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早中熟鲜食葡萄5个品种及其亲本果实单萜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中熟鲜食葡萄品种‘瑞都香玉’、‘瑞都红玫’、‘瑞都早红’、‘瑞都红玉’、‘瑞都脆霞’及其亲本‘京秀’和‘香妃’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辅助自动质谱图解卷积和鉴定系统(AMDIS),测定果实游离态单萜化合物的含量,共检测到29种单萜类化合物,不同品种含量差异较大,父本‘香妃’中的含量高达2 153.63μg·L~(-1),约为母本‘京秀’的150倍,‘瑞都香玉’的含量高于1 000μg·L~(-1),‘瑞都红玉’、‘瑞都红玫’和‘瑞都早红’较为接近,‘瑞都脆霞’低于50μg·L~(-1)。‘香妃’和‘瑞都香玉’中单萜物质的香气值(OAVs)最大,而在‘瑞都脆霞’和‘京秀’中,所有单萜化合物的香气值都低于嗅觉阈值(OAVs1),这与多年对各个品种的感官分析结果基本相符。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前两种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79%,第一主成分代表变量有:(E,Z)–别罗勒烯和(Z)–别罗勒烯、里那醇、(E)–β–罗勒烯和(Z)–β–罗勒烯、柠檬烯、异松油烯、cis–氧化玫瑰和trans–氧化玫瑰、β–月桂烯;第二主成分代表变量有:香叶醇、香叶醛、γ–香叶醇、橙花醛、trans–呋喃型氧化里那醇。香气特征主要表现为花香和果香,花香的主要贡献者是里那醇、柠檬烯、cis–氧化玫瑰和trans–氧化玫瑰,果香的主要贡献者是里那醇、柠檬烯和香叶醇。  相似文献   
22.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结构不断优化的新常态阶段,要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需要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为人才发展提供了空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校企合作面临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对策,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3.
牦牛犊牛不同哺乳条件下的体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牧区牦牛不同哺乳条件对犊牛的生长发育、体重的增减都产生影响。试验对18头牦牛犊牛分组进行对比,全哺乳9头犊牛,对照组9头在日挤奶2~3次情况下哺乳,历经120天,称重7次。全哺乳牛犊120天重71.37±6.35千克,对照组120天重36.42±4.67千克。试验结果表明:哺乳犊牛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4.
25.
大蒜一般采用裸地生产,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生产较裸地生产能增产20%,并可提早上市15天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大蒜地膜覆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6.
为探明微生物菌剂处理三七种子对三七生长及种苗品质的影响,以三七种子为试材,通过设置随机区组试验,分析比较3种微生物菌剂对三七出苗、存苗、农艺性状、根腐病病害发生及种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微生物菌剂均有利于三七的存苗,其中以植物益生菌液1号菌剂200倍稀释液处理效果最优,但对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哈茨木霉菌剂对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优于植物益生菌液1号和宁盾菌剂,生育期根腐病平均发生率依次为:植物益生菌液1号菌剂(1.79%)>宁盾菌剂(1.42%)>对照(1.17%)>哈茨木霉菌剂(0.58%);3)3种微生物菌剂均有利于三七种苗总皂苷含量的积累及地上部的生长,其中植物益生菌液1号200倍稀释液和宁盾水剂100倍稀释液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增加36.96%和30.97%。综上,微生物菌剂处理三七种子有利于三七地上部生长、存苗及种苗皂苷含量的积累,其中以植物益生菌液1号菌剂200倍稀释液效果最优。本研究可为微生物菌剂在三七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研究未名玫瑰葡萄秋水仙素处理的最适浓度和时间,及适宜的倍性鉴定方法。[方法]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浸泡种子不同时间,对二倍体葡萄未名玫瑰品种进行加倍诱导,并采用流式分析仪对诱变植株的细胞DNA含量进行鉴定。[结果]从诱导成活率和四倍体诱变率综合考虑,诱变四倍体未名玫瑰种子的适宜条件:当种子胚根长1.0 cm时,用0.5%秋水仙素处理96 h,其成活率和四倍体率分别为11.33%和5.12%。[结论]用倍性分析仪测定细胞倍性是一条简便快捷的鉴定方法。处理时间是影响成活率、四倍体率和变异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小分子的有毒代谢产物。现在发现的可以产生毒素的真菌有六大类,分别为青真菌属、曲真菌属、麦角菌属、镰孢真菌属、葡萄穗真菌属和内生真菌属。真菌毒素通常以痕量形式存在于基质中,本文归纳了当前真菌毒素的研究新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仪器分析方法作为食品分析技术的一种,具有发展速度快、实用价值高、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表现出高灵敏度及高准确度等多项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食品安全性及人们的生活健康。本文总结了当前仪器分析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新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