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46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7篇
  27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1.发动机初次启动时进行5分钟的热机运转。在发动机未热之前保持低速负载运转.切勿高速满负载运转或低速无负载运转。  相似文献   
432.
1.整形:4月底之前修剪,树主干高控制在20cm~30cm,当年可长出4~5个枝条,每个枝条保持在80cm左右,枝条生长方向一定要均匀。第二年春、夏季将从主干或第一侧枝上长出新枝,每主枝保留3~4个新枝。2.追肥:五六月份,在距树干基部30cm左右的地方打窝追肥,每株4~6窝,窝深15cm左右,施适量鸡鸭羊粪等堆杂肥.  相似文献   
433.
以美丽胡枝子为研究对象,设定10,15,20,25,30,35,40℃7个恒温和20℃/30℃、25℃/35℃2个变温共9个处理,研究种子发芽特性.结果表明,除40℃发芽率较低(39.67%)外,其它温度处理下发芽率均高于70%,但经方差分析,差异均不显著.发芽指数25℃和30℃恒温处理下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1),但活力指数以25℃条件下最高,且与其它8个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综合考虑后认为,美丽胡枝子最适发芽温度为恒温25℃,且初次计数和末次计数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17天.  相似文献   
434.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AP2α是一类能特异地结合DNA的核转录因子,参与动物胚胎发育的调节、细胞生长、细胞凋亡、肿瘤发生以及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课题组前期通过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AP2α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抗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克隆了黄姑鱼转录因子AP2α,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 275 bp,编码424个氨基酸;所编码的AP2α蛋白质N端是富含脯氨酸和谷氨酰胺(P/Q-rich domain)的反式激活结构域,中间是中心基本结构(central basic region),C端为高度保守的helix-span-helix基序,负责结合DNA和蛋白质二聚化。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表明,AP2α保守性强,与所检测的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同源性在84.63%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AP2α基因的mRNA广泛分布于所检测的黄姑鱼9 种组织样品中,其中血液中的表达量最高;受哈维氏弧菌攻毒感染后,肝脏、脾脏和头肾中AP2α表达量均明显升高,特别是在肝脏中,AP2α mRNA表达水平在24 h时达到攻毒前的39倍。通过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GEFP-AP2α并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研究的结果显示,AP2α分布于HEK293T细胞的细胞核中。进一步通过原核克隆表达获得了可溶性的GST-AP2α融合蛋白。以上结果表明,AP2α在黄姑鱼抵御哈维氏弧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AP2α在硬骨鱼类先天免疫中的重要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深入研究黄姑鱼的分子免疫机理和抗病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5.
为了研究我国华北平原低肥力土壤条件下秸秆还田和施钾肥对作物产量和钾素平衡的影响,于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园区国家测土施肥中心实验室试验基地(河北省廊坊市),通过3年6季的定位试验,比较了施钾与秸秆还田的增产效应、钾素吸收利用和作物-土壤系统的钾素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在氮、磷肥充足的情况下,施用钾肥(NPK)、秸秆还田(NP+St)和秸秆还田配施钾肥(NPK+St),均有明显的增产效应,表现为NPK+St>NPK>NP+St>NP;不同施钾措施在夏玉米上的增产效果优于冬小麦;同一作物秸秆还田结合施钾肥的增产效果最好,降低了年度间的产量变异系数,在获得高产的同时,年际间产量稳定,有利于稳产;施钾肥和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小麦和玉米的钾素吸收总量;NPK+St、NPK、NP+St处理的钾素表观平衡系数分别为1.26、0.42、0.92。秸秆还田和施钾肥有利于钾素的收支平衡,减轻作物对土壤钾素的消耗,缓解土壤钾素肥力下降的程度,可维持土壤钾素肥力的稳定。  相似文献   
436.
目前使用的线性稳压电源最大的缺陷在于转换效率比较低,通常仅为35%—60%,为此,针对线性稳压电路使用的NPN型电压调整管需要较高的正向偏置电压问题,提出改进型的线性稳压电路。以PNP型三极管作为电压调整管,使因电压调整管偏置电压带来的电路损耗降为O,从而提高线性稳压电源的效率。  相似文献   
437.
基于SPAD-502与GreenSeeker的冬小麦氮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用GreenSeeker和SPAD-502测定了不同氮素处理的冬小麦冠层NDVI与叶片SPAD值, 分析了它们与叶片全氮、叶绿素含量及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冬小麦抽穗期SPAD值和NDVI值均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除抽穗期和返青期外, SPAD值与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在其余各生育期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NDVI值与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在拔节期、乳熟期的相关性同SPAD值一致; SPAD值可以进行叶绿素的诊断, NDVI值可以进行氮的诊断。氮营养诊断时期应该选择拔节期。通过回归建立了基于SPAD值、NDVI值的产量估测模型, 可以通过SPAD值、NDVI值对冬小麦产量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438.
褐斑病胁迫下内生真菌感染对高羊茅叶内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个高羊茅品种(交战Ⅱ、阿道彼)的带菌和不带菌植株接种褐斑病原菌后叶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EI植株和EF植株的POD酶、几丁质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大致都在0~2d明显升高,之后升高趋势相对变缓,且在整个测定期内EI植株的酶活性均较EF植株的高;防御酶活性与内生真菌提高高羊茅抗褐斑病显著相关;内生真菌激发POD酶、几丁质酶的活性表达,从而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439.
克隆大黄鱼脾酪氨酸激酶基因(Larimichthys crocea spleen tyrosine kinase,LcSyk)并分析其结构,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谱以及受LPS、Poly I:C和灭活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免疫刺激后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LcSyk基因cDNA全长2 761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 851 bp,编码616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质量为70 527,理论等电点为8.13;LcSyk在所检测到的大黄鱼组织(心脏、肝脏、脾脏、头肾、中肾、鳃、肠、胃、脑)中均有表达,属广谱型表达;不同组织间LcSyk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在头肾中的表达量最高,在中肾和脾脏中的次之,在胃中的表达量最低;大黄鱼受到LPS、Poly I:C和灭活副溶血弧菌免疫刺激后,脾脏、头肾和肝脏中LcSyk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表明LcSyk在大黄鱼抵御病毒和细菌病原的免疫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0.
为筛选出防治端尖食植瓢虫(Ep ilachna quadricollis Dieke)的高效药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4种常用杀虫剂对端尖食植瓢虫不同龄期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不同龄期的毒力结果表明:高龄期的端尖食植瓢虫对药物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不同药剂的毒力结果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烯啶虫胺对端尖食植瓢虫的毒理最高,施用后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