞领域稳定向前发展的今天,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深入探讨精子发生,干细胞状态的维持,自我更新的方式,自增殖及分化过程的启动和调控等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优良的途径,可能成为一种极为有用的生物方法,本文简要概述了这项技术的主要方法以及最新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三七、黄芪、五味子、枸杞对小鼠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实验研究了三七、黄芪、五味子、枸杞四味中药对小鼠血液以及脑、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ose简称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味中药均能不同程度地使小鼠血液中以及脑、肝组织中SOD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