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90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151篇
  150篇
综合类   624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381篇
园艺   162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介绍了中国绣球属植物资源的分类与亲缘关系研究进展,总结了绣球属野生资源分布情况,梳理了绣球属植物品种选育及市场应用现状,分析了绣球属植物在栽培应用方面已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中国绣球属种质资源相关研究工作的重点,以期为中国绣球属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套袋对马家柚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升江西省特色品种马家柚果实品质,以不套袋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 5种纸袋类型[单层黄色纸袋(T1)、双层外黄内黑纸袋(T2)、三层外黄内黑纸袋(T3)、双层外红内黑纸袋(T4)、三层外红内黑纸袋(T5)]和4个摘袋时期[9月25日(Z1)、10月10日(Z2)、10月25日(Z3)、11月10日(Z4)]对马家...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枸杞多糖对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能量代谢、氮代谢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月龄、体重[(18.90±0.76) kg]相近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二代公羔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1%(0.1%LBP组)、0.3%(0.3%LBP组)和0.5%(0.5%LBP组)的枸杞多糖。预试期15 d,正试期75 d。结果表明:1)0.3%LBP组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3%LBP组的消化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LBP组、0.3%LBP组和0.5%LBP组的代谢能和总能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3%LBP组的可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LBP组、0.3%LBP组和0.5%LBP组的沉积氮和氮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1%LBP组、0.3%LBP组和0.5%LBP组的尿中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0.3%L...  相似文献   
7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枸杞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月龄、体重[(18.90±0.76) kg]相近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二代公羔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1%(Ⅰ组)、0.3%(Ⅱ组)和0.5%(Ⅲ组)的枸杞多糖。预试期15 d,正试期75 d。结果表明:1)Ⅱ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和Ⅲ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和Ⅲ组(P=0.05)。各组之间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Ⅱ组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和Ⅲ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的净肉率相比对照组有线性提高的趋势(P=0.087)。3)各组之间的器官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4)Ⅰ组、Ⅱ组和Ⅲ组的背最长肌宰后24 h的红度(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的背最长肌宰后1 h黄度(b*)值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和Ⅲ组(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背最长肌系水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75.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发生的重要形式和运输的主要载体,开展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研究对于保障区域或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阐述了水土流失、面源污染与水体环境的因果效应,在概括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和模型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以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贮存器官干重(WSO)、地上总干重(TAGP)以及土壤水分含量(SM)为结合点,建立了基于Downhill—Simplex算法的作物生长模型WOFOST同化多种地面观测数据的一般方法或流程:开展观测数据与作物生长模型同化方法的正确性验证→利用Downhill—Simplex算法进行WOFOST模型的敏感性分析一选择敏感参数组合→通过优化效果确定待优化参数→利用新的观测数据对待优化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了观测数据与作物生长模型的同化,提升了模型的模拟能力。同化过程中遴选出的WOFOST模型的待优化参数主要包括比叶面积、最大CO2同化速率、初始地上部总干物重、根深最大日增量和初始土壤有效水等。  相似文献   
77.
相对湿度对胡萝卜热风干燥过程中热质传递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了揭示胡萝卜热风干燥过程中阶段降湿的促干机制,该研究在干燥温度60℃、风速3.0 m/s条件下,研究了相对湿度(20%、30%、40%、50%)及第一阶段相对湿度50%保持不同时间(10、30、60、90 min),然后第二阶段相对湿度恒定为20%至干燥结束,干燥过程中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质系数和物料表面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30%、40%和50%相对湿度下,干燥初始时刻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42.9、64.7、135.1和178.9W/(m2·℃),提高相对湿度能够显著提高预热阶段的对流传热系数(P0.05),相对湿度越高,物料升温速率越快。物料吸收总热量、水分蒸发消耗热量占比均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物料升温消耗热量占比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相对湿度为20%时,对流传质系数为1.01×10-6~2.54×10-6m/s;相对湿度为50%时,对流传质系数为0.26×10-6~1.12×10-6 m/s;降低相对湿度,能够显著的提高对流传质系数。相对湿度50%保持30min后降为20%干燥条件下,当干燥时间大于1.5 h后,对流传质系数大于相对湿度50%分别保持10、60和90 min干燥条件下的对流传质系数,此条件下干燥时间也最短。相对湿度50%干燥条件下有利于保持胡萝卜表面的多孔结构,而相对湿度20%干燥条件下,胡萝卜表面因干燥速率过快而导致水分迁移孔道发生收缩堵塞的现象。阶段降湿提高胡萝卜干燥效率的机制在于:干燥升速阶段,高相对湿度提高了对流传热系数,使得物料迅速升至较高温度;且利于维持物料表面多孔结构,有助于内部水分的扩散迁移;干燥恒速和降速阶段,低相对湿度提高了对流传质系数。研究结果可为求解干燥过程中的对流传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提供理论依据,揭示阶段降湿的促干机理,并为阶段降湿干燥方式在农产品的干燥加工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8.
解磷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尽管土壤磷素含量丰富,但其中大部分磷不能为植物吸收利用,如何将土壤中不能为植物吸收利用的难溶性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利用土壤中解磷微生物分解土壤难溶性磷是解决植物缺磷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解磷微生物的研究历史、作用机制以及目前我国在磷细菌肥料方面做的工作,并对解磷微生物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北省农业统计数据并且结合2005~2006年度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对河北省秸秆资源数量进行了估算,并且分析了2005~2006年河北省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6年河北省秸秆数量在4500万t左右,其中小麦和玉米秸秆数量占秸秆总资源数量的80%以上。在秸秆利用方面,该研究分别从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堆肥还田)、饲料、生活能源(包括秸秆直接作燃料和做沼气)、原料(秸秆造纸等)、焚烧(包括秸秆田间焚烧和地头焚烧)以及堆弃6个方面进行统计,2006年河北省秸秆还田、饲料和生活能源比例分别为40.7%、24.2%和22.5%。主要作物秸秆中。小麦秸秆还田比例超过50%,达到57.7%,玉米秸秆还田比例也在38.4%。从不同地区来看,以小麦为例。秸秆还田比例从24.7%到96.3%差异较大,小麦秸秆还田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80.
自然强光对阴生植物虎耳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安娜  袁雅威  梁云浩  曾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40-14941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阴棚内和自然光强下的虎耳草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同时测定了叶绿素的含量。研究发现,阳光下的虎耳草光合速率显著降低,主要受光量子密度的影响;阳光下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降低明显,类胡萝卜素却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