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151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169篇
  164篇
综合类   883篇
农作物   166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324篇
园艺   118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1.
为了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玉米品种克单14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垄作、灭茬平作、留茬平作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垄作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苗期地温,灭茬平作和常规垄作处理较留茬平作处理增产。  相似文献   
112.
利用5种发根农杆菌侵染不同花生外植体,对比其发根诱导率,分析寻找利于花生转化的外植体、花生品种及发根农杆菌。结果表明,农杆菌94022诱导发根率较其它发根农杆菌高;后期继代培养中子叶诱导的发根易于培养,存活率高,生长状态好;在用培养后的子叶为外植体时,花育20较其它品种发根诱导率高。  相似文献   
113.
果园管道自动顺序喷雾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密植果园或成熟果园中由于果树树冠逐渐长大使果树行距变小甚至封行,增加果树喷药难度和劳动强度、危及喷雾作业人员安全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果园管道自动顺序喷雾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喷雾给药单元、自动顺序喷雾主控器和电磁阀控制节点组成.喷雾给药单元为系统提供药液,自动顺序喷雾主控制器给电磁阀控制节点提供控制信号,电磁阀控制节点控制电磁阀的开关,通过控制果园中多个电磁阀的顺序开启和关闭,实现对果树的自动顺序喷雾.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按照设定喷雾时间对果树进行自动顺序喷雾,不需要人工进入果园喷雾.  相似文献   
114.
[目的]通过对6个籼型两系不育系的配合力及遗传率分析,探讨其育种利用情况。[方法]以6个籼型不育系与6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36个F1,对8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率分析。[结果]不育系的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6个不育系对所配组合的株高、单株谷重等8个性状的影响均有明显差异;WA918S是一个较理想的不育系,新二S可利用其一般配合力,广茉S、1892S可利用特殊配合力,从而选育出强优势组合。[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这些不育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5.
通过调节甲醛、尿素用量,控制脲醛树脂的物质的量比为1.0和1.5,并在脲醛树脂合成反应后期,加入不同比例的氧化木薯淀粉进行改性,考察不同氧化木薯淀粉添加量对不同物质的量比脲醛树脂基本性能、固化特征以及胶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木薯淀粉可以有效提升脲醛树脂的固体含量及粘度,而对树脂固化特征的影响随nF∶nU和添加量的不同而表现不一;当nF∶nU=1.0时,随着氧化木薯淀粉用量的增加,树脂的固化时间在逐渐缩短,用量在5%以内时,树脂的固化起始温度均低于未改性树脂,湿状胶接强度先增后降;当nF∶nU=1.5时,树脂固化时间变化趋势同前,但固化起始温度均高于未改性树脂,干、湿状胶接强度随氧化淀粉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从树脂的综合性能考虑,nF∶nU=1.0时,氧化木薯淀粉用量为尿素用量的3%时,综合效果最优,而nF∶nU=1.5时,5%时综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16.
为了快速、准确估测自然条件下烟草生长状况,提升作物精细管理水平,建立了烟草光合蒸腾速率日变化标准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神经网络分析方法拟合旺长期烟草的光合蒸腾速率日变化的过程,并对该模型的通用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对豫烟10号光合蒸腾速率的调控因子叶片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表面温度(T)、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在0.87**以上,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利用该模型拟合秦烟96的光合蒸腾生理参数,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程度也达到0.91**以上。与主成分分析建立的拟合模型相比,用神经网络进行演算的拟合模型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明确黄柄曲霉ASD对辣椒疫霉菌的生防机理,开展了ASD粗酶液在不同含量致病疫霉菌胁迫下四种胞外酶活性变化,并测定其酸碱稳定性与溶解性。结果表明,胁迫后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到较高水平,且与底物含量正相关,第3~4 d时酶活性最高;蛋白酶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虽也提高,但幅度小于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活性变化,且酶活性低。结果说明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的溶菌作用是ASD抑制辣椒疫霉生长的主要生防机制。此外,ASD粗酶液具有较好的耐酸碱性,在中性与微酸环境中抑菌活性较高;抑菌物质为亲水性物质,但会被乙醇破坏。研究结果可为黄柄曲霉ASD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8.
试验旨在探究油菜秸秆最佳的预处理工艺及其发酵产酶的效果。在油菜秸秆粉末预处理中,以秸秆保留量、预处理秸秆酶解产糖量、初始秸秆比产糖量为预处理的评估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处理液浓度、液料比、处理液、秸秆粉碎程度等5个因素对预处理后秸秆粉末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预处理工艺,以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处理液浓度作为考察因素。结果显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预处理的条件为以40~60目的油菜秸秆粉为原料,液料比10 mL/g,温度45℃,在1.1%的NaOH中浸泡36 h。在最优条件下,秸秆比产糖量达0.181 1 g/g。在固态产酶优化试验中考察碳源配比、氮源浓度、液料比、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6个因素对固态发酵产酶优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固态发酵产酶优化条件,以碳源配比、氮源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油菜秸秆粉和麸皮比为5∶4、硫酸铵浓度为2.5%、液料比1.5 mL/g、接种量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5 d,产纤维素酶活提高至7.923 IU。研究表明,通过对油菜秸秆进行预处理及产酶发酵后,能够显著...  相似文献   
119.
栎林是河北山地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针对其多代萌芽、生长不良和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提出依据林分发育状况、立地条件等将一级公益林以外部分严格保护的公益林调整为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改变封育保护和弱度疏伐的经营模式,通过强度疏伐、种子更新、林冠下造林、目标树经营、人工造林等多种措施促进更新层的发育,将矮林逐步培育成实生乔林,以提高生产力和培育优质大径材,实现提高森林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0.
在玉米田间试验过程中,对于试验地的合理选择、科学规划设计,并且可以得到确切的实施,决定着试验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实施落实的过程,更是一个如何理解设计,顺利完成设计的过程,需增强这个过程的标准性、实用性和计划性。能否顺利的完成设计,避免设计者与实施者的意图发生误会,并且提高实施的准确程度与效率,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