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9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林业   485篇
农学   270篇
基础科学   404篇
  352篇
综合类   2326篇
农作物   448篇
水产渔业   261篇
畜牧兽医   926篇
园艺   314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1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31.
粉煤灰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粉煤灰施用量控制在60~600t/hm^2,不会造成土壤、且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有利于养分的转化。粉煤灰磁化后,1.5~7.5t/hm^2的施用量即可达到最佳的改土增产效果。本文在分析粉煤灰理化性质的基础上,讨论了粉煤灰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降低粉煤灰中有害物质对土壤和作物不利影响的农用技术。  相似文献   
232.
灌溉预报与节水灌溉决策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节水灌溉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灌溉预报中的各个参量,提出了节水灌溉决策的依据、方法及评价标准。介绍了灌溉预报决策专家系统中由框架库、规则组库和黑板3部分组成的综合知识体结构的知识表示技术。  相似文献   
233.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就是在对水资源系统的运行和演化机理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促进用户进行节水.目前,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大都集中在加强行政管理和水资源配置机制方面.开源节流、加强管理只能是解决问题的外因,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最好由用水者自己来解决,由用水者的利益激励机制来解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和低效率应用问题.利益激励的关键在于水价的制定,拟从数学和管理2个角度,从供水方和用水方的利益激励出发,提出了同时考虑供水方、用水方统一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为灌区水资源定价提供了依据.最后,对该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34.
四川省宁南县石洛沟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宁南县石洛沟是一条低频泥石流沟,流域面积33.25km2,主沟长17.19 km,相对高差2 867 m,沟床纵比降142‰.2006年7月7日石洛沟暴发了特大泥石流,造成8 000多人受灾,一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 067万元以上.石洛沟泥石流具有规模大、危害重、冲淤严重、流态变化复杂、粒径沿程变化大等特点.分析了石洛沟泥石流的发生条件和泥石流特征,预测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35.
不同pH降雨淋溶对原状水稻土土壤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原状土柱定时定量淋溶的方法,用pH为2.5,4.5和6.5的模拟降雨淋溶了太湖地区典型的水稻土-黄泥土.淋溶量为5 L/柱,研究原状土柱土壤淋溶后酸碱性变化及盐基离子的淋洗规律.结果显示,不同pH降雨淋溶后,土壤仍处在初级缓冲体系,即阳离子缓冲体系,但大量的盐基离子被淋溶出土体,淋出液的pH都在7.4以上,各淋溶处理淋出量最大的是Ca2+,淋出率最高的则为Mg2+,Na+和K+淋出量明显小于前两者,K+淋出量则最小,各处理间的各盐基离子的淋出量随淋溶液pH的降低而上升.淋溶后的土柱土壤pH和酸碱缓冲容量都出现下降,与淋溶前土壤相比,PH 2.5的处理0-10 cm土层和10-20 cm土层,土壤pH下降0.65,0.30个单位;PH 4.5的模拟降水处理降幅分别为0.42,0.04个单位;PH 6.5的模拟降水降幅为0.08,0.15个单位,各处理20-40 cm土层的pH则受模拟降雨的影响较小;同时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初级缓冲体系下各处理土壤的酸碱缓冲容量,结果显示0-10 cm土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降幅最大,和试验前处理土壤对应的土层相比,pH2.5,4.5,6.5的降雨处理降幅分别为31.83%,19.58%,15.59%,各pH 2.5,4.5,6.5的降雨处理10-20 cm土层降幅分别为23.93%,14.73%,7.17%.而各降雨处理20-40 cm土层降幅都小于5%.研究表明,虽然模拟半年度不同pH降雨淋溶处理下,大量盐基离子从土体表层被置换淋洗,导致表层土壤pH的降低,相比之下,不同pH的模拟降雨对土壤的酸化作用随pH的降低而上升.虽然淋溶后各处理土壤仍处在初级缓冲体系,但其表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下降必将加速土壤的进一步酸化.  相似文献   
236.
利用田间试验初步研究了污泥农用对小麦、玉米大田作物及土壤环境影响以及污泥中痕量元素在土壤与植物可食部分之间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后,尤其是36t·hm^-2施用量时,土壤中Zn、Cu、Cd、Pb、As和№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但是施用污泥4.5至36t·hm^-2后,除小麦籽粒中Zn、Cu含量和玉米籽粒中Zn、Cr含量显著增加外,其他痕量元素在小麦和玉米籽粒中的含量没有显著增加。作物籽粒中Zn含量与土壤中污泥施加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土壤中增施1t·hm^-2之污泥,小麦和玉米籽粒中Zn的含量分别增加0.570和0.118mg·kg^-1。小麦和玉米籽粒除M和Pb的富集系数相近外,对其他痕量元素而言,小麦籽粒的富集系数显著高于玉米籽粒。从痕量元素的累积速率和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考虑,北京污泥中Hg是优先考虑控制的元素,但是污泥中№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大田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37.
纳米氧化锌对两种蔬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金属型纳米颗粒对蔬菜种子发芽性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于2017年7月采用种子发芽试验,探究了不同浓度(0、50、100、200、500、700、1 000 mg·L-1)下纳米氧化锌颗粒(ZnO NPs)和硫酸锌(ZnSO4)处理对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和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种子发芽性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ZnO NPs或ZnSO4处理下两种蔬菜作物的发芽率与对照处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种蔬菜的生物量则均受到抑制。ZnO NPs及ZnSO4处理对两种蔬菜根长的抑制作用强于芽长。ZnO NPs对两种蔬菜种子根长的抑制率比ZnSO4更大,且抑制率均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 000 mg·L-1时最高,达到98%。而ZnSO4对两种蔬菜芽长的抑制作用强于ZnO NPs。研究表明,尽管ZnO NPs和ZnSO4对两种蔬菜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二者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两种蔬菜根长和芽长。  相似文献   
238.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绵羊示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系,为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治疗与分化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绵羊ROSA26的基因组序列,利用在线工具ZiFiT Targeter Version 4.2设计合成3对引物,利用点突变法,以px330质粒为模板分别进行PCR,DpnⅠ去除质粒DNA后,PCR产物自身环化,酶切测序鉴定,构建以绵羊Rosa26为靶标基因的sgRNA/Cas9载体,构建的质粒含Cas9和向导RNA(single-guide RNA,sgRNA) 表达盒,由U6启动子驱动表达。将上述载体分别利用脂质体转染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sUMSCs),提取其基因组PCR后进行T7E1酶切,琼脂糖电泳分析条带灰度以检测载体编辑活性。根据sgRNA序列在绵羊ROSA26靶位点的上下游设计并合成左、右同源臂扩增引物,提取绵羊全基因组为模板分别进行PCR扩增得到左右同源臂,回收纯化后分别与pMD19-Simple连接,酶切测序鉴定获得左、右同源臂重组质粒。根据PCR引入的酶切位点,将左同源臂质粒和Donor表达载体DC-DON-SH02 ROSA26进行酶切连接,鉴定获得左臂重组打靶载体,使用相同方法将右同源臂质粒连接到左臂打靶载体上,鉴定获得Donor打靶载体,载体携带嘌呤霉素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在生长良好的sUMSCs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嘌呤霉素,观察细胞存活时间,确定最佳抗性筛选浓度和时间。利用脂质体共转sgRNA/Cas9载体和Donor载体到绵羊间充质干细胞,在其ROSA26位点切割DNA双链,在DNA断裂处通过同源重组方式引入报告基因,转染48 h后进行嘌呤霉素抗性筛选,筛选结束后更换正常培养基继续培养,观察绿色荧光的表达并提取阳性细胞基因组,针对ROSA26位点设计上下游两对引物对其进行PCR检测其整合情况。【结果】(1)针对绵羊Rosa26位点设计3对PCR引物,利用点突变法将sgRNA 克隆至px330的BbsⅠ酶切位点上,成功构建sgRNA/Cas9载体px330-sgRNA1/2/3,将其分别转染sUMSCs,T7E1酶切结果表明px330-sgRNA2/3出现脱靶现象,未在靶位点发生编辑,px330-sgRNA1的编辑效率最高,约为20%;(2)基于sgRNA1,PCR法获得打靶载体的左、右同源臂,经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方法先后连接到载体DC-DON-SH02 ROSA26上,经酶切和PCR鉴定,成功获得绵羊ROSA26位点的重组载体sROSA26-HA;(3)筛选得到sUMSCs最佳抗性浓度时间,利用Lipofectamine2000共转染sgRNA/Cas9载体和Donor重组载体到sUMSCs,1.5 μg·mL-1嘌呤霉素筛选15d至对照组细胞全部死亡,获得的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且与对照组相比,阳性细胞克隆的基因组PCR均检测到特异条带,表明sUMSCs的ROSA26位点发生同源重组,GFP基因被成功敲入到基因组中并能正常表达,该细胞可以用于动物疾病模型中追踪sUMSCs的去向和分化方向的研究。【结论】成功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sUMSCs内实现外源GFP基因的定点敲入,获得绵羊示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系,为间充质干细胞进一步的临床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9.
为明确茶园花蓟马种群数量与茶叶中生化物质的相关性,利用HPLC-ELSD法测定茶叶中生化物质的含量,再通过对茶园9种茶叶上花蓟马的数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不同生化物质含量与花蓟马数量关系的密切程度,并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花蓟马种群数量与茶叶中糖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儿茶素类呈显著负相关;通过通径分析得出,低聚原花青素类与花蓟马的通径系数绝对值最大,其次为糖类和儿茶素类,其中低聚原花青素和糖类的通径系数为正数,儿茶素类为负数;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糖类与儿茶素类仍然是与花蓟马数量相关性最显著的2类生化物质。因此,栽植时为了避免花蓟马危害,可以选择糖类含量低或者儿茶素类含量高的茶树种类。研究结果为花蓟马抗虫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0.
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吉白茶春季返白过程中保护性酶活力及其生化成分的变化作了检测,结果表明,安吉白茶 芽梢在早春返白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 力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叶绿素(CH)、儿茶素、咖啡因等含量则下降,芽梢复绿后,POD 活力降低,CAT,SOD 活力回升;叶绿素,MDA,儿茶素和咖啡固含量也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