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能量代谢研究的中心任务是阐明动物能量收支各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研究各种生态因子和不同的生长时期、不同的生理状态对这些关系的作用,探讨动物调节其能量分配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并从资源利用的角度阐明物种在进化中的适应性问题,为人工养殖及其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措施。鱼类摄食的能量除用于生长外,很大部分能量因代谢活动而被消耗。当环境条件改变时,需要消耗一定能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在鱼类能量代谢研究中,主要研究环境因子、摄食和鱼类自身的生长对其能量代谢的影响。1环境温度对代谢活动的影响鱼类属于变温动物,鱼类的体…  相似文献   
52.
以含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恢复系R659为抗性供体,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大穗型恢复系福恢2328为受体,进行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导入,以期培育抗白叶枯病恢复系新种质,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了2份含有Xa23基因的纯合改良株系EMR402、EMR403,经人工接菌鉴定,结果表明均对白叶枯病表现为抗。  相似文献   
53.
利用3个IR58025B改良的新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以IR58025A为对照,与恢复系成恢727进行了杂交制种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IR58025A相比,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分别与成恢727配制F1的制种产量极显著增加,平均产量分别为2.85 t/hm~2、2.78 t/hm~2和2.64 t/hm~2;这3个不育系柱头活力强于IR58025A、且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较高是制种组合产量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野生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受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选择的共同作用,拥有了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藏着许多优良特性,如抗病虫害、高蛋白含量、雄性不育等,是水稻育种重要的基因库。通过野生稻与栽培稻种间杂交,可以把野生稻的优异基因转移到栽培稻中,提高栽培稻的育种和生产水平。本文综述了稻属种间杂交在育种上的成就、利用的主要途径、杂交的困难、解决方法及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马缨杜鹃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为马缨杜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抗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马缨杜鹃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法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80%~100%(CK),60%~80%(FC60)、40%~60%(FC40)、30%~40%(FC30)、20%~30%(FC20)和10%~20%(FC10)]对马缨杜鹃幼苗株高、地径、叶片生长指标(芽长、新叶数、单叶面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和光合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净光合速率等)的影响,确定不同指标的关键土壤含水量阈值,揭示其抗旱能力和适应机制。【结果】干旱胁迫下株高相对生长量为25.68%~49.86%,各处理均低于CK,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FC60显著高于FC40、FC20和FC10,FC40显著低于FC30,FC  相似文献   
56.
以含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25的U04为供体,优质保持系宜香1B为受体,通过杂交、回交育种方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出优质抗病中间材料,再以水稻两用核不育系RGD-7S为不育基因供体进行杂交,通过福建建瓯等高海拔长日低温环境与海南三亚短日低温环境对后代育性进行筛选,经过4a7代的抗瘟鉴定、系谱选择及测交筛选,定向...  相似文献   
57.
利用明恢63与籼粳交中间材料8L124杂交,对后代入选优良株系经多年多点进行抗瘟性鉴定、测交、筛选和逐代稳定,育成强恢复系福恢636与两系不育系RGD-7S配组,培育出两系中籼杂交稻新品种聚两优636。该品种具有群体整齐,穗大粒多、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13)。  相似文献   
58.
京福1优943作烟后稻大面积示范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福1优94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大穗型不育系京福1A与福恢94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晚稻组合,于200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闽审稻2006019),2009年通过云南西双版纳审定[滇特(版纳)审稻2009032号]。2011年该组合在闽北山区顺昌县作烟后稻示范7.2 hm2,测产验收平均产量8.67 t/hm2,最高产量9.30 t/hm2;在遭受寒流等异常天气条件下,该组合仍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转色好等特点。分别从芽管、苗管、肥管、水管和药管等5个角度总结其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9.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我国自主创新并领先于世界的重大技术,推动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为缓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1]。种子生产是杂交水稻推广应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是杂交水稻推广应用的前提和保障。丰富的光温资源是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的首要条件,我国幅员辽阔,尤其是南方稻区适合于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的区域较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大致形成了几大主要的生态优势制种区,即湖南西部、贵州东部、福建西部和北部、广西西部和广东北部稻区,并有春制、秋制、夏制3种熟制;四川西部平原一季稻区主要为夏制,江苏盐城东部沿海稻区为迟夏制,华南稻区(广西、广东、福建南部,海南北部)以早春制+秋制两熟制为主,海南南部稻区主要为冬制。  相似文献   
60.
利用禾谷类作物数量性状遗传模型,以6个籼型不同胞质类型的三系不育系为母本,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早籼杂交稻稻米胶稠度的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结果表明,稻米胶稠度遗传主要受种子直接显性遗传效应控制,恢复系明恢82和明恢89可以极显著或显著地提高杂种胶稠度.杂交早稻组合F2稻米胶稠度的总平均优势和总超亲优势,均受到种子直接基因效应和母体植株基因效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