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菲菲 《农业工程》2014,4(5):64-65
对小米红枣酸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L9(34)确定了小米红枣酸奶的最佳配方:小米浆20%,红枣汁10%,蔗糖量8%,接种量4%,发酵时间5 h。产品具有小米、红枣特有的香气,口感细腻,酸甜适口,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酸奶产品。   相似文献   
32.
从血液氧化脂质组的变化特征角度阐明奶牛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制。在宁夏某一集约化大型奶牛场,选取体况评分和胎次相近的产后7 d内患有子宫内膜炎的荷斯坦奶牛7头,治疗前视为试验组(E),治疗恢复后视为对照组(C)。两组奶牛于晨饲前采集血液,制备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技术定量检测两组血浆中氧化脂质的含量,并采用脂质组学技术分析两组血浆氧化脂质代谢轮廓的变化,筛选差异氧化脂质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E组血浆代谢轮廓较C组发生显著变化,10种氧化脂质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VIP≥1,FC≥2或FC≤0.5),其中4种上调,包括12-HEPE(羟基二十碳五烯酸)、5-HEPE、12-HETE(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4(S)-HDHA(羟基二十二碳六烯酸),6种下调,包括9,10-EpOME(环氧十八碳烯酸)、12,13-EpOME、11,12-EET(环氧二十碳三烯酸)、8,9-EET、14,15-EET、17(18)-EpETE(环氧二十碳四烯酸);差异代谢物富集在花生四烯酸代谢、TRP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PPAR信号通路和血管平...  相似文献   
3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酶法进行液化、糖化制备葡萄糖,并对工艺条件进行分析探索,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α-淀粉酶加入量为15U/g淀粉、淀粉乳质量分数为35%、液化时间为40min;糖化时,糖化时间为51.5h、糖化加糖化酶为120U/g淀粉。在此工艺下,得到DE值为98.21的葡萄糖溶液。  相似文献   
34.
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应用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对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5.
为了验证0.67 mg/kg国光"优丰"三十烷醇微乳剂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于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喷施2次。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小麦生长、增产的促进效果明显,在小麦"一喷三防"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以红树莓为主料,山药、木糖醇为辅料,黄原胶为稳定剂,开发一款具有抗衰老、抗炎症及保护心血管等保健作用的复合饮料。首先,以出汁率为评价指标,用果胶酶酶解红树莓,依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树莓的最佳酶解条件,即酶添加量0.35%,酶解温度30℃,酶解pH值3.0,酶解时间120 min。进一步以感官品质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红树莓汁、山药浸提液、木糖醇和黄原胶的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_9(3~4)正交试验,优化了饮料的最佳配方,即红树莓汁添加量25%,山药浸提液添加量12%,木糖醇添加量8%,黄原胶添加量0.02%。  相似文献   
37.
冷却肉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冷却肉及其特点,对各种保鲜技术在冷却肉保鲜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冷却肉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真空冷冻干燥(F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航空和食品等领域。FD食品有着营养丰富、风味良好、食用方便等特点。在我国,FD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加工方法,正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认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不同大麦品种(系)表皮蜡质组分及结构的差异,以7个大麦品种(系)开花期的倒二叶、穗下节及穗为材料,利用GC-MS和S-48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不同器官表皮蜡质组分,观察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大麦不同器官表皮蜡质均是由烷烃、初级醇、醛、脂肪酸、二酮等20种物质组成,不同品种及不同器官表皮蜡质组分种类无明显差异,但组分含量差异显著;同一品种(系),表面有白霜覆盖器官蜡质总量明显高于无白霜覆盖器官。穗下节表皮蜡质及穗部白霜型品种(系)表皮蜡质的二酮含量最高,穗部无白霜品种(系)(QS、FR、SYR01)表皮蜡质以烷烃和初级醇为主,二酮含量显著低于白霜型品种;叶片表皮蜡质则以初级醇为主,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且品种(系)间差异显著。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倒二叶近轴面和远轴面表皮蜡质晶体均呈片状结构;穗下节表皮蜡质晶体结构均呈棒状,SYR01穗下节蜡质晶体附着密度远小于其余6个穗下节有白霜覆盖品种(系)。白霜型大麦品种(系)穗部表皮蜡质完全为棒状,非白霜型品种(系)穗部表面仅有少量片状蜡质晶体或无蜡质晶体附着。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不同环境下大麦单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以113个(Nasonijo×泰兴9425)DH系配制226个杂交种构建的永久F_2群体及亲本为材料,分别调查参试材料在4个环境下的单株穗数、主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单株生物量,利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稳定性分析对大麦单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麦杂种F_1各被测性状大多表现中亲优势,超亲优势组合出现率相对较低。各被测性状的杂种优势不仅受自身遗传因素影响,而且受试点生态条件及年度气候条件的影响。杂种优势的稳定性因性状不同而异,千粒重和主穗粒数杂种优势的稳定性较好,单株生物量和单株产量杂种优势的稳定性较差,仅有2个组合在多环境下表现出稳定的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