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9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绿色畜产品是一种生态资本 邓玲(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绿色畜产品是生态资本的概念.生态资本包括生态环境和绿色产品,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物力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等三大资本之一.  相似文献   
182.
183.
为研究黄芩素对氟苯尼考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将12只大鼠随机分成单用组、合用组,合用组连续7 d灌服黄芩素(50 mg/kg,1次/d),单用组则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 d两组大鼠均按25 mg/kg剂量灌服氟苯尼考,给药后按时间点连续采样,数据采用DAS2.0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芩素连续给药7 d,可以增加氟苯尼考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减缓代谢消除,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提示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合用具有潜在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4.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生产中常采用弱毒疫苗对IB进行预防控制,但它存在毒力返强的隐患[1];灭活疫苗对冠状病毒感染的免疫效果不确实,且其副作用可能造成较严重及较长时间的局部反应.常规基因工程疫苗具有安全性好和诱导全方位免疫应答等优点,但它通常只能携带一个目的基因,因而诱导的免疫保护力有限.  相似文献   
18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多表位核酸疫苗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报道和计算机软件分析筛选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结构蛋白基因S1、S2、N基因的T、B细胞的优势抗原表位共7段,采用人工合成及PCR方法将各抗原表位以柔性氨基酸(GP/GA)作为接头串联成一条全新的多表位嵌合基因F,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VAX1,采用酶切分析与序列测定方法筛选鉴定阳性重组质粒.阳性质粒pVAX-F通过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进行表达研究.提取转染细胞总RNA,RT-PCR方法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到特异性荧光存在.表明表达产物能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证明了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和抗原性,有望成为抗IBV的核酸疫苗.  相似文献   
186.
PCR-RFLP检测猪源致病性沙门氏菌gyrA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16株猪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对5种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在31.2%~56.2%。分别以质粒和染色体为模板,应用PCR扩增16株沙门氏菌的gyrA基因,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获得以染色体为模板的扩增产物,并从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获得了以质粒为模板的扩增产物。对PCR扩增产物进行RFLP分析,氟喹诺酮高敏菌株没有检出突变位点,中敏菌株和耐药菌株检测出了gyrA基因的点突变。  相似文献   
187.
以自由纺锤形苹果树为试材,设定不同地面管理方式,研究其对果园土壤、树体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确定适宜果园地面管理模式,为果园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生草栽培和起垄覆盖地布均增加了土壤体积含水率,尤其是4月效果最显著。起垄覆盖地布可在4、7、10月将果园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保持在15.05%~16.03%;生草栽培和起垄覆盖地布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增加了果肉硬度,促进了果实着色,增加了果实单果重,提高了果园产量,尤其是起垄覆盖地布下各指标增加程度更大。为达节水、提质增效目的,建议旱地苹果园采用起垄覆盖地布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8.
多重耐药鸡致病性沙门氏菌I类整合子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药敏纸片法(NCCLS 2004),对19株鸡致病性沙门氏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19株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氟哌酸、头孢三嗪、氯霉素、磺胺异恶唑、四环素、先锋V 13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5.26%、63.16%、47.37%、36.84%、84.21%、84.2%、100%、57.9%、5.26%、52.6%、89.47%、100%、26.3%。19株菌多为多重耐药:其中耐5种、6种、7种、8种、9种、10种药物的分别为10.53%、 5.26%、15.79%、21.05%、15.79%、15.79%,多重耐药率84.21%(16/19);根据I类整合子的结构设计了3对引物,对I类整合子的intI1、可变区、3’保守端进行扩增,检测鸡致病性沙门氏菌I类整合子,分析I类整合子与多重耐药的关系,扩增出了750~2000 bp的基因盒片段,检出率为73.68%(14/19),多重耐药菌的I类整合子检出率为87.5%(14/16),I类整合子PCR阳性菌株多重耐药率为100%(14/14)。研究结果表明,I类整合子与多重耐药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9.
调查来源于16种四川地区野生动物粪样的24株革兰氏阴性肠杆菌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种修饰酶基因(am inoglycosides-mod ifying en-zym es,AMEs)的分布情况。应用K-B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分离菌中四种AMEs(aphA3、aacC4、aadA、aacC2)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8/24),对新霉素的耐药率最低(1/24%);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aphA3、aa-dA、aacC2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7/24、3/24和2/24,而所有菌株中均未检出aacC4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97.8%)。  相似文献   
190.
绵阳市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奶牛乳房炎是对奶牛危害最大、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影响世界乳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国内外乳房炎发病率在46%~80%之间;而且降低奶产量,影响奶品质,危害人类健康,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奶牛乳房炎是病原微生物、环境、管理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病原微生物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导致奶牛乳房炎难以控制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迄今为止,人们已从奶牛乳房中分离到了130多种微生物,根据其来源和传播方式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接触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它植于乳腺并通过挤奶工或挤奶机传播,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