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1篇
  11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41.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是饲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国标GB/T6432~94规定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42.
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谷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谷子物候期、株高、叶片数、顶叶叶面积、穗长、根轮数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延迟谷子物候期的出现;拔节期干旱对谷子株高的影响最大;干旱不会引起谷子总叶片数的改变,但对叶片发生时间有一定影响;拔节期干旱和孕穗期干旱使谷子顶叶叶面积减小;干旱抑制谷子根系的生长,但复水后生长迅速恢复。拔节期干旱对谷子农艺性状造成的影响最严重、最持久,干旱胁迫使谷子的产量降低,尤以灌浆期干旱对产量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43.
黑龙江省属寒冷地带,鱼类越冬期长达6个月之久,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鲤鱼繁殖时间晚,使鱼苗培育时间短、规格小。质量差。为解决鲤鱼提早繁殖的问题,绥化市利用热水锅炉提温、人工控温、封闭式循环的鲤鱼温室孵化车间,连续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早繁效果,现就一些基本情况报告如下:一、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为850.7m‘,其中孵化车间244m’(建地126ml.沉淀地18mZ,过滤、升温、调温他102m’,以及锅炉房、电控室、化验室等。二、人工控温封闭式循环系统利用采暖锅炉加热,通过热水排管使车间水温达到鲤鱼繁殖用水的温度要求,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44.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徐州市农机推广站、丰县农机局承担实施的“设施农业适用生产机械的开发应用”项目,于2002年12月22日通过了由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主持的农业三项工程项目评审验收。  相似文献   
45.
不同日龄皖西白鹅淋巴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6.
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扩招后,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一问题,他们采取各种模型对贡献率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试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综述,力图反映我国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结果得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
jgming@126.com     
 黏膜免疫学研究是近几年来研究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黏膜免疫的规律、特点及其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了丰富和充实,并且对黏膜相关的疫病的发生机制及其防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在此,就黏膜免疫学的意义、黏膜免疫的主要途径、黏膜免疫与动物疫病防制、黏膜免疫与疫苗、黏膜免疫的研究动态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8.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对含有效抗白粉病基因Pm2、Pm6、Pm8、Mld的抗源材料,用推广良种扬麦3号和常用赤霉病抗源亲本苏麦3号进行抗白粉病基因的转育和累加,创新出一批含单个或多个抗白粉病基因、兼抗赤霉病和锈病,农艺性状亦较好的抗源亲本,推荐利用。  相似文献   
49.
1983年以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资源的抗性鉴定表明,包含二个或二个以上基因联合及多基因抗源的抗性一直表现强而稳定;而单基因抗源抗性容易丧失;包含Pm8抗病基因的抗源及其衍生种在近几年丧失抗性。我国小麦白粉病抗源单一化是导致小麦白粉病流行及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当前采用多基因、多源化新抗源是克服抗源单一的主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微效、多基因抗源的发掘和利用,把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结合起来,以维持抗性的持久和稳定。  相似文献   
50.
施肥和密度对杂交粳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裂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和密度对杂交粳稻产量、产量构成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明确了杂交粳稻高产(≥9.75t/hm^2)栽培的适宜施肥量和栽插密度分别为纯N225~262.5kg/hm^2、栽插密度33.3~37.5万穴/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