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65篇
  免费   1015篇
  国内免费   1743篇
林业   4093篇
农学   2504篇
基础科学   3002篇
  2208篇
综合类   18350篇
农作物   2458篇
水产渔业   1731篇
畜牧兽医   10265篇
园艺   3685篇
植物保护   1227篇
  2024年   316篇
  2023年   1072篇
  2022年   1020篇
  2021年   918篇
  2020年   1023篇
  2019年   1457篇
  2018年   1606篇
  2017年   782篇
  2016年   969篇
  2015年   1046篇
  2014年   2616篇
  2013年   1825篇
  2012年   2006篇
  2011年   1949篇
  2010年   1889篇
  2009年   2070篇
  2008年   1932篇
  2007年   1852篇
  2006年   1793篇
  2005年   1659篇
  2004年   1568篇
  2003年   1398篇
  2002年   1309篇
  2001年   1222篇
  2000年   1253篇
  1999年   1203篇
  1998年   1204篇
  1997年   1192篇
  1996年   1142篇
  1995年   1066篇
  1994年   1019篇
  1993年   976篇
  1992年   864篇
  1991年   779篇
  1990年   783篇
  1989年   599篇
  1988年   277篇
  1987年   257篇
  1986年   263篇
  1985年   250篇
  1984年   213篇
  1983年   195篇
  1982年   139篇
  1981年   151篇
  1980年   81篇
  1979年   54篇
  1965年   24篇
  1962年   27篇
  1959年   30篇
  1957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研究旨在克隆奶牛脑肌类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1基因(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 1,BMAL1)的蛋白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其CDS序列和编码蛋白特性。以牛肝脏组织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奶牛BMAL1基因中带有同源臂的CDS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法,将目的片段连接至酶切线性化的pc DNA3.1-Puro-N-3HA真核表达载体上,酶切及测序结果均符合预期的质粒命名为pc DNA3.1-3HA-c BMAL1。将空载与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验奶牛BMAL1基因的过表达效果,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BMAL1基因CDS区及其编码蛋白的特性和功能。结果显示,pc DNA3.1-3HA-c BMAL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该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后,成功实现了BMAL1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过表达;牛BAML1基因与绵羊、山羊同源性最高,BMAL1蛋白为不稳定蛋白,其上不存在...  相似文献   
992.
皮肤是哺乳动物抵御致病因素的第1道防线,在皮肤衰老的过程中,整合到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病毒源基因序列会被重新激活,影响宿主基因的表达,激起细胞对病毒的反应,引起慢性炎症、促进细胞衰老。本研究旨在探究病毒源基因表达与皱皮香猪皮肤皱纹形成的关系,选取12~18月龄皱皮香猪和普通香猪各5头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qPCR方法对皱皮香猪中差异表达的病毒源基因进行验证。2组中皮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与病毒整合位点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612个差异表达的病毒源基因。以普通香猪为对照,得到上调基因182个,下调基因430个,这些差异表达的病毒源基因主要富集在皮肤发育、炎症反应等GO条目,以及长寿调控途径、FoxO信号通路、细胞衰老等KEGG通路。经猪-人同源基因转换,与免疫、衰老、人类皮肤相关的基因取交集,筛选出高表达的候选基因6个:AGT、CAT、CTNNB1、JUP、KRT75和LIPE,采用RT-qPCR验证了皮肤中这6个基因的差异表达,与转录组测序结果趋势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皱皮香猪皮肤皱纹的形成与病毒源基因的异常表达有紧密联系,本研究可为后期皱皮香猪皮肤褶皱形成的分子机制及...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旨在分析猪源ST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中前噬菌体的流行情况、结构特点和转导能力,探究前噬菌体在猪源MRSA流行克隆形成中的作用。基于全基因组信息,分析了近年来从我国多省分离的131株ST9型MRSA中前噬菌体的流行率、分型、亲缘关系和结构特征;选取含不同分型前噬菌体的菌株进行诱导,对诱导获得的噬菌体颗粒进行转导,测定转导子的耐药表型及体外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猪源ST9型MRSA的前噬菌体携带率为78.6%(103/131株),其中,63株携带完整前噬菌体序列,所有前噬菌体序列均不含耐药基因,仅2.9%(3/103株)的前噬菌体序列含毒力基因;前噬菌体谱型丰富,其整合酶分型主要为Sa2int和Sa4int;各型别前噬菌体结构同源性较高,完整前噬菌体可被诱导为长尾噬菌体;噬菌体颗粒可包装供体菌的aadDtet(L)耐药基因并转导至受体菌中;转导子可获得卡那霉素、四环素耐药表型,体外生长能力与受体菌株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猪源ST9型MRSA的前噬菌体携带率较高,谱型丰富,不携带耐药基因,部分噬菌体可包装供体菌的耐药基因转导至受体菌,产生的适应性代价小。  相似文献   
994.
旨在研究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分子VceC对山羊滋养层细胞(GTC)内质网应激及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为揭示其在布鲁氏菌感染宿主细胞中的作用,阐明布鲁氏菌胞内生存和引起动物流产的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构建VceC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VceC并转染GTC,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分子GRP78和CHOP蛋白表达量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孕酮和雌激素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VceC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VceC,转染GTC后,12和24 h GRP78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24 h后CHO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qRT-PCR检测IRE1和XBP-1的mRNA表达量在24 h均显著升高(P<0.05),而PERK、ATF6和ATF4 mRNA的表达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Western blot检测IRE1蛋白的表达在转染12 h后显著升高(P<0.01);VceC转染...  相似文献   
995.
为了高效分离纯化并获得结构完整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用于PRRSV的形态学研究、动物免疫以及制备高质量疫苗,本试验在Marc-145细胞中增殖PRRSV HuN4株,经超滤浓缩后,分别采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和凝胶层析技术纯化PRRSV。结果显示,与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相比,凝胶层析纯化可以得到纯度更高、结构更完整的病毒粒子。将凝胶层析纯化得到的PRRSV免疫小鼠制备多抗,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显示,多抗血清可与PRRSV发生特异性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显示,抗体效价可达到1∶25 600以上,纯化的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应用凝胶层析技术可得到高纯度、结构完整的PRRSV粒子,且纯化后PRRSV能够诱导良好的免疫应答,本试验结果可为PRRSV的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洛惠渠灌区地处陕西省关中东部,自北洛河低坝自流引水,无调蓄能力。灌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7万hm~2,历来只进行冬春灌溉。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水资源短缺形势的更加严峻和秋季降水量的明显减少,小麦供需水矛盾十分突出,供水不足已成为灌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此,我们利用秋季9、10月份河源丰水,在灌区开展了小麦蓄墒灌溉的试验、示范与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小麦高产稳产提供了一项具有显著效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7.
998.
种子休眠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王永飞  王鸣 《种子》1995,(6):33-35
1 概述 种子休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暂停现象,或称为“生命的隐蔽”现象,是植物经过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对环境条件及季节性变化的生物学适应性,通过这种适应性物种得以不断生存、发展和进化。植物种子的休眠特性,除了在物种的保存、繁衍方面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外,在农业生产中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99.
1000.
高产优质抗病春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号龙辐麦7号系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1996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现种植面积400hm2。其选育是以早熟优质高产的龙辐麦3号作母本,高抗赤霉病的品系钢98-446为父本,于198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