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45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43篇
  34篇
综合类   218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该文阐述了白耳黄鸡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推进广丰白耳黄鸡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构思。  相似文献   
192.
持续降雨条件下黄土边坡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滑坡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常见的重力侵蚀,降雨是黄土边坡失稳的主要诱因。为了研究持续降雨条件下黄土边坡的稳定性,采用人工降雨装置进行室外现场试验,测量土体含水率、密度、滑坡剪切带位置以及裂缝的发育等情况,并使用FLAC3D软件计算模拟持续降雨条件下裂缝发育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黄土边坡土体的含水率逐渐增大,土体强度降低,而且自重增大,坡面冲蚀沟逐渐发育,坡脚出现滑塌,坡顶出现拉裂缝,裂缝加剧了降雨的集中入渗,使得裂缝周边土体强度快速降低,最终导致在降雨历时至308.8 h时发生滑坡,持续降雨和裂缝引起的集中入渗加速了土体强度的降低,导致了滑坡,裂缝发育得越深、数量越多,对边坡稳定性危害越大。研究结果为降雨条件下的黄土边坡稳定分析研究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3.
岳伟  陈曦  姚卫平  王军  王晓东  邓斌  邱坤 《植物保护》2022,48(5):167-173
基于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本文利用安徽省7个代表站历年赤霉病病穗率资料和对应的气象资料, 通过相关性分析, 确定影响赤霉病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采用加权求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赤霉病发生综合气象条件指数, 并划分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对应的综合气象条件指数阈值?根据各站点历年小麦赤霉病对应的不同气象等级发生概率, 结合赤霉病不同等级危害程度, 形成赤霉病气象风险指数?在此基础上, 利用GIS技术开展安徽省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发生关键期降水日数?降水量?相对湿度≥80%的日数是影响其发生程度的主要气象因子; 安徽省小麦赤霉病不同等级气象风险区域总体呈现纬向分布, 极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沿江西部和江南大部, 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大别山区?江淮和沿江大部?皖南东部, 中等风险区位于淮北中南部?沿淮大部和江淮东部, 低风险区位于淮北北部和沿淮中部?针对不同等级风险区域, 可以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田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强化精准施药技术等方式, 预防或减轻赤霉病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4.
应用SSR鉴定化学杀雄杂交油菜秦杂油19种子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建立化杀杂交油菜品种的纯度鉴定方法,本研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技术,对秦杂油19及其亲本进行了分子鉴定,从8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5对带型清晰、扩增效果好且能将亲本与杂交种完全区别的引物。利用其中的SR767和SR790两引物对三者的单株进行了分析验证,三者的扩增图谱与标准图谱对应率极高,分别为97.33%、98.00%、100%和98.67%、96.67%、98.00%;利用两对SSR引物对秦杂油19的栽培品种进行分别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对不同引物的SSR分子鉴定结果的单株吻合率96.67%~98.32%之间,结果表明,利用SSR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杂交油菜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95.
千粒重是油菜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高通量SNP芯片对496份具有代表性的油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考察群体在3个环境(14NJ、15TZ、16TZ)中的千粒重表型,利用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和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本群体在3个环境中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为63.12%。MLM模型检测到6个显著位点,解释28.92%的表型变异;GLM模型检测到61个显著位点,解释47.08%的表型变异。合并共同位点后得到62个显著位点,联合解释47.31%的表型变异。这些位点分布在基因组所有染色体上,在A07、A03和C06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数目最多的9、8和7个位点。其中效应最大的位点Bn-scaff_17526_1-p1066214位于C09染色体,在MLM和GLM模型中表型贡献值分别为5.55%和15.26%。21个位点与前人报道的QTL重叠,其中8个位点得到至少2个群体的验证。其余41个位点为新鉴定的位点,其中多个位点效应高且在多环境中被检测到,如位点Bn-A03-p560769、Bn-scaff_15743_1-p599416和Bn-scaff_15743_1-p590955等。在11个位点附近找到DGAT、EOD3、AGL61、WRI1、DA2、RAV1等拟南芥已报道千粒重基因的同源基因。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甘蓝型油菜千粒重的遗传基础,为研究千粒重的调控机制、指导千粒重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6.
北京市农产品商品基础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产品商品品种是农产品市场信息的载体,而农产品市场信息是做好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预测、预警的基础。由此可见,开发设计农产品商品基础信息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从总体架构设计、功能模块构建以及数据库应用方面对农产品商品基础信息数据库做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分类检索模块、形态检索模块、综合检索模块、品种检索模块、名词术语检索模块以及质量分级检索模块的特点及用途,并详细分析了农产品商品数据库在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标准、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预测以及农产品品种更替等方面的作用。农产品商品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为规范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标准提供参考,而且可为其他相关行业数据库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7.
为了满足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需求,为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和农业生产者及时、合理地开展田间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江苏省农科院研发的油菜发育期预报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安徽省1982~2005年甘蓝型油菜发育期资料和相对应的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安徽省油菜主要发育期区域预报模型;并依据天气预报,预测油菜开花期和成熟期。经模拟回代、试报和业务应用,结果显示:油菜开花期和成熟收获期实际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在0.8~0.9,平均绝对误差在2~3天;2006-2009年试报结果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平均在3天左右。本研究对预测安徽省油菜的生育期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在2011年业务应用中效果较好,完全可以满足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8.
王晓东  蔡波  孙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253-5254,5307
[目的]通过测定10种常见深海鱼体中砷的含量,并对海南省沿海居民经由饮食途径摄入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合理的饮食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利用混合液(硝酸+过氧化氢)消化样品,以盐酸作载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进行测定;采用目标危险系数(THQ)的方法对海南省沿海居民食用深海鱼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10种深海鱼的砷水平在0.018 5~0.091 2mg/kg范围内,均低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对无公害海产品中砷含量的限量标准(≤0.1 mg/kg),未出现超标现象。对成年人食用深海鱼的健康风险评估发现:海南省沿海居民长期食用带鱼、白鲳鱼、金线鱼、马鲛鱼、黄尾鱼、鲇鱼的目标危险系数大于1,存在健康风险;长期食用黄花鱼、石斑鱼、海肝鱼的目标危险系数接近1,有潜在的健康风险。[结论]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鱼种以减少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避免单一大量食用风险系数大于1的鱼种。  相似文献   
199.
美国建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果蔬市场信息采集、发布体系.本研究从组织管理机构、信息采集队伍、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方面介绍了美国果蔬市场信息服务的组织管理方式,并以果蔬市场信息服务网发布的市场报告为主介绍了美国果蔬市场信息服务内容.与美国相比,中国果蔬市场信息服务在专业化程度、标准化程度、共享程度方面需要借鉴提高.  相似文献   
200.
3,13-酯基中乌头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杀虫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酸酐或酰氯酯化合成中乌头碱的衍生物3.乙酰中乌头碱、3-丙酰中乌头碱、3-乙酰-13-苯甲酰中鸟头碱和3-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并对其进行杀虫活性测试。[结果]在浓度为500mg/L时,中乌头碱对稻褐飞虱和苜蓿蚜的杀虫活性分别为50%和30%;3-乙酰中乌头碱、3-丙酰中乌头碱、3.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和3.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对苜蓿蚜的杀虫活性分别为40%、30%、30%和20%。[结论]中乌头碱羟基酯化后杀虫活性下降。3位羟基的存在对中乌头碱的杀虫活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