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肥料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产品质量、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物质,在其整个生长周期中必须合理施用,否则不能保证中药材的正常生长。现根据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有关规定,归纳以下几点供广大药农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冠层光谱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响应,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光谱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间的相关性及其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以密度5(900万苗·hm-2)最大,呈极显著负相关,且在波段670 nm时相关系数最大,达--0.85.在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以密度1(300万苗·hm-2)最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在波段800 nm时相关系数最大,达0.71.各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均以密度1(300万苗·hm-2)最好.另外,种植密度的不同,监测叶绿素含量的最佳自变量也不一样.该研究结果可为大田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回顾了宁强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小流域治理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几点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宁强县生态良好、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与新疆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然而,城市发展在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所以,如何实现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成为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讲述了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着重讨论了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城市化进程中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贵池区早稻田间肥效校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州市贵池区高肥力潴育性水稻土-灰泥田一类早稻田,通过早稻田间肥效校正试验。结果表明:推荐的最佳施肥量为每667m^2 N10kg、P2O5 4kg、K2O5 5kg。氮肥分基肥、蘖肥、穗肥,3次施用比例为5:3:2;磷肥全作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比例为5:5;另增施25kg/667m^2油菜饼肥。配合科学的水浆管理,配方施肥区平均单产407.54kg/667m^2,平均产值822.84元/667m^2,比习惯施肥分别增加15%和7.4%。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配方施肥分别比习惯施肥多2.30kg稻谷/kg、1.76kg/kg。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后生境的演变和特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自然封育7年的天然草地为对照,调查当地板栗纯林、桉树纯林、马尾松纯林、任豆纯林、早熟桃纯林和八角纯林6种纯林的退耕林地生物量,计算不同退耕林地的群落生产力,并用统计模型对不同退耕林地进行生物量评分.结果表明:1)广西平果县各退耕林地的生物总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表现为板栗>桉树>八角>马尾松>早熟桃>任豆;2)各树种生物量均表现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其中八角、桉树、板栗的地下部分比例较大,更有利于保持水土;3)各退耕林地林下草本层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灌木层,但林下草本层的生物量仍低于天然草地;4)枯落物干质量平均值表现为板栗>桉树>早熟桃>任豆树>八角>马尾松;5)生物量综合评分值表现为八角>板栗>桉树>马尾松>早熟桃>任豆.通过研究得出:退耕还林工程有助于对当地脆弱环境的修复,因此需要长期建设和维护;林地生物量的调查统计对于客观、全面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坝上高原与华北北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潜在威胁着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了解研究区土壤侵蚀动态,为区域土地综合治理、改善水土保持建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取1998-2015年气象、NDVI数据集及地理相关数据,应用USLE、RWEQ模型及趋势分析法,研究该区域土壤侵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亚甲基蓝光度法检测Fenton试剂所生成的羟自由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检测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的新方法。羟自由基与亚甲基蓝发生反应后,亚甲基蓝的颜色发生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A617值的变化,可间接测定羟自由基的产生量。本方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可作为一种简便的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