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油葵耐瘠、抗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适合丘陵山区种植,特别是夏播杂交油葵生育期短,既不影响小麦播种,又能增加油料产量,且丰产性好、出油率及油品品质高,发展前景广阔。为改变豫西地区油葵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现状,我们积极引进杂交油葵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研究,探索和改进其栽培措施,初步形成了适宜当地的夏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增产效果明显。 一、主要限制因素 1、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多数农户对更新油葵品种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品种利用上普遍存在超期服役现象,生产上普通品种、退化品种多,优质杂交品种少,限制了油葵产量的提…  相似文献   
22.
喷灌条件下灌水量对建植初期紫花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圆形喷灌机条件下的大田试验,研究了华北地区紫花苜蓿需水规律以及灌水量对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建植1年刈割4次的苜蓿,年需水量为663.39mm,平均日需水强度为3.6mm/d,需水量最大时期为第二、三茬。灌水量对全年产量影响不显著,其中85%ETc处理下年产量最高。在第一、四茬中,灌水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85%ETc处理下获得最高产量;第二、三茬中,随灌水量增加产量逐渐增加,适当减少灌水(85%ETc)不会使产量明显减少,而灌水量减少至70%ETc时产量下降明显。同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增加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逐渐降低,且灌水量对各茬苜蓿品质均无显著性影响。综合考虑产量、品质与节水效果,建议采用85%ETc作为最优灌水量。  相似文献   
23.
桑树枝条是蚕桑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利用其栽培平菇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试验把桑树枝条加工成15cm短枝条段,捆扎成直径约30cm的圆柱形,每捆用干料约2kg,装袋常压灭菌后,每袋接种0.25kg,经过室内发菌,埋土栽培,可出四茬平菇,每捆桑枝条可产平菇1.58kg左右,生物学转化率约达79%。  相似文献   
24.
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近年来,三门峡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推广高效栽培技术,使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目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当地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一、发展优势(一)种质资源丰富三门峡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全市地形地貌复杂,海拔垂直落差大,小气候多样,天然中药材分布广、类型多。  相似文献   
25.
三门峡市丘陵山区气候资源独特,植桑养蚕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生产上由于施肥不合理、病虫害防治不科学,限制了蚕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适期配方施肥、规范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6.
2017年豫西地区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呈现"华西秋雨"的特征和趋势,造成玉米、大豆等秋作物成熟延迟,收获进程缓慢,小麦播种偏晚。对此,我们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应对,制定了晚播小麦播种技术方案,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7.
由于全球气温变暖,豫西地区中、高产田小麦普遍出现旺长现象,造成冻害、倒伏等危害。分析了当地小麦旺长原因与危害,并提出小麦旺长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8.
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油菜是当地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由于干旱、品种退化、管理粗放,致使油菜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平均亩产仅为78kg.为了充分挖掘增产潜力,针对油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开展试验研究,认真总结生产实践,形成了适于丘陵旱地的栽培技术模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9.
30.
三门峡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花生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品种混杂退化、干旱、土壤瘠薄、管理粗放,致使花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为此,我们开展了旱地花生低产变中产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初步探索出了一套增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选用优良品种;机耕深翻,轮作倒茬;推广春花生地膜覆盖技术;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