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1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7篇
  23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洛阳红’牡丹组培苗为试材,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培养条件、抗褐化物质对‘洛阳红’牡丹继代苗增殖生长、生根及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DKW基本培养基适宜‘洛阳红’牡丹继代增殖;培养基中附加2.0~3.0mg/L BA与0.5mg/L IAA或0.05mg/L NAA配比有利于继代苗分化、生长,而附加玉米素ZT效果不佳;20~25℃对‘洛阳红’继代苗增殖影响不大,30℃下试管苗很快老化、枯死,不宜采用;1/2MS附加0.2mg/L NAA或2.0mg/L IAA与2.0mg/L IBA配比可促进‘洛阳红’牡丹试管苗不定根诱导;继代和生根培养基中附加0.5g/L PVP可有效减轻‘洛阳红’牡丹组培苗褐变,促进继代苗分化、生长,但对生根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2.
为探讨细口杯环线虫(Cylicocyclus leptostomum)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本试验利用数码显微镜对细口杯环线虫进行了形态观察,运用PCR扩增其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12种圆线虫的ITS序列,以马圆形线虫(Strongylus equinus)为外群,运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细口杯环线虫中等大小,口囊呈圆柱形,宽度大于深度,口囊底部有小齿;口囊壁前端薄,后端基部有明显的环箍形增厚;外叶冠由20~24个小叶组成,内叶冠由50~60个小叶组成;食道漏斗较小;雄虫生殖锥较长,呈圆锥形;雌虫尾部直,尾尖呈指形;所测ITS序列总长度为837bp,其中ITS1长366bp,5.8S长153bp,ITS2长318bp;ITS1的GC含量(46.0%)明显高于ITS2(39.8%);经BLAST同源性比对分析,本研究线虫ITS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同种线虫序列(登录号:AJ004849、Y08587)同源性达99.85%,与阿氏杯环线虫的同源性达99.0%,与杯环属内其他线虫的同源性仅为93.33%~98.45%;ITS序列种间差异远大于种内差异;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细口杯环线虫与阿氏杯环线虫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杯环属内其他线虫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综上所述,ITS序列可作为鉴定寄生线虫的分子遗传标记,证实所采标本是细口杯环线虫,并首次在国内报道了细口杯环线虫的ITS序列,为该线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3.
在禽流感风险下,对病死鸡及其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能有效控制禽流感病毒的蔓延。养殖户是农村动物疫情的防控主体,他们的实施意愿决定了是否能有效执行该项法定措施。通过收集全国331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问卷发现,仍有10%的养殖户不愿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防疫意识淡薄。再采用logit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意愿的因素很多,但显著的因素为饲养模式、无害化补贴、无害化处理设施,即养殖户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享有无害化补贴、拥有无害化处理设施,养殖户越愿意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最后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4.
[目的]鉴定vvi-miR171s成员及其靶基因,明确vvi-miR171s成员及其靶基因在葡萄种子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响应赤霉素(Gibberellin,GA)调控种子发育的表达模式.[方法]以'魏可'葡萄('Wink')果实为试材,利用miR-RACE技术鉴定vvi-miR171a/b/e/f/g/h的成熟体序列;...  相似文献   
85.
剑川县金龙河作为剑湖淤积泥沙的主要产源,减少金龙河流域的土壤侵蚀,对治理剑湖泥沙淤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剑湖金龙河入湖口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实现剑湖流域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获取,进而分析1995—2015年间该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情况,借助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该时段流域内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定量估算。结果表明:1995—2015年剑湖金龙河流域轻度以上的侵蚀面积从123.79km~2减少到93.86km~2;土壤年均侵蚀模数从1 826.58t/(km~2·a)降到1 628.27t/(km~2·a);总侵蚀量由933 295.25t减小到832 241.67t。剑湖的泥沙淤积明显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86.
针对目前国内喷药机械主要还是以手动机械为主,在保证作业安全的前提下,对小型机械进行改进,采用一种喷雾型喷头,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控制,实现自动喷药。通过三维建模和动态分析对机械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实验检测的方法不断进行改进,从而得到结构简单、适应地形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小型自动喷雾型林区苗圃喷药机械。  相似文献   
87.
山黧豆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黧豆是一年生冷季豆类作物,因其抗旱、耐涝、耐贫瘠,具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可作食品、牧草、绿肥等兼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山黧豆属作物普遍含有神经毒素β-ODAP,使其发展受阻;相比其他农作物,对山黧豆分子水平的研究甚少。笔者对山黧豆属种质资源研究及分子标记开发利用进行概述,为山黧豆资源挖掘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开鲁县大榆树镇八户林业专业户,自筹资金一万六千多元,打了八眼机井.机井打成后,他们扩大了林业生产规模.如沿河村的任永堂,更新「小老树」四十亩,营造了杨树速生丰产林,行间间作了豆类和其他经济作物。榆树村的任瑞文建起七亩果树园.冯家堡村的肖风森平整了荒地一百亩,造上了杨树速生丰产林.  相似文献   
89.
酚类物质是桑叶的重要活性物质之一,利用常规乙醇-水溶液提取工艺制备的桑叶粗提物中酚类物质占比较低且大分子杂质多,不利于桑叶酚类单体组成研究及后续产品研发。以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桑叶为提取原料,开展桑叶多酚粗提物的富集、纯化工艺研究。以桑叶多酚富集效果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吸附和解吸能力最佳的D101型树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分离纯化条件,获得最佳吸附工艺参数为:进料液多酚质量浓度1 mg/m L、p H 3. 0,上样流速1 m L/min,上样量11倍柱床体积(BV)。获得的最佳解吸工艺参数为:1 BV 10%乙醇去除多糖、还原糖、水溶性蛋白等杂质,3 BV 30%乙醇和3 BV 50%乙醇以1 m L/min的流速洗脱收集。纯化后,经HPLC鉴定和分析,桑叶多酚主要含有绿原酸、芦丁等11种酚类单体,其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安息香酸4种单体含量较高,占可检测总酚类单体含量的93. 6%。纯化后,总酚质量比由纯化前的198. 8mg/g提高到752. 9 mg/g,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安息香酸分别由纯化前的99. 3、39. 1、12. 7、35. 0 mg/g提高到纯化后的408. 3、112. 0、58. 1、122. 0 mg/g。研究结果可为桑叶酚类单体组成研究及桑叶多酚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所用的成熟液主要成分有:基础培养基(TCM199、M2、M16)、动物血清(或PVA)、激素(FSH、LH)、生长因子(EGF、IGF-I、LIF)、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含巯基化合物(巯基乙胺、β-巯基乙醇)。主要论述了基础培养基、动物血清、激素、生长因子、抗生素、含巯基化合物六个方面的成熟液成分对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